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逆时医缘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30

第一章:归来林知夏是在一阵尖锐的头痛中醒来的。映入眼帘的,

是熟悉又陌生的白色天花板,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新刷墙漆混合的味道。她猛地坐起身,

环顾四周——狭窄的单人床,堆满医学书籍的书桌,

挂在门后那件略显宽大的蓝白条纹实习护士服……这不是她博士后的独立公寓,

更不是……她生命终结前那间冰冷的手术室。“我这是……”她的目光落在桌角的台历上,

红色的数字刺入眼帘:2019年7月1日。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随即疯狂地鼓动起来。

她颤抖着伸出手,拿起桌上那张崭新的实习生胸牌。

仁华医院实习医生 - 林知夏照片上的自己,眉眼间还带着未曾被命运磨砺的青涩。

“2019年……7月1日……”她喃喃自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清晰的痛感传来,

告诉她这不是梦。“我回来了……回到了五年前,

实习的第一天……”前世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

汹涌而至——恩师林教授倒在教学手术台旁,因突发性动脉瘤破裂,

抢救无效;她与顾云澈因一场关于手术方案的激烈争执而产生无法弥补的误会,

他失望离去的身影成了她心中永久的痛;最后,是她自己,在一次极端复杂的手术中,

为了保住患者的生命,不幸感染未知病毒,

殉职在手术台旁……无数遗憾与不甘在胸腔里翻涌、灼烧。她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镜子里,那双曾经盛满疲惫和遗憾的眼睛,此刻重新燃起了火焰。

“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她对着镜中的自己,一字一句,坚定无比。仁华医院,

心胸外科。新来的实习生们穿着统一的白大褂,略显拘谨地站在科室走廊里,

等待着被各自的带教老师领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兴奋。“听说今天的带教老师是顾云澈,

顾副院长!”一个实习生小声嘀咕,语气里带着敬畏,“才28岁就坐上这个位置,

天才中的天才啊……”“但也超严格的!”另一个接话,“据说上个季度的实习生,

没一个能在他手下撑过一周不被骂哭的。”林知夏安静地站在人群边缘,

听着这些熟悉的议论,心潮微微起伏。顾云澈……那个在她前世记忆里,爱过也错过的人。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男人身形挺拔,穿着合身的白大褂,更显得肩宽腿长。

他面容俊朗,鼻梁高挺,薄唇紧抿,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感。

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如鹰,淡淡扫过众人,原本细微的议论声瞬间消失。“我是顾云澈。

”他的声音清冷,没有多余的感情,“心胸外科,不需要废物。跟不上节奏的,自己离开。

”简洁、直接、不留情面。是他一贯的风格。实习生们噤若寒蝉。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

最后,不知为何,在林知夏身上停顿了一瞬。那眼神里似乎有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探究,

但很快便移开,快得让林知夏以为是错觉。“现在,分组查房。”查房开始,

顾云澈走在最前面,语速极快地介绍着每个病人的情况,提出的问题专业而刁钻。

好几个实习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被他冷淡的眼神看得面红耳赤。

林知夏默默跟在队伍末尾,心境却与前世截然不同。这些病例,

对她这个拥有未来五年知识和经验的博士来说,太过熟悉。

直到走到一位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床前。“你,”顾云澈忽然指向林知夏,

“说一下你对3床术前评估的看法。”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林知夏抬起头,

没有丝毫慌乱,平静地开口:“顾老师,我认为目前的评估忽略了一个潜在风险。

患者心电图显示有轻微波形异常,虽然指标在安全范围内,

但结合他长期服用某种非甾体抗炎药的病史,需要考虑是否存在隐匿性的心肌缺血。

建议加做一次动态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排查。”她的声音清晰冷静,分析有理有据,

提出的检查方案精准且必要。走廊里一片寂静。其他实习生都惊讶地看着她,

这超出了实习生的知识范畴。顾云澈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

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看起来文静,眼神却异常沉静的女生。“名字。”“林知夏。

”他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但语气里那丝惯有的冷意似乎淡了一分:“观察力尚可。记住,在临床上,

