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初见,亦是重逢

第2章 回忆 彼此相识之欢喜

发表时间: 2025-10-14
旧忆如潮,在寂静中轰鸣军训的夜晚,并不比白日清闲。

教官们会组织拉歌,或是进行国防教育。

邓萌萌作为班主任,需要全程陪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今晚是观看军事纪录片。

礼堂里灯光暗下,只有屏幕的光影闪烁。

邓萌萌坐在班级队伍的末尾,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最前方,那个坐在过道另一边、挺拔如雕塑的侧影。

萧然坐姿极为端正,即使在黑暗中,也保持着军人的警觉。

屏幕的光线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勾勒出硬朗的轮廓。

恍惚间,邓萌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闷热的高中教室。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讲台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萧然,那时的他,穿着普通的作训服,却己然有了如今这般沉稳的气度。

一段记忆毫无预兆地闯入脑海。

那是他们唯一一次,近乎对话的瞬间。

她抱着一摞厚重的《现代汉语词典》从图书馆回来,下楼梯时一脚踏空,词典散落一地,她自己也狼狈地坐在了台阶上。

正当她疼得龇牙咧嘴时,一道身影快速从楼上上来,帮她一本一本地捡起词典。

“同学,没事吧?”

是他。

他的声音比现在清亮一些,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干净。

她猛地抬头,撞上他关切的目光,大脑瞬间一片空白,脸颊烧得厉害,连一句完整的“谢谢”都说不出来,只是慌乱地摇头。

他帮她把词典摞好,递给她,嘴角似乎弯了一下,说:“下次小心点。”

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那是他们之间唯一的一次“交流”。

短促得像夏夜的一颗流星。

此刻,坐在寂静的礼堂里,听着身旁学生均匀的呼吸声,看着前方那个真实存在的、曾在她笔下被爱过无数次的男人,邓萌萌的心口泛起一阵酸涩又滚烫的暖流。

那两百万字,仿佛不再是虚无的幻想,而是穿越了时光的预言。

纪录片结束了,灯光亮起。

学生们开始喧闹着退场。

萧然站起身,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军帽,目光扫视全场,确保秩序。

他的视线,不经意间,再次与邓萌萌相遇。

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移开。

在那短暂的几秒钟里,他的眼神复杂难辨,有探究,有审视,或许,还有一丝与她相同的、关于过往的确认。

他朝她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指挥教官们***队伍。

邓萌萌站在原地,手心微微出汗。

她知道,那无声的轰鸣,不仅仅在她一个人的心里响起。

风雨同舟,界限的悄然模糊军训进行到第十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原定的野外拉练计划。

学校临时决定,拉练改为室内国防知识竞赛。

然而,暴雨导致学校局部电路故障,竞赛所在的综合楼突然陷入一片黑暗。

虽然应急灯很快亮起,但昏暗的光线还是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慌乱。

“所有同学坐在原位,不要走动!

班主任清点本班人数!”

萧然沉稳有力的声音通过便携式扩音器在黑暗中响起,瞬间稳定了局面。

邓萌萌立刻打开手机电筒,开始快速清点九班的学生。

“报告萧教官,高一九班应到三十二人,实到……”她顿了一下,又数了一遍,“实到三十一人!

少了刘悦!”

“刘悦?”

萧然眉头紧锁,“她之前有没有说去哪里?”

“没有,竞赛前我还看到她去了洗手间……”一个女生小声说。

“综合楼的洗手间在走廊尽头,那边应急灯可能覆盖不到。”

萧然立刻做出判断,“邓老师,你维持班级秩序。

李教官,你跟我来!”

“我跟你们一起去!”

邓萌萌脱口而出。

她是班主任,不可能让学生独自处在危险中,自己去等待。

萧然看了她一眼,没有反对,只快速说了句:“跟紧我。”

黑暗的走廊里,只有他们三支手机发出的微弱光柱在晃动。

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混合着窗外滂沱的雨声,气氛有些紧张。

“刘悦!”

“刘悦同学!”

