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摘星楼上的风带着寒意。
帝辛凝视着驿馆方向那道若有若无的金色气流,眉头紧锁。
这气运的流动方式太过诡异,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朝歌城上空,悄无声息地汲取着人族根基。
"大王,夜深了。
"一个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帝辛没有回头,他知道来人是闻仲。
这位三朝元老总是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太师,你看这朝歌城。
"帝辛抬手遥指万家灯火,"可觉得有什么异常?
"闻仲缓步上前,与帝辛并肩而立。
他眉心的神目虽然闭合,却自有一股洞察天地的威严。
"老臣确实感觉到一些不寻常。
"闻仲沉吟道,"自姬发入朝歌以来,城中气运似乎...稀薄了些许。
"帝辛心中一动,转头看向闻仲:"太师也能看见气运流动?
""看不见,但能感觉到。
"闻仲微微摇头,"修行到一定境界,对天地气机的变化都会有所感应。
只是...""只是什么?
""这种气运流失的方式很不寻常。
"闻仲面色凝重,"不像是自然消散,倒像是被什么力量强行抽走。
"帝辛沉默片刻,突然问道:"太师觉得姬发此人如何?
""表面谦恭有礼,实则深不可测。
"闻仲毫不犹豫地回答,"今日朝堂之上,他面对软禁之令时的反应太过平静,这不像是他这个年纪该有的城府。
""是啊..."帝辛望向远方,"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有这般定力,确实令人怀疑。
"就在这时,帝辛突然注意到一道微弱的气运波动从王宫深处传来。
这道波动极其隐晦,若不是他此刻正全力运转人皇灵视,根本不可能察觉。
"太师先回去休息吧,寡人还想再站一会。
"待闻仲离去后,帝辛立即朝着气运波动的方向寻去。
让他惊讶的是,这道波动的源头竟然是苏妲己的寝宫 - 寿仙宫。
夜深人静,寿仙宫却依然亮着灯火。
帝辛悄无声息地靠近,透过窗棂的缝隙,他看见苏妲己正对着一面古朴的铜镜低语。
那铜镜样式奇特,边缘雕刻着从未见过的符文,镜面泛着淡淡的青光。
更让帝辛心惊的是,在灵视状态下,他清楚地看到铜镜正在缓缓吸收着朝歌城的气运。
虽然速度很慢,但确实在不断汲取。
"...时机未到,还需等待..."苏妲己对着铜镜轻声说着,"...姬发己经入局..."帝辛屏住呼吸,想要听得更仔细些,但苏妲己却突然收声,警惕地看向窗外。
"谁在那里?
"帝辛心中一惊,正欲退走,却听见另一个声音响起:"娘娘,是奴婢。
"一个侍女端着茶点走进寝宫。
帝辛趁此机会,悄然离去。
返回寝宫的路上,帝辛心绪难平。
苏妲己果然不简单,那面铜镜显然不是凡物。
而且她提到了"姬发入局",这说明两人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次日清晨,帝辛刚刚起身,就见内侍匆忙来报:"大王,姬发世子求见。
""这么早?
"帝辛挑眉,"让他去偏殿等候。
"当帝辛来到偏殿时,姬发己经恭候多时。
令帝辛意外的是,在灵视状态下,姬发身上的气运流动比昨日更加明显,仿佛有什么力量在暗中加强这种联系。
"臣冒昧求见,还请大王恕罪。
"姬发躬身行礼,"臣昨夜思来想去,觉得既然要在朝歌长住,理应为大王分忧。
臣愿在朝中担任一官半职,为大王效力。
"帝辛心中冷笑,这是要正式介入朝政了。
"世子有心了。
"帝辛不动声色,"不过世子初来乍到,对朝中事务还不熟悉,暂且先在驿馆休息几日吧。
"姬发似乎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道:"臣虽不才,但对农桑之事略有研究。
听闻朝歌近来粮食减产,臣或可建言献策。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帝辛却注意到,在姬发说话时,那股汲取气运的力量又增强了几分。
仿佛他越是参与朝政,就越能助长这种窃取。
"既如此..."帝辛略作思索,"寡人正准备设立一个督农司,世子暂且在那里挂个闲职吧。
"他倒要看看,这姬发究竟想要做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朝歌城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帝辛借着人皇灵视,逐渐摸清了一些规律。
姬发和苏妲己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汲取气运,但两人的手法又有所不同。
姬发像是被动的容器,气运流过他的身体却被别处吸走;而苏妲己则是在主动收集气运,储存在那面铜镜中。
更让帝辛担忧的是,他发现这种气运的流失正在加速。
照这个速度下去,不出三年,商朝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这日午后,帝辛正在查阅古籍,试图找到破解之法,闻仲突然求见。
"大王,老臣发现一件怪事。
"闻仲神色凝重,"近日朝歌城内突发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太医署己经人满为患。
""可查明原因?
""症状都很相似:体虚乏力,精神萎靡。
但奇怪的是,查不出任何病因。
"帝辛心中一沉,立即运转人皇灵视。
果然,那些病患身上的气运都比常人稀薄许多。
"带寡人去看看。
"在闻仲的陪同下,帝辛来到太医署。
只见病榻上躺满了面色苍白的百姓,他们气若游丝,眼神涣散。
"这些病人大多居住在城东。
"太医令回禀道,"发病时间也都很接近。
"帝辛凝神观察,发现城东方向的气运异常稀薄。
更让他心惊的是,那个方向正好是姬发居住的驿馆所在。
"传令下去,立即将姬发迁至城西别馆。
"回到王宫后,帝辛立即召见了几位心腹大臣。
他不能首接说出气运之事,只能以"天象示警"为由,开始着手整顿朝纲。
然而,改革之举遭到了比干等守旧派的强烈反对。
"大王,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比干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如今西方安定,百姓安居,何必多此一举?
"帝辛看着这位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的王叔,心中五味杂陈。
比干确实是忠臣,但他的忠诚却可能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
退朝后,帝辛独自登上城楼。
朝歌城依旧繁华,但在他的灵视中,代表生机的气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失。
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了。
当夜,帝辛秘密召见闻仲。
"太师,寡人欲设立一个特殊机构,专司监察朝歌异常之事。
"闻仲眼中精光一闪:"大王可是发现了什么?
"帝辛沉吟片刻,决定部分透露实情:"寡人近日观察天象,发现朝歌气运有异。
恐怕是有妖邪作祟,企图动摇我大商根基。
"闻仲神色一凛:"老臣也早有此疑。
只是...""只是什么?
""若真是妖邪作祟,其背后必定有更大的阴谋。
"闻仲沉声道,"老臣建议,这个机构必须绝对保密,人员也要精挑细选。
"帝辛点头:"此事就交由太师全权负责。
记住,宁可进度慢些,也绝不能走漏风声。
"就在闻仲领命欲退时,帝辛突然想起一事:"等等,那个机构...就叫镇国司吧。
"闻仲离去后,帝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建立镇国司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他难以想象的敌人。
窗外,一轮残月高悬。
帝辛望着那冰冷的月光,突然想起系统崩溃前的警告。
"小心姬发气运..."现在想来,这句话可能不是让他小心姬发,而是小心姬发背后的气运窃取之局。
"不管你是谁..."帝辛握紧拳头,"我都不会让你得逞。
"朝歌的夜,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