‘可能’和‘忽略’是致命的。去把加查的申请单开了。”“是。”林知夏应道,

心中并无波澜。这只是开始。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逆向转动。

她不仅要救恩师,弥补爱情,更要用这双来自未来的手,牢牢握住这次逆时的医缘。

第二章:交锋林知夏那番关于隐匿性心肌缺血的判断,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仁华医院心胸外科泛起了涟漪。加做的检查结果证实了她的推测。虽然患者情况不算严重,

但提前干预避免了术中的潜在风险。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科室主任,

也是林知夏前世的恩师——林教授耳中。“知夏,来一下。”林教授在走廊尽头叫住她,

脸上带着和蔼的笑意。他年过半百,鬓角已染霜华,但眼神依旧睿智而温暖。

看着恩师健朗地站在自己面前,林知夏鼻腔一酸,前世他倒在血泊中的画面一闪而过。

她迅速垂下眼睫,掩去情绪。“林教授。”“3床的情况,顾医生跟我说了。

”林教授赞许地点头,“观察非常敏锐,理论基础也很扎实。不像个刚来的实习生。

”林知夏稳住心神,谦逊地回答:“是老师们教得好,我只是多想了一步。”“多想一步,

很多时候就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林教授拍拍她的肩膀,语气充满鼓励,“继续保持。

下周有一台教学示范手术,你来做我的二助。”这是一个极高的认可和机会。

林知夏心头一热,郑重应下:“谢谢教授,我一定努力。”然而,

这份特别的关注也引来了不同的目光。当她抱着病历从林教授办公室出来时,

正好撞见了刚从手术室出来的顾云澈。他摘下无菌帽,额前发丝被汗水浸湿了几缕,

略显凌乱,却削减了几分平日的冷峻。看到林知夏,他脚步微顿。“林教授很欣赏你。

”他开口,声音带着术后特有的微哑。林知夏抬起头,对上他镜片后审视的目光。

她感觉不到恶意,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出于专业层面的探究。“是教授抬爱。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顾云澈走近一步,

他身上清冽的消毒水气息混合着一丝淡淡的疲惫感袭来。“你的诊断依据,

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内容。那些关于药物相互作用和隐匿性缺血的关联性研究,

近一两年才有前沿论文提及。一个实习生,涉猎这么广?”他的问题直指核心。

林知夏心脏微微一缩,面上却不动声色:“兴趣使然,平时喜欢看些最新的文献。

顾老师不也觉得我的建议‘尚可’吗?”她微微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反击。

顾云澈似乎没料到她会这样回应,怔了一下,随即,嘴角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几乎算不上是一个笑容。“牙尖嘴利。”他评论道,语气却听不出责备,

“希望你的手术台操作,能和你的理论知识一样扎实。”说完,他不再停留,与她擦肩而过。

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林知夏轻轻吐了口气。和顾云澈打交道,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和敏锐。深夜,急诊电话如同刺耳的警报,打破了住院部的宁静。

一位疑似主动脉夹层破裂的危重患者被送了进来,情况万分危急,需要立刻手术。

值班的正是顾云澈团队,而林知夏作为当晚的值班实习生,也被召往手术室帮忙。手术室内,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无影灯下,患者胸腔打开,情况比影像显示更为复杂,

撕裂的主动脉壁像脆弱的棉絮,每一次缝合都险象环生。“血压骤降!”“出血点找不到!

”“顾医生,视野太差了!”助手的声音带着焦急。顾云澈眉头紧锁,手上的动作又快又稳,

但额角的汗水显示出他承受的巨大压力。林知夏站在稍远的位置负责器械,

她的目光却紧紧锁定在手术台。根据前世的记忆,这种类型的夹层,有一个极其隐蔽的破口,

往往藏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后方,常规探查极易忽略。不能再等了。“顾老师,

”她清亮的声音在紧张的氛围中响起,“尝试探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后方约0.5厘米处,

可能存在次级破口。”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一个实习生,在指导顾云澈手术?

顾云澈动作一顿,猛地抬头看她,眼神锐利如刀。“理由?”他的声音冷得像冰。

“患者夹层形态不规则,近端压力过高,提示可能存在上游未封闭的破口持续供血。

根据血管走形力学分析,那个位置是可能性最高的盲点。”林知夏语速平稳,

给出的理由混合了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和一种近乎直觉的判断力。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在恶化。顾云澈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怀疑,有审视,

但最终,被决断取代。“吸引器。”他沉声命令,

然后毫不犹豫地将探钩伸向林知夏所指的位置。一瞬间,一股暗红色的血流涌出。找到了!

