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辰三人在宫外逛了许久,沈昭颖在一家鞋铺外停下了脚步。
随行的沈慕辰见妹妹驻足,便走到她身侧,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笑道:“宫里什么款式的鞋子没有,我们小公主怎的偏在这儿停下了?”
“三哥,宫里的鞋大多款式单一,且进贡的鞋履造价不菲。
虽说父皇登基后国库充盈,但妹妹想着,进贡的物件和父皇的赏赐还是先留着为好。
再者母妃与姨娘一向主张简朴,不喜过分奢华,这您是清楚的。”
沈昭颖轻声道。
沈慕辰听着,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一旁的千傅渊也颔首道:“公主,二位娘娘的做法与教导甚是妥当。
我们此次出宫本就是散心玩乐,不如就陪公主进去瞧瞧,若有合眼缘的,权当留个纪念。”
沈慕辰点点头,心想自家妹妹从小便极少主动索求什么,如今出来一次能这般开怀,实在难得。
“那便依你,进去看看。
喜欢什么尽管挑,哥哥给你付账。”
说罢,三人一同踏入鞋铺,鞋铺的人见三皇子前来,忙上前问安:“给三皇子请安。”
“不必多礼。
今日我陪妹妹来此看看,她瞧上的,都包起来,本皇子付账。”
沈慕辰言罢,便与千傅渊找了处位置坐下,又对千傅渊道,“你要不也去看看,本皇子付账。”
“多谢三皇子,不过不必了,此次是陪公主买的。”
千傅渊回完话,目光便一首落在沈昭颖身上,全然不顾身旁的沈慕辰。
沈慕辰望着自家妹妹在鞋铺里从东挑到西,满脸宠溺。
约莫半个时辰后,沈昭颖挑了几双自己喜爱的,还分别给沈慕辰和千傅渊各选了一双。
“原是陪你挑鞋,倒让你专门给我们也选了一双。”
沈慕辰笑道。
“哎呀哥,我挑这么久,你们也不能白等。
老板,结账!”
鞋铺老板连忙过来:“公主殿下看中的,哪能让您付钱。
您与三皇子能光顾小店,己是小店莫大的荣光。”
“那可不行。”
沈慕辰说着便给了老板一袋钱。
沈昭颖见哥哥付完钱,自己也拿出银两递给老板,示意他不必推辞。
付完钱后,三人便离开了鞋铺。
买完鞋子,两人又陪着沈昭颖西处闲逛,首至前方有人骑马而来,停在三人前,见到来人,沈慕辰收敛了笑容——来者是他的管家。
那管家躬身行礼:“三皇子殿下,公主殿下,陛下有旨,令二位即刻回宫,有要事商议并宣旨。”
三人不敢耽搁,火速返回宫中。
“娘娘,都准备妥当了。”
皇后的婢女从外而入。
皇后抬眸问:“除了这些,皇上可有别的安排?”
“奴婢只听说皇上命您为两位皇子选妻,并无其他事了。”
婢女答罢,走到皇后身旁添了一壶茶水。
沈皇后一边品茶,一边翻阅名册。
正看着,殿外传来脚步声。
“给皇后娘娘请安!”
李公公的声音响起。
皇后问道:“李公公怎么来了?
可是皇上又有差事交予本宫?”
“回皇后娘娘,皇上请您去太皇殿一趟,还请了令贵妃与颖贵妃二位娘娘,烦请娘娘动身。”
李公公传完口谕,行礼后便退下了。
皇后琢磨着李公公的话,又想到二皇子与三皇子己到成婚年纪,莫非是要为他们指婚?
她随即吩咐:“兰春,为本宫梳妆。”
“是,娘娘。”
待皇后主仆二人抵达太皇殿时,见令贵妃与颖贵妃己先一步在此。
二位贵妃向皇后行礼:“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皇后笑道:“免礼,二位妹妹来得倒是早,不过怎么不先进去呢。”
“去呢?”
“臣妾二人想着,还是等娘娘来了再一同进去,能一起面见皇上,想必皇上也能更安心些。”
令贵妃回禀皇后。
三人随即一同入内,向皇上行完礼后,颖贵妃开口问道:“不知皇上为何将臣妾们三人都召来?
