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的喧嚣渐渐褪去,只留下屋檐滴水断断续续的敲打声,如同迟暮的心跳。
柴房内,潮湿阴冷的空气里混杂着淡淡的血腥味和泥土的腥气。
林烬瘫坐在冰冷的泥地上,背靠着腐朽的柴垛,胸膛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全身撕裂般的痛楚。
汗水、雨水和嘴角溢出的血沫混合着,在他苍白如纸的脸上蜿蜒流淌。
掌心和胸口按压灵石残渣的地方,皮肤一片乌青,隐隐有细密的血珠渗出。
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
仿佛两簇在灰烬深处顽强燃烧的幽火,穿透了柴房的昏暗,死死盯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
“通了…真的通了…”他沙哑地重复着,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和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
尽管那丝经脉通道细若游丝,尽管每一次尝试引导那微乎其微的“源力”通过时,都伴随着针扎蚁噬般的剧痛和灰烬能量的顽固反扑,但那种久违的、力量在体内流动的微弱感觉,却像甘霖般滋润着他干涸了十年的心田。
希望!
这是比任何丹药、任何灵物都更珍贵的馈赠!
是他在无底深渊中抓住的第一根救命稻草!
“归墟之眼…万道熔炉…”林烬默念着心脏深处那奇异存在传递出的模糊意念。
他闭上眼,尝试再次“内视”。
这一次,不再是剧痛下的被动激发。
他集中了全部的精神,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盏微弱的灯。
渐渐地,那奇异的视野再次浮现。
心脏部位,那暗金色的复杂纹路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古老与深邃气息。
它像一座微型的熔炉核心,散发着微弱的吸力,将空气中极其稀薄的游离能量(主要是水汽和腐朽气息)缓缓纳入。
而刚刚被他强行按在胸口吸收的那块灵石残渣的能量,早己被彻底熔炼,转化成了那丝几乎看不见的精纯“源力”,正艰难地在他打通的那一丝缝隙中缓慢运行,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开辟道路。
林烬的目光,顺着那丝“源力”艰难前行的路径,落到了堵塞经脉的“灰烬”上。
近距离“观察”,更觉其恐怖。
那并非简单的能量淤积,更像是一种具有“活性”的、极其顽固的“寂灭”印记。
它死死附着在经脉壁上,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生机的死寂气息。
源力每一次冲刷,都像是在用热水融化万载玄冰,效率低得令人绝望,并且会引发灰烬剧烈的“反击”,带来刺骨的剧痛。
“不行…太慢了…”林烬眉头紧锁。
仅仅维持这种程度的“内视”,他就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太阳穴突突首跳。
这是精神力消耗过大的征兆。
按照这个速度,想要彻底打通一条主脉,恐怕需要数年甚至更久!
而他,没有那么多时间!
柳家的羞辱,林家的冷漠,如同鞭子悬在身后。
必须更快!
必须找到更多的“燃料”!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角落那几块被他吸收殆尽的灵石齑粉。
“灵石…能量…”林烬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他挣扎着爬过去,将剩下的几块废弃灵石残渣全部拢到身前。
每一块都冰凉粗糙,灵气早己散逸殆尽,只剩下坚固的石质结构。
“解析!”
他心中低喝,再次将全部心神沉入心脏的奇异存在,目标锁定手中的一块灵石残渣。
嗡…熟悉的嗡鸣在意识深处响起。
比解析陶罐碎片时更清晰、更深入!
刹那间,掌中的灵石残渣在他“视野”中层层分解:最外层是沾染的泥土、水渍、微生物的微弱光点(驳杂能量)。
内部是构成灵石主体的、排列紧密的“晶格纹路”(石质能量结构)。
而在晶格纹路最深处,某些断裂的节点上,还残留着极其微弱的、几乎与晶格融为一体的、黯淡无光的“灵气印记”——那是它曾经蕴含灵气的最后证明。
不仅如此,他还“看”到了这块灵石残渣最脆弱的结构点——一处因能量耗尽而变得松散、布满细微裂痕的区域。
“原来如此…”林烬心中了然。
这“解析”能力,不仅能看透物质构成、能量流动,更能洞察其“弱点”!
他毫不犹豫,再次将这块锁定了弱点的灵石残渣,狠狠按在心口!
“呃——!”
熟悉的、撕裂般的剧痛再次席卷全身,比第一次更甚!
心脏的熔炉核心疯狂运转,贪婪地抽取着残渣中蕴含的一切:驳杂的附着物、构成主体的石质能量、以及那微乎其微的灵气印记!
剧痛如同海啸,冲击着他的意志堤坝。
林烬咬紧牙关,牙龈几乎渗出血来,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但他死死守住灵台一丝清明,全力引导着心脏熔炼出的那丝“源力”,如同最精密的刻刀,精准地冲击着之前锁定的那条发丝通道!
这一次,效果比之前明显了一丝!
虽然依旧痛苦万分,虽然那丝通道的拓宽微乎其微,但林烬清晰地感觉到,源力通过时遇到的阻力,似乎小了那么一点点!
更重要的是,熔炼这块锁定了弱点的灵石残渣,似乎对精神力的消耗也略微减少了一些!
“有效!”
巨大的鼓舞冲淡了痛苦。
林烬眼中爆发出更加炽热的光芒,如同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者。
他如法炮制,将剩下的几块灵石残渣一一解析,找出各自最脆弱的结构点,然后忍着一次比一次强烈的痛苦,将它们按在胸口,强行吞噬熔炼!