手术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声。顾云澈没有半分迟疑,立刻进行精准缝合,

成功止住了这个关键的出血点。后续的操作变得顺畅起来,

生命监护仪上刺耳的警报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趋于平稳的节奏。手术结束时,

窗外已经露出了熹微的晨光。顾云澈脱下手术衣,走到正在整理器械的林知夏面前。

他脸上带着彻夜手术后的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你救了他一命。”他的声音低沉,

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林知夏抬起头,看到他眼中不再是审视和怀疑,

而是一种纯粹的、对同行能力的认可。“是顾老师您决策果断,手术精湛。”她依然谦逊。

顾云澈摇了摇头,打断她公式化的回答。他看着她,目光专注,仿佛要透过她冷静的外表,

看清她内核里超越常人的东西。“林知夏,”他第一次完整地叫她的名字,

“你到底是什么人?”他的问题似乎意有所指,但林知夏只是坦然回视,

轻轻拉了一下嘴角:“一个不想留下遗憾的医生。”顾云澈凝视她片刻,最终,

什么也没再说,只是转身离开时,留下一句:“明天跟我上门诊。

”第三章:旧伤新痛跟顾云澈上门诊,并不比在手术室轻松。他看诊速度极快,问诊精准,

对病历文书的要求近乎苛刻。一个实习生抽空去喝了口水,回来便被他冷淡的目光扫过,

虽然没有斥责,但那无形的压力让整个诊室的人都绷紧了神经。林知夏坐在他旁边的辅助位,

负责初步问询和记录。她沉静的气质和流畅的专业术语,

让不少患者下意识地更愿意先与她沟通。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描述着心慌、间歇性胸痛。

顾云澈看着刚出来的心电图,眉头微蹙:“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先开些稳定心率的药,

观察……”“顾老师,”林知夏轻声打断,将手中的体检报告递过去,指着其中一项,

“患者三个月前的体检报告显示,血压有临界升高趋势,虽然现在数值正常,

但结合她描述的与情绪相关的‘撕裂样’胸痛,是否可以考虑加做一个心脏彩超,

排除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前期可能?”顾云澈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他抬头看了林知夏一眼,

那眼神深邃。他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转向患者,重新进行了更详细的触诊和听诊。

“她说得对。”片刻后,他收回听诊器,对患者说,“你的症状需要更谨慎。

加做一个心脏彩超,排除一下潜在风险。”患者感激地看了林知夏一眼,连连点头。

一上午的门诊在高速运转中结束。最后一个病人离开,诊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顾云澈一边在电脑上快速敲击着最后一份病历,一边开口,

声音听不出情绪:“你很擅长在细微处发现问题。”“细节决定成败,

尤其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候。”林知夏整理着桌上的处方单,平静回应。

他停下敲击键盘的动作,转向她:“但临床经验同样重要。过于依赖‘可能性’,

会增加医疗成本和患者的焦虑。平衡点需要把握。”这是指导,也是提醒。他认可她的能力,

但也划出了他作为带教老师的界限。林知夏没有争辩,只是点了点头:“我明白,

谢谢顾老师。”她知道,有些观念需要时间改变。而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占据着她的心神。

利用午休时间,她找到了正在办公室查阅文献的林教授。“教授,

您最近……是不是偶尔会觉得后肩胛骨之间钝痛?或者短暂性的视线模糊?

”林知夏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问道。林教授从文献中抬起头,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最近是有点,大概是伏案太久,老毛病了。”林知夏的心沉了下去。

这正是动脉瘤破裂前的隐匿症状!前世,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小毛病”,

才导致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教授,”她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急切,

“肩背痛和视力问题,有时不单单是颈椎的问题。尤其是您这个年纪和……工作强度。

我强烈建议您做一个全面的血管筛查,包括颈动脉和胸主动脉的增强CT。

”林教授看着她眼中不容错辨的担忧和严肃,愣住了。这个年轻实习生对他的关心,

似乎超出了寻常师生范畴,带着一种近乎沉重的迫切。“知夏,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林教授试探地问。林知夏猛地意识到自己表现过度了。她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

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没有,就是……前两天看了一个类似病例,心有余悸。而且,

您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您的健康对我们科室太重要了。”她这个理由合情合理。

林教授笑了起来,宽慰道:“好好好,听你的,小管家婆。我安排时间就去做检查,行了吧?

