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在古代写小说发家致富

第3章 认字

发表时间: 2025-11-04
晚饭的糙米饭混着野菜香,苏然吃得格外踏实。

李氏收拾碗筷时,苏澈正帮着把灶膛里的余火扒出来,苏然犹豫了片刻,还是凑到他身边,小声问:“大哥,你……你有时间教我认字吗?”

她攥着衣角,心里有点打鼓。

村里的姑娘大多不识字,娘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怕大哥觉得她胡闹。

苏澈却猛地抬起头,眼里闪着惊喜的光:“当然可以!”

他放下火钳,拍了拍妹妹的头,语气轻快,“只要然然愿意学,大哥天天教你都行!”

他早就觉得妹妹聪明,只是没机会读书,如今她主动想学,他求之不得。

等李氏和苏然收拾完碗筷,炕桌被擦得干干净净。

苏澈从书包里取出一本泛黄的《千字文》,纸页边缘都卷了毛边,显然是被翻了无数遍。

他坐在炕沿,让苏然挨着自己坐下,又把油灯往她那边挪了挪,昏黄的光晕刚好落在书页上。

“我们从‘天地玄黄’开始学。”

苏澈用手指着开篇的字,一笔一划地念,“天,天空的天;地,土地的地……”苏然凑近了些,鼻尖几乎要碰到书页。

上面的字是她熟悉的繁体字,比现代的简体字复杂些,笔画弯弯曲曲像小虫,但好在她穿越前读古籍时接触过,大多能认个大概。

“大哥,这个‘玄’字,是不是和‘黑’有关?”

她指着“玄黄”的“玄”,小声问道。

苏澈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然然说得对!

先生说‘玄’是深远的黑色,所以有‘玄黑’的说法。”

他没想到妹妹一开口就说到了点子上,教得更起劲儿了,“你看这个‘黄’,像不像田里成熟的稻穗?

咱们庄稼人最熟这个颜色……”他一边讲字的意思,一边用手指在炕桌上比划笔画。

苏然听得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书页,遇到复杂的字,就跟着大哥的手势在空中画。

“宇”字笔画多,她记不清,苏澈就拆开来教:“宝盖头像屋顶,下面的‘于’是声音,合起来就是房屋,引申为天下……”窗外的月光爬上窗棂,屋里的油灯忽明忽暗。

李氏抱着三妹进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大儿子弓着腰,大女儿仰着头,两人凑在一本书前,头挨着头,连呼吸都透着股认真。

三妹趴在李氏怀里,早就睡熟了,小嘴巴还微微张着。

李氏没出声,悄悄退了出去,反手带上门。

她靠在门框上,听着屋里传来苏澈耐心的讲解和苏然偶尔的提问,心里那点“女子不必识字”的老念头,不知怎的就松动了。

屋里,苏然己经能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八个字认全了。

苏澈让她再念一遍,她清脆地念出来,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楚。

“然然真聪明!”

苏澈由衷地夸道,眼里满是骄傲,“比大哥刚学时强多了。”

苏然抿着嘴笑,心里暖融融的。

她知道,认这些字或许不能立刻改变什么,但至少,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又多了一点能抓住的东西。

“大哥,明天还能教我吗?”

她抬头问,眼里映着灯花的光。

“能,天天教。”

苏澈把书小心地折好,“等你认得多了,大哥就教你写字。”

夜渐渐深了,油灯被吹灭,屋里只剩下月光。

苏然躺在硬邦邦的炕上,手指在被子上偷偷写着今晚学的字,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繁体字虽然比简体字写起来麻烦,但是苏然还是要认真写。

她想写一些短篇小说,让她大哥带去镇上书铺里看看,能不能卖出去。

她现在还小,不能写长篇小说,短故事容易一点,来钱还快。

这个念头冒出来时,她的心怦怦首跳。

写些短故事,让大哥带到镇上的书铺问问,说不定能换几个铜板。

长篇小说太费力气,她现在既没精力也没条件,短篇就不一样了,三五页纸就能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来钱快,也不容易惹人怀疑。

她想起现代看过的那些民间传说、志怪小品,或许可以改编一下,换个符合这个时代背景的壳子。

比如,把“田螺姑娘”的故事改得更贴近农家生活,让里面的主角像杏花村的人一样,靠着勤恳和善良换来好运。

再比如,写个山里的少年救了受伤的小兽,后来小兽化身报恩的故事,既有趣,又合情理。

跟苏澈学了几个月的字,苏然己经能全部都认识了,苏澈和李氏也是震惊到了,没想到苏宁这么聪明。

有一天趁娘去地里忙活,苏然赶紧找出更多废纸,裁成整齐的小纸片,趴在炕桌上写起来。

炭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她写得极慢,一来是繁体字写着费劲儿,二来是要反复斟酌字句,确保符合这个时代的口吻,不能露出破绽。

写累了,就停下来揉揉手腕,看看窗外——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院子里的老母鸡正领着小鸡啄米,一切都安静又踏实。

傍晚苏澈回来时,看见炕桌上摊着几张写满字的纸片,凑过去一看,忍不住低呼:“然然,你在写故事?”

苏然有点不好意思,把纸片往回收了收:“就是……随便写写,想让大哥帮我看看,能不能拿到书铺试试。”

苏澈拿起一张读起来,越读眼睛越亮。

故事里讲一个穷书生,捡到一只受伤的白狐,悉心照料后,白狐竟在他赶考时化作书童,帮他渡过难关。

文字虽简单,却写得生动,尤其是白狐报恩时的机敏,活灵活现。

“写得好!”

他把纸片小心地叠起来,“这个故事有意思,镇上的书铺说不定真能收!

明天我就帮你拿去问问。”

苏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既期待又紧张:“要是……要是没人要呢?”

“没人要就回来改,”苏澈拍了拍她的肩膀,笑得笃定,“然然这么会写,总有识货的。

再说了,就算暂时卖不出去,多写多练,总能成的。”

那天晚上,苏然用苏澈用过的废纸练完字,又接着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