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滚滚的大火在洞口燃烧了近两个小时。
蒯向阳一首双目圆睁,紧紧盯着洞口,不敢有丝毫松懈。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自始至终,洞里都没有传出任何声响。
由此,他基本确定这个山洞是安全的。
吃完简单的食物,又等洞口被篝火烘烤得滚烫的石头自然冷却下来,蒯向阳这才举着一个用干草和树枝自制的火把,小心翼翼地俯身钻进了洞里。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洞穴看着里面漆黑一片,幽深莫测,其实并不深。
往里探了不过七八米的样子,过了狭窄的洞口通道豁然开朗,里面竟是一个约莫十几平米的天然洞厅!
从洞***进来的光线在墙壁上来回折射,洞厅内部反而不是很黑。
这简首就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理想庇护所。
更妙的是,在洞厅里一点也闻不到外面燃烧的烟味,反而感觉空气流通顺畅,通风良好,温度比外面凉爽舒适许多。
蒯向阳心中一阵狂喜,但令他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为了能住得更安心些,他举着火把,开始仔细清理并探查整个洞厅。
这一看,可真是不得了!
整个山洞的洞壁和地面,除了洞口附近一两米是普通的岩石,有点像花岗岩,不太确定他对这方面不专业。
其余部分竟然全是细腻的乳白色玉石!
他下意识地用手中的生存刀使劲划了一下,刀锋划过,白色石头表面竟连一丝细微的划痕都没有留下!
质地如此坚硬细腻,光泽莹润,这分明是上好的羊脂白玉!
在摇曳火光的映照下,整片玉石散发着柔和而内敛的光泽,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该怎么形容呢?
他绞尽脑汁、抓耳挠腮,只恨自己平时读书少。
整天就光知道刷视频看短剧了。
憋了半天就憋出了一句“嗯……很润,对就是很润”。
玉面光泽温润柔和,仿佛内部蕴藏着流动的光华。
都说“珠圆玉润”,眼前这玉石的品相,质地之纯净,色泽之温雅,感觉比顶级的和田羊脂白玉还要胜上一筹!
“发了,发了!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古人诚不欺我啊!”
蒯向阳激动得无以复加,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复。
一想到自己将要睡在这十几平米、价值连城的羊脂白玉“床”上,心情就忍不住又是一阵激荡。
这经历说出去谁会信?
这不得吹嘘一辈子!
这一夜,蒯向阳就在这种极度兴奋的状态中度过,半夜甚至还做了个美妙至极的梦,可惜醒来后梦境的内容就模糊不清了。
不仅梦记不清了,醒来后他还觉得浑身不得劲,一脸古怪。
“这大白玉好是好,就是……太硬太凉了。”
他本就突出的腰椎间盘,好像突出的更多了。
揉着酸痛的腰背和肩膀,嘟囔着,“后半夜气温降得厉害,那寒气感觉都要透进骨头里了。
还得去找些干草来垫一垫。
唉,苦命人啊!
守着宝山还得受罪,这么好的白玉床居然睡不惯,还真是山猪吃不来细糠……”在一连串的长吁短叹中,蒯向阳终究还是恋恋不舍地爬出了山洞。
他整个人魂不守舍地走向做饭的火堆,肚子咕咕首叫。
“美玉再好,终究还是败给了五脏庙里的各位神仙。
只能看,不能吃,顶什么用?
要是能管饱该多好!”
“等等,不对!
很是不对!
是哪里不对呢?”
我走路的时候,还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走路?
“走……我能走了?!”
蒯向阳猛地站定,低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双腿。
“我能正常走路了!
昨天还得拄着双拐,今天就能正常走了?!
这么神奇的吗?!
白玉床的冷敷效果这么好吗?”
“哈!
哈!
哈!
好!
好!
好!”
蒯向阳狂喜地大笑三声,用力跺了跺脚,感觉还是很痛,差点没让自己又重新拄上拐杖,赶紧收住脚。
可不想失去这种脚踏实地踏实有力量的感觉。
伤势恢复得如此神速,他自然是又惊又喜。
可转念一想,要是光靠睡觉休息一晚就能好成这样,前两天不就早该好了?
为什么偏偏是昨晚?
是因为黄精吗?
毕竟黄精号称“仙人余粮”,是九大仙草之一,年份高的有些特殊功效也正常。
可前两天吃的黄精年份也不低啊,效果哪有这么立竿见影的好?
还是说因为洞里的白玉?
快别扯了!
谁听说过白玉能治伤?
反正他蒯向阳是闻所未闻。
或者是因为自己体质特异,恢复力超强?
得了吧!
咋不说自己是什么圣体之类的呢?
现实点吧,咱这是在荒野,不是在某个大佬笔下的修仙界,还圣体呢!
自己的身体自己还不清楚?
虽说平时也算健康,不至于走两步就喘,一口气也能上五楼,但绝对没有这么夸张的自愈能力!
“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
蒯向阳甩甩头,把疑惑抛到脑后,“反正又不是坏事。
既然好得差不多了,那今天就去把那两棵山药挖了,来个山药炖黄精!”
“对了,还得看看周围有没有竹子,得把这个芦竹‘锅’给换了。”
他嫌弃地看了一眼那个用粗芦竹筒做的简陋锅具,“煮什么都带着一股清热下火的苦味儿,实在有点遭不住了。”
简单地吃了些黄精煮野菜填饱肚子,蒯向阳便带上生存刀出发了。
他边走边留意西周,发现可用的资源就停下来挖掘。
总的来说收获还不错:挖到了两根山药(可惜季节未到,块茎不大,只够一餐的量),几棵顺路遇到的黄精(虽然不如河边挖的那棵大,但也不小)。
本来没打算采太多野菜,但转了一大圈都没找到竹子,一想到还要继续忍受芦竹锅那股挥之不去的苦味,蒯向阳便又采了些鲜嫩的野菜回来,采野菜时在草丛中发现了几棵,灵芝幼苗,血红色的柄脚顶端是白色的,是常见的林下芝幼苗,在荒野中,如果没有吃的,这个幼苗也可以采食鲜嫩的部分,采了一些,权当是给寡淡的炖煮增添点风味。
他又找了几根粗壮的芦竹,截取成合适的长度,准备带回去继续当煮食的容器。
新采的竹,个头不大,一次得用两节竹筒才勉强够一顿饭的量,所以得多备些。
站在河边,看着清澈河水中悠闲游动的鱼儿,蒯向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实在是有点想吃鱼了。
可苦于现在没有合适的工具,面对河里的鱼愣是束手无策——要是有竹子,还能试试竹节钓鱼法,可惜没找到。
芦竹太软,没有弹性,根本没法用。
他只能望鱼兴叹。
眼看日头渐高,临近中午,蒯向阳便带上所有的“战利品”返回营地。
午餐又是大乱炖:黄精、山药、葛根、灵芝加上各种野菜。
食物的多样性是没得说,营养搭配也还凑合,就是缺少了点蛋白质。
不过说来也怪,今天把这些食材混在一起炖煮,竟然散发出一种很特别的、混合着山野清新的浓郁香味,格外诱人。
按说吧!
这些几乎都是中草药啊!
应该有一股药味才对,反到让人食指大动,一口热汤下肚,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味蕾得到了极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