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儿,该念书了。
"柳娘将一本破旧的《千字文》塞进安盈手里,指尖因常年揉面而粗糙皲裂,却固执地指着纸页上的字。
"娘不识字,但你不能不识字。
"安盈低头看着泛黄的纸页——这些字他前世批奏折时早己烂熟于心。
但他还是乖乖点头,稚声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窗外,卖糖人的吆喝声飘过。
几个孩童追逐打闹,笑声清脆。
柳娘摸了摸他的头,轻声道:"等开春,娘送你去私塾。
"安盈捏着书页的手微微一紧。
**——私塾?
不,他需要的是更快的路。
**---三日后,安盈蹲在城南茶肆后巷,看着一个精瘦老头在泥地上划拉算筹。
"米价每斗涨七文,盐引跌了半钱。
"老头头也不抬,"小娃子,你盯我半天了,想偷师?
"安盈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请您吃包子。
"老头瞥了一眼,突然笑了:"柳娘子的手艺?
她儿子倒是机灵。
"算筹在地上飞快移动,安盈眼睛一眨不眨。
"看懂了?
"老头挑眉。
安盈指着其中一个符号:"这个暗水是什么意思?
"老头眯起眼:"黑市的价。
"**——就是这一刻,安盈找到了他的第一个老师。
**---腊月初八,安盈在城隍庙后墙发现个偷吃供果的男孩。
那孩子比他高半头,左耳缺了块肉,像被野兽撕咬过。
"分我一半,"安盈掏出两个肉包,"这个换你的果子。
"男孩狼吞虎咽吃完,抹着嘴问:"你娘那个摊子?
""嗯。
"安盈蹲在他旁边,"你会爬墙?
""会啊!
"男孩得意地指着庙顶,"前天我还摸到瓦当上的铜钱。
"安盈笑了:"帮我个忙,以后每天给你带包子。
"**——三天后,安盈拿到了绸缎庄的进货单。
****——五天后,他算出了盐商走私的路线。
****——一个月后,城南的黑市里多了个"包打听",专收铜钱大的消息。
**---元宵节那晚,柳娘破例收了摊,带安盈去看灯。
"娘,我想学算账。
"安盈突然说。
柳娘愣住:"你……""私塾太贵。
"安盈指着不远处钱庄的幌子,"我去当学徒,既能识字,还能赚钱。
"花灯映在柳娘眼里,晃出一片水光。
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儿子:"是娘没用……"安盈把脸埋在她肩头,嗅着母亲身上熟悉的面粉香。
**——对不起,娘。
****——但我必须走得更快。
**远处,钱庄二楼窗口,一个青衫男子正冷眼望着这对母子。
他手里摩挲着一枚带缺口的铜钱——和安盈白天收到的那枚,一模一样。
青衫男子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下楼向安盈走去。
“小家伙,我是裕荣钱庄的老板。”
男子声音低沉,“我看你有些本事,我给你10个铜钱,若你能在一天内赚到100个铜钱,我便收你做学徒。”
安盈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接过铜钱。
他先是用铜钱买了一些针线和彩纸,然后在街边摆起了简易的摊位,做起了纸灯笼。
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他做的灯笼样式新颖,很快便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到了傍晚,安盈数了数钱,己经超过了100个铜钱。
他兴奋地跑到裕荣钱庄,将钱交给了老板。
老板看着面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孩童,心中十分满意,当即决定收安盈为学徒。
柳娘得知这个消息后,又惊又喜,眼中满是欣慰。
从此,安盈踏上了在钱庄的学徒之路,开启了他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