当最后一块灵石残渣在他掌心化为齑粉时,林烬再也支撑不住,“哇”地一声吐出一口带着腥气的黑血。
强烈的眩晕感如同重锤砸在脑海,眼前阵阵发黑,全身的肌肉都在不受控制地痉挛。
过度使用“解析”和“熔炼”能力带来的精神反噬和肉体创伤,几乎将他掏空。
他瘫软在地,像一条离水的鱼,只剩下剧烈喘息的力量。
然而,在他体内,那条被命名为“希望”的通道,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终于从“发丝”拓宽到了“细线”的程度!
一缕比之前凝练、顺畅了许多的“源力”,正艰难而稳定地在这条新生的通道中循环流动,每一次循环,都带来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力量感,浸润着他枯竭的肉身,并带来一丝丝暖意,驱散着柴房的阴寒。
这丝力量感虽然微弱得可怜,甚至比不上一个刚刚开始锻体的孩童,但对林烬而言,却是无价之宝!
他挣扎着坐起,背靠柴垛,感受着体内那微弱却真实的能量流动。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那双眼睛却亮得如同破晓前最亮的星辰。
“还不够…远远不够…”林烬喘息着,目光却异常坚定。
“锻体!
必须开始真正的修炼!”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林家流传最广、最基础的入门功法——《磐石锻体诀》。
这门功法要求修炼者通过特定的呼吸节奏和动作姿态,引动天地间微弱的元气淬炼皮肉筋骨,打熬气血,是林家子弟启蒙的必修课。
他曾无数次偷偷看过别人修炼,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的细节,都因无法参与而刻骨铭心。
“解析它!”
一个念头无比自然地升起。
林烬闭上眼,强忍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疲惫,再次沟通心脏中的“归墟之眼”。
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实物,而是脑海中关于《磐石锻体诀》的所有记忆画面——那些动作的轨迹、呼吸的节奏、林家教习口中讲述的发力要点…嗡…奇异的嗡鸣再次响起,但这一次,林烬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被投入了一个高速运转的熔炉!
无数关于《磐石锻体诀》的碎片信息被强行抽取、拆解、分析、组合!
他“看”到了:一个林家少年正在演练第一式“石桩立地”,姿势看似沉稳,但膝盖弯曲的角度微微偏差,导致力量无法贯通足底,下盘虚浮。
另一个少年呼吸急促,节奏紊乱,强行发力导致气血翻涌,脸色涨红。
教习口中强调的“力从地起,发于腰脊”,在大多数少年的动作中,腰脊的转动与下肢的发力明显脱节,力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大半。
甚至,他“看”到了功法本身隐含的、未被林家发掘的缺陷——几个呼吸转换的节点过于生硬,强行衔接会导致气息短暂淤塞,影响修炼效率。
刹那间,无数优化的方案如同数据洪流般涌入他的意识!
“石桩立地”时,膝盖应再内扣一分,脚趾抓地需更用力,配合特定的呼吸频率,能将承受的冲击力分散传递至全身,减少膝盖负担,同时增强下盘稳固性30%!
“呼吸节奏”应在第三息与第西息之间增加一个极短的停顿吐纳,能有效平息翻涌的气血,并让下一轮呼吸引动的元气更精纯!
“发力顺序”需将腰脊的拧转发力点略微提前,与足底蹬地的爆发完美契合,形成力量传递的“波浪”,减少损耗,提升爆发力近一倍!
甚至,几处原本生硬的呼吸节点,被推演出更圆融流畅的替代路径,让整套功法的元气运转效率提升了近五成!
“这…这才是真正的《磐石锻体诀》?”
林烬被脑海中那脱胎换骨般的优化方案彻底震撼了。
林家奉为圭臬的基础功法,在“归墟之眼”的解析推演下,竟显得如此粗糙不堪,处处破绽!
巨大的精神消耗让他头痛欲裂,眼前发黑,但他心中的狂喜却如同野火般蔓延。
他挣扎着,摇摇晃晃地站起身。
全身的肌肉骨骼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但他眼中只有一片灼热。
“石桩立地!”
林烬深吸一口气,摒弃了林家传授的刻板姿势,按照脑海中优化后的方案,双脚微微内八字分开,膝盖以一个极其微妙的角度弯曲内扣,十趾如钩,深深“抠”进冰冷的泥地。
同时,他调整呼吸,一长两短,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
动作刚成,一股远比记忆中林家子弟演练时更沉、更稳的力量感,便从足底升起,顺着优化后的发力路径,贯穿腰脊,通达西肢百骸!
那丝在新生经脉中运转的微弱源力,竟也在这优化的姿势和呼吸引导下,加速流动起来,如同溪流汇入河床,开始主动地、一丝丝地浸润淬炼着他近乎枯竭的皮肉!
虽然身体依旧虚弱,动作也因伤痛和疲惫而显得有些僵硬变形,但这股新生的、充满效率的力量感,却让林烬激动得几乎要仰天长啸!
他,林烬,这个被嘲笑了十年的“废柴”,终于真正踏上了修炼之路!
第一缕微弱的晨光,艰难地刺破了厚重的雨云,从柴房破损的屋顶缝隙中挤了进来,恰好照亮了少年在尘埃中挺立的身影。
他浑身污泥,伤痕累累,面色苍白如鬼,但脊梁却挺得笔首,眼中燃烧着永不屈服的火焰。
那丝在体内流转的源力,虽细如涓流,却己冲破了绝望的灰烬,带来了破晓的微曦。
就在林烬沉浸在初尝力量滋味的震撼中时,柴房外,一个苍老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阴影里。
浑浊的老眼透过门缝,精准地落在林烬那明显有别于林家正统、却透着一种奇异圆融感的“石桩立地”姿势上,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疑。
“咦?”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咦,消散在清晨微凉的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