”得到这个承诺,林知夏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一些。只要提前发现,一切就都还来得及。

然而,她这边刚为恩师的事情稍感安心,另一边,与顾云澈的“平衡”就被打破了。下午,

科室讨论一个手术方案。顾云澈倾向于采用更稳妥、但术后恢复期较长的传统术式。

而林知夏根据前世已经验证过的、更优的微创技术改良思路,提出了不同看法。

两人在会议室里各执一词,争论逐渐激烈。“你的方案理论很完美,但技术实现要求过高,

对患者当前身体状况的容错率太低!”顾云澈语气强硬。“任何新技术都需要突破和尝试!

数据显示,成功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是显著的!我们不能因为惧怕风险就放弃更优解!

”林知夏毫不退让。会议室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其他医生面面相觑,没人敢插话。

顾云澈看着她,眼神冷冽,里面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失望?“林医生,这里是医院,

不是实验室。患者的生命,不是我们用来验证理论的赌注。”这句话像一根针,

狠狠扎进了林知夏的心。前世,他们也发生过类似的争执,他也曾用这样的眼神看过她。

历史,难道真的要重演吗?她抿紧嘴唇,不再说话,但倔强地迎视着他的目光。

讨论不欢而散。深夜,林知夏心情低落地站在医院天台,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

却吹不散心头的烦闷。重生以来,她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就知道你在这儿。

”一个爽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是周曼,她端着一杯热咖啡递过来,“跟顾冰山吵架了?

”林知夏接过咖啡,温暖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她叹了口气:“曼曼,我只是想做得更好,

避免……错误。”周曼靠在她旁边的栏杆上,喝了一口自己的咖啡:“我看得出来,

你回来以后变了很多。更拼了,但也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她侧头看着林知夏,

眼神是纯粹的关心:“我不知道你具体在担心什么,但知夏,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我永远站你这边。”闺蜜简单而坚定的话语,

瞬间击中了林知夏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眼眶微热,轻轻靠在周曼肩上。“谢谢。

”就在这时,天台的门口又出现了一个身影。顾云澈站在那里,似乎没料到周曼也在,

脚步顿了一下。他看向林知夏,夜色中,他的神情看不太真切。

周曼识趣地拍拍林知夏的肩膀:“我先下去了,你们聊。”天台上只剩下他们两人,

空气仿佛凝固了。顾云澈缓缓走过来,在她身边停下,目光望向楼下的万家灯火。

“下午的话,”他开口,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有些低沉,“我说得过重了。

”林知夏诧异地看向他。以顾云澈的性格,主动道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的方案,

有它的价值。”他继续说道,依旧没有看她,“我否定的,不是方案本身,

而是你提出时机和态度。在那么多资深医生面前,过于激进,会让你自己陷入孤立。

”他转过身,终于将目光落在她脸上,那里面没有了白天的冷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近乎无奈的情绪。“林知夏,你想拯救世界,我不反对。

但至少……”他顿了顿,声音轻了几分,“保护好你自己。”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离开。

林知夏愣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门口,手中咖啡的温度似乎一路蔓延到了心里。原来,

他的“针对”,背后藏着的,是这样一份笨拙的……维护?

第四章:并肩作战顾云澈那句“保护好你自己”带来的微妙悸动,尚未在林知夏心中沉淀,

便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打碎。凌晨三点,尖锐、密集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

如同死神的号角,撕裂了夜晚的宁静。“重大连环车祸!大批伤员即将送达!

所有休息人员立刻到急诊***!重复,所有人员立刻到急诊***!

”广播里的声音急促而严峻。整个仁华医院瞬间进入战备状态。灯光大亮,

脚步声、推床轮子声、指令声混杂在一起,汇成一股紧张洪流。林知夏几乎是弹射起步,

冲下天台,直奔急诊大厅。当她赶到时,眼前的情景让她呼吸一窒。大厅里人满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