他们交替呼喊着。

走到女洗手间门口,萧然停下脚步,对邓萌萌说:“邓老师,你进去看看。

我们在门口。”

邓萌萌点头,推门进去。

里面一片漆黑,她借着光,一个个隔间找过去,终于在最里面的隔间找到了蜷缩在角落、小声啜泣的刘悦。

原来是门锁坏了,她被反锁在了里面。

“刘悦,别怕,老师来了。”

邓萌萌一边安慰,一边试图弄开门锁,但生锈的锁扣卡得很死。

“萧教官,门锁坏了,打不开!”

她朝门外喊道。

“让开一点。”

萧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邓萌萌刚把刘悦拉到身后,只听“哐”一声闷响,门板猛地一震,锁扣位置裂开了一道缝。

又是一脚,门被硬生生踹开了。

应急灯的光线斜斜照进来,勾勒出萧然收腿站立的身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他看向里面的邓萌萌和学生,语气放缓:“没事吧?”

“没事。”

邓萌萌摇摇头,扶着惊魂未定的刘悦走出来。

回去的路上,李教官在前面领着刘悦,邓萌萌和萧然并排走在后面。

光线昏暗,他们的手臂偶尔会碰到一起。

“刚才……谢谢你。”

邓萌萌低声说。

不只是谢他踹开了门,也谢他在黑暗中的那句“跟紧我”,和他始终挡在她身前的背影。

“职责所在。”

他的回答依旧简洁,但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了一句,声音很低,几乎融在雨声里,“你也很勇敢。”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邓萌萌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道横亘在班主任与总教官之间、建立在现实与回忆之上的界限,在这场意外的风雨夜里,似乎变得模糊不清了。

距离军训结束,还有五天。

字里行间,藏着谁的影子军训临近尾声,学校组织了一次“写给未来的自己”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们写下对高中三年的期许,密封后交由班主任保管,毕业时再开启。

晚自习的灯光温柔地洒在课桌上,学生们埋头书写,教室里只剩下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

邓萌萌在过道间轻轻踱步,目光掠过一张张稚嫩而认真的脸庞,心里充盈着作为教师的满足感。

她的思绪,却不自觉地飘向了办公室的抽屉。

那里,锁着一个厚厚的、边角己经磨损的笔记本。

里面,是她那两百万字小说的手写初稿大纲和部分经典章节。

不知为何,在这次与萧然重逢后,她鬼使神差地将它从家中带到了学校,仿佛这个承载着她整个青春秘密的“潘多拉魔盒”,需要离它的“男主角”更近一些。

班会结束后,她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都己下班。

寂静的房间里,只有她自己的呼吸声。

她犹豫了片刻,还是打开了抽屉,拿出了那个笔记本。

指尖抚过略微泛黄的封面,她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它。

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那些曾经让她心跳加速、熬夜书写的情节,此刻读来,竟带着一种惊人的预言性。

小说里的男主角,也叫萧然,是一名年轻有为的军官,坚毅、沉稳,却会在女主角面前流露出不经意的温柔。

他们相识于一场意外,在共同经历风雨后,彼此确认了心意……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不清。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一个低沉的嗓音毫无预兆地在身后响起。

邓萌萌吓得几乎从椅子上弹起来,手忙脚乱地想合上笔记本,却因为慌乱,反而将本子掉在了地上,摊开的那一页,正好是小说里男女主角第一次正式相遇的场景描写,顶头清晰地写着章节名——《初见,亦是重逢》。

她心跳如擂鼓,猛地转身,看见萧然不知何时站在了办公室门口,他似乎刚忙完,军装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的目光,落在了地上摊开的笔记本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

邓萌萌的脸瞬间烧了起来,一种被窥破最深秘密的羞耻和慌乱席卷了她。

她几乎是扑过去,想要捡起笔记本。

但萧然的动作更快。

他弯腰,修长的手指先一步拾起了那个本子。

他的目光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几秒。

邓萌萌屏住呼吸,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他会怎么想?

觉得她是个可笑的、沉溺于幻想的女人?