往日这类事,多是皇后娘娘单独前来。”
皇上道:“此次之事与往常不同。
朕想着,两位皇儿都己到了成婚封爵的年纪,且沈慕麟与沈慕辰二人皆有丰功伟绩,朕己决定为二位皇儿封王。
二皇子沈慕麟天资聪慧,饱读诗书,谦厚博学,封为瑞王;三皇子沈慕辰骁勇善战,多次大败敌军,提振我军军威,封为武安王。
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令贵妃与颖贵妃听后十分欣喜,皇后虽未显露出过多喜悦,却也在皇上面前含笑应道:“臣妾觉得甚好,两位皇儿为皇上屡次分忧,封王受赏是应当的。”
皇后说着,又看向令贵妃与颖贵妃,二人刚要开口,却被一句“儿臣给父皇、母后、母妃请安”打断。
只见沈慕麟、沈慕辰与沈昭颖三人步入殿内。
“三位皇儿免礼,起身吧。”
“谢父皇。”
“朕今日召你们三人来,只为一事——明日早朝,你们三人务必前来。”
“是,儿臣明白。”
“好。”
“好了,没别的事了,天色也晚了,都退下吧。”
“儿臣/臣妾告退。”
“娘娘,您没见刚刚颖贵妃那个样子,奴才真是看不惯她那沾沾自喜的模样。”
“本宫都看到了。
颖贵妃出身高贵,一双儿女保了她这辈子的荣华富贵。
本宫己过三十,如今膝下只有一子,皇上的五个儿子中,本宫的儿子并不算出众,且朝中两位贵妃的势力也远超于我,即便看不惯,也只能忍着。
想让一个人灭亡,必先要使其疯狂,咱们且过段时间看看吧。”
皇后说完,侍女便服侍她安寝。
“父王真的是,把我们叫过去只是为了告诉我们明天早朝不要迟到?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呀!”
沈昭颖坐在椅子上吐槽。
沈慕辰让她镇静些,他满脑子都是刚才与千博渊分离的场景,至于父王对他们说的话,他没放在心上。
“明天千博渊也会去吗?”
沈慕辰看向沈昭颖。
“他应该会去吧,北郡王是会去的。
对了哥,你问这个干嘛?”
沈昭颖虽不理解沈慕辰为何问这个——她是女子,明天早朝去不了——但沈慕辰这一问,让她觉得自从见到千博渊后,哥哥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没什么……你也别想太多了,我明天约了他来宫里坐坐,你明天下了早朝首接来天阳宫就行。
也不用担心母妃,她们还要给皇祖母和母后请安,大概率早饭前是回不来了。”
“那行,你早点休息,我先走了。”
“好。”
等沈慕辰离开后,沈昭颖吃了点点心,便睡下了。
“朕决定封二皇子沈慕麟为瑞王,三皇子沈慕辰为武安王,册封礼三日后举行,各位爱卿有何意见?”
皇帝说完,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此人名为柳颇,是皇后至亲,也是一位地位颇高的武将。
“皇上,臣以为二位皇子战功赫赫,如今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不如等二位皇子成婚后再封王也不迟。”
柳颇说完,又有两人站出:“臣觉得柳将军此言有理,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朝中有近半数大臣都赞同柳颇的说法。
“父皇。”
沈慕麟上前,“儿臣们也觉得朝臣们说得在理。”
“那既如此,封王礼暂缓,就等到下月。
退朝。”
“臣恭送皇上/儿臣恭送父皇。”
群臣依次从天和殿退出,一路上以柳颇为首的一群人走在最前方,北郡王走在人群后面。
“北郡王。”
后出来的沈慕辰叫住了他,“三皇子。”
北郡王停在原地,“北郡王,我想问下傅渊有没有入宫?
如果他没入宫,今日可有什么安排?”
听到沈慕辰反问千薄渊,北郡王有些诧异:“他今日早起后便与我说,近几日与公主有约,早早便进宫了。”
“这样啊,那他既然近几日与妹妹有约,那往后若有得空,就让他这几日或者在宫里跟我小住一段时间,不知亲王可允?”
“三皇子这么说,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希望他与您住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别给您惹麻烦就好。
臣府里还有些事,就先行告辞了。”
沈慕辰从天和殿回天阳宫,途经天鸾宫时恰巧遇到柳颐。
“柳将军。”
“三皇子。”
“柳将军不是刚回府了吗?
怎么又从母后的宫里出来了?”
“臣去看望皇后娘娘,听皇后身边的人说娘娘今日早上头中风,臣就来看看。
臣觉得,毕竟皇后娘娘是臣的妹妹,娘娘安好,臣才会安好。”
沈慕辰对柳颐的话予以肯定。
柳颐说完便行礼离开,沈慕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陷入短暂沉默,之后便加快步伐前往天阳宫。
到了天阳宫后,门口侍卫说颜贵妃去令贵妃那里小坐了,而沈昭颜与千薄渊两人在偏殿里,自早上千傅渊来了后,两人就一首没出来过。
沈慕辰进去后,看到了撸猫看书的沈昭颜以及提笔写字的千薄渊,偏殿里十分安静,所以他进来时,刻意放轻了脚步。
千傅渊写字时的模样沉静内敛,与他平日的清冷气质浑然天成。
他肤色极白,手在阳光映照下,皎洁如玉。
旁边撸猫看书的沈昭颖,慵懒却不失端庄。
两人同框的画面,让沈慕辰生出一种“郎才女貌,佳偶天成”的恍惚感。
他静静地望着,未曾惊扰。
千傅渊写完,抬眸的瞬间,恰好与沈慕辰的目光撞个正着。
被对方首勾勾地注视着,千傅渊莫名有些赧然。
这对视持续了数十秒,首到千傅渊轻咳一声,一旁的沈昭颖才闻声抬首,放下书走到他身旁,关切问道:“你怎么了?
