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半,高三(一)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昏昏欲睡的安静,只有数学老师王老师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发出有规律的哒哒声,像一首效果显著的催眠曲。
李思睿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脊背挺得笔首,手中的笔快速在笔记本上移动,记录着复杂的抛物线公式。
她前排的两个男生脑袋己经一点一点地开始钓鱼,眼看就要彻底趴下。
突然!
整个世界猛地一颤,不是左右摇晃,而是像被一只无形巨手捏住,狠狠抖了一下!
“哐当!”
教室后排一个空着的椅子倒了。
“怎么回事?
地震了?”
有人惊叫出声,瞬间打破了课堂的宁静。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震动惊得清醒过来,茫然西顾。
紧接着,靠窗的同学发出了更惊恐的喊声:“快看外面!
外面!”
李思睿下意识地扭头看向窗外,然后,她整个人僵住了。
窗外,原本熟悉的操场、教学楼、远处的居民楼,所有的一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模糊、扭曲,最后像融化的蜡像一样坍缩、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荒凉的暗红色土地,以及天空中悬挂着的、散发着不祥光芒的两轮紫色太阳!
诡异的暗红色光线透过玻璃窗,将整个教室都染上了一种怪异的色调。
“啊——!”
尖叫声此起彼伏。
“怎么回事?
世界末日了吗?”
“我的手机!
手机没信号了!”
“爸妈!
我要找我爸妈!”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教室里蔓延。
同学们惊慌失措地站起来,挤到窗边,又因为恐惧而后退。
桌椅被撞得东倒西歪,书本散落一地。
班长张强试图大声喊“安静”,但他的声音立刻被更大的嘈杂声淹没了。
讲台上的王老师脸色煞白,手里的半截粉笔掉在地上,嘴唇哆嗦着,完全说不出话。
就在这片混乱达到顶峰时,李思睿“唰”地一下站了起来。
她的脸色也有些发白,呼吸急促,握着笔记本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但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尖叫或乱跑,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几步跨到讲台边,捡起了王老师掉在地上的那支红色记号笔。
她转身,面向那块写满数学公式的白板,在空白处,用力地、清晰地写下了第一行大字:当前危机情况分析她的动作吸引了一部分同学的注意,喧闹声稍微小了一些。
“第一,”李思睿转过身,面向大家,声音清晰,虽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整体非常稳定,“我们可能己经不在地球,或者不在原来的空间了。”
她在“现状”后面画了个勾。
“第二,外部环境未知,存在潜在危险。”
她指了指窗外那诡异的紫日和红土。
又一个勾。
“第三,通讯完全中断,我们暂时无法寻求外界帮助。”
第三个勾落下。
越来越多的同学安静下来,看向她,看向那块突然变得无比严肃的白板。
那种熟悉的、被“知识点”和“课堂任务”支配的感觉,似乎暂时压过了陌生的恐惧。
李思睿在白板上写下第二项:首要生存目标1. 安全:立刻确认我们这间教室以及整栋教学楼是否安全,封锁所有入口。
2. 物资:清点我们目前拥有的所有食物、饮用水和可用工具。
3. 信息:有序观察外部环境,尝试寻找任何规律、资源点或潜在威胁迹象。
她放下笔,目光扫过全班一张张惊魂未定的脸:“情况就是这样。
抱怨、恐慌或者哭喊,目前看来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冷静、计划和行动。
同意以上三点作为我们当前最优先任务的,请举手。”
教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同学们面面相觑,似乎还在消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
体育委员赵峰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瓮声瓮气地说:“我觉得学委说得对!
干等着害怕有啥用?
不如干点实在的!”
他粗壮的手臂举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人带头,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举起了手。
就连讲台旁的王老师,在茫然失措中,也下意识地跟着举起了手。
“好。”
李思睿点了点头,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只是在确认一次小组作业的参与度,“那么,现在进行任务分组。”
她转向班长张强和体育委员赵峰:“班长,赵峰,你们带上几个体力好的男生,立刻去检查我们这层楼和上下楼梯口,重点是确认大门能否封锁,有没有……奇怪的东西进来。”
“没问题!”
赵峰立刻撸起袖子,点了几个平时一起打球的兄弟。
李思睿又看向生活委员,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刘小雅,你带几个细心的女生,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零食、瓶装水、还有老师办公室可能有的储备,全部收集起来,做好登记。”
“好的,思睿!”
刘小雅立刻应下,开始招呼身边的女生。
任务被一条条分配下去,教室里的恐慌渐渐被一种略显生涩但目标明确的忙碌所取代。
同学们似乎找到了主心骨,开始按照指令行动。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男生,弱弱地举起手,小声问道:“学……学委,那……今天的数学作业还交吗?”
全班同学的动作都是一顿,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然后又看向李思睿,表情古怪。
李思睿沉默了一下,推了推自己鼻梁上的眼镜,非常认真地回答:“先记下。
生存任务优先。
如果明天情况允许提交,我会另行通知。”
王老师站在讲台边,看着眼前这群瞬间进入“状态”的学生,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望向窗外那片陌生的暗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