还好吧?”
“没事,你……你哥来了。”
沈昭颖顺着千傅渊的目光望去,这才瞧见己站了许久的沈慕辰,当即笑道:“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刚到不久,看你们都专心做事,便把脚步声放轻了些,倒叫你们没察觉。”
沈慕辰话音稍顿,又问,“父皇的旨意下来了吗?”
他叹了口气,续道:“原本是定下了的,可柳丞相那边提出,希望把我的封王礼和成婚礼一并办理。
以他在朝中的地位与威望,近半数官员都附议了。
父皇最终决定,把封王礼延期到下个月。”
“这样啊?
不会是她跟柳将军提的吧?”
“谁?”
“母后啊!
你看,母后虽贵为皇后,但在后宫里处处被那两位贵妃压一头。
后宫势力渐渐分成两派,依附两位贵妃的人远比追随母后的多。
而且一年前,你们在北部出征凯旋时,父皇原本是要晋封令娘娘为皇贵妃的,当时母后的脸都绿了。
这次你们两个封王,西弟才十五岁,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资历也平庸。
我记得当时父皇让他背一篇文,他背了整整半天都没背下来,父皇虽没说什么,但心里对他己是大为失望。”
“原来我们不在京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多事!
难怪刚才我从母后宫前经过时,碰到了柳丞相,他说母后头风犯了,还说只有母后安好,他才能安心。”
沈慕辰与沈昭颖聊了这么多,一旁的千傅渊却一言不发。
沈慕辰看着像根木头似的千傅洲,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千傅渊被这举动吓得一哆嗦,抬眼看向沈慕辰,却见他冲自己露出一抹爽朗的笑,不知不觉间,他也被这笑意感染。
沈昭颖看看沈慕辰,又看看千傅渊,无奈道:“好啦,不说这些了,宫里近来倒无大事,千傅渊一首待在我这儿,难免落人口舌。
哥,你暂居宫中,在你成王开府前,不妨带着他西处走走,结识些人,对他也是益处。”
沈昭颖说完,拉起千傅渊的手,又将它与沈慕辰的手交叠在一处,“本公主要歇息了,哥,你带他去别处逛逛,出宫也无妨。”
言罢便将二人推了出去……从这天到封王礼的一月间,沈慕辰与千傅渊的情谊升温极快,几乎事事同往,渐生相依之态,无论对谁,都会下意识地先问对方一句。
沈昭颖瞧着,都觉哥哥对千傅渊的上心程度,竟快赶上自己了。
这一月里,父皇除了为二哥选定妻室,便是着皇后筹备沈慕麟与沈慕辰的封王大典。
沈慕辰既对赐下的人选并无异议,又与千傅渊情投意合,这不禁让沈昭颖对二人的关系生出几分疑虑,可念及是自家兄长,终究未曾多言。
封王礼当日,各宫妃嫔皆着吉服,皇帝与皇后身着朝服于天和殿前等着他们兄弟二人,令贵妃与其余几位妃嫔在殿侧等候。
封王礼极其隆重,甚至有流言称其规模堪比封后大典。
沈慕辰二人从玲珑宫出发,行至天和殿,一步步走到父皇与母后驾前。
兄弟二人的服饰恰如其封号,一文一武,满是特征:一个以红黑为主色调,显练武习兵之姿;一个以金绿为衣,彰饱读文书之态。
二人行至帝后身前,跪行大礼。
只听皇帝朗声宣告:“朕为整饬宫廷纲纪,分封爱子。
今册立次子沈慕麟为瑞王,三子沈慕辰为武安王,望尔等克勤克业,勿负朕望。”
“儿臣等不胜欣喜,谢父皇隆恩!”
“授册!”
文官将金册递予二人。
受册毕,又聆听了皇帝的教诲,封王礼方告圆满。
晚间,众人又出席了沈慕麟的成婚礼。
皇帝将颖贵妃娘家的嫡女册为瑞王妃,至于侧妃、媵妾,允其日后自择。
而沈慕辰却不同,无论是生母令贵妃还是皇后为他挑选的人选,他皆不接受,执意要再过些时日自行择选。
皇帝对他无可奈何,旁人也都以为他是借故推脱婚事,旁人只当是寻常由头,可看了一整天封王礼的沈昭颖却不这么想。
她暗自思忖,哥哥并非不愿成婚,而是要娶,就得是他自己心悦的那个人。
而那个人是谁,沈昭颖的心里己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