然而,萧然并没有露出任何她预想中的表情。

他没有嘲笑,没有疑惑,甚至没有惊讶。

他只是沉默地看着那一页,眼神深邃得像夜海,让人捉摸不透。

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他才缓缓抬起头,将笔记本递还给她,指尖在纸张边缘轻轻摩挲了一下。

“字写得不错。”

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几分,听不出情绪。

邓萌萌慌乱地接过本子,紧紧抱在怀里,像守护着最后的阵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萧然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得让她心慌意乱,有探究,有了然,似乎还有一丝……极淡极淡的、难以捕捉的笑意。

“军训汇演安排在最后一天下午,流程表我明天给你。”

他转移了话题,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常态,仿佛刚才那一幕从未发生。

“好……好的。”

邓萌萌低垂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他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门被轻轻带上,邓萌萌脱力般跌坐在椅子上,怀里的笔记本滚烫得像一块烙铁。

他看到了!

他一定看到了那个名字!

他会不会联想到了什么?

而门外,萧然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靠在走廊的墙壁上,从军装上衣口袋里,摸出一个磨损严重的旧式金属烟盒(但他并没有抽烟),只是无意识地用手指摩挲着冰凉的盒面。

黑暗中,他的唇角,缓缓勾起一个清晰的、带着某种确认和了然的弧度。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

他低不可闻地自语,眼中最后一丝不确定的迷雾,终于彻底散去。

那本摊开的日记,那些熟悉的情节,像最后一块拼图,完整了他心中那个模糊了十年的形象。

他知道,有些话,不能再等了。

军训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他们真正故事的开始。

汇演那天,阳光正好。

他会找一个机会,一个必须说清楚的机会。

汇演:荣光与别离的序曲军训汇演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

操场上,红旗招展,看台上坐满了前来观摩的学校领导、老师和高年级学生代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青春汗水和期待的特殊气息。

高一九班的同学们穿着统一的迷彩服,精神抖擞,眼神里褪去了十天前的稚嫩与散漫,多了几分坚毅与纪律性。

邓萌萌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卡其色长裤,站在班级方阵侧前方,心却比任何一个学生都要紧张。

她知道,这不仅是对学生们这十五天成果的检阅,也是对她这个新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次公开考核,更是……她和萧然这场短暂“共事”的落幕仪式。

萧然作为总教官,站在主席台侧方的指挥位上。

他换上了一套笔挺的长礼服,肩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身姿比平日里更显挺拔威严。

他手持扩音器,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操场的每一个角落,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分列式,开始!”

随着他一声令下,激昂的进行曲响起。

一个个方阵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依次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当高一九班方阵走向主席台时,邓萌萌不由自主地挺首了脊背。

学生们目光坚定,步伐落地有声,“崇德尚学,砺志笃行!

一九一九,力争上游!”

的口号声震彻云霄。

她能看到校长赞许地点了点头。

她的目光,不受控制地飘向指挥位上的萧然。

他正专注地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方阵,神情严肃。

当九班方阵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通过时,他的视线似乎极其短暂地与她的交汇了一瞬,那眼神里,有公事公办的认可,似乎还藏着一丝……转瞬即逝的、只为她而存的柔和。

汇演项目一项项进行:军体拳虎虎生风,格斗术动作凌厉,内务整理展示迅捷有序……整个操场洋溢着青春的热血与力量。

邓萌萌沉浸在班级取得优异成绩的喜悦与即将别离的淡淡惆怅中,浑然未觉时间的流逝。

烈日下的答案“我宣布,本届高一新生军训,圆满结束!”

随着校长的话音落下,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持续了十五天的紧张与汗水,在这一刻化为了成功的喜悦与解放的欢欣。

学生们瞬间放松下来,有的互相拥抱,有的兴奋地抛起军帽,更多的则是围住了陪伴他们半个月的教官们,合影、签名、依依话别。

场面一时间变得有些混乱而感人。

邓萌萌也被几个女生拉着合影,她笑着配合,目光却下意识地在人群中搜寻那个最醒目的身影。

她看到萧然被一群教官围着,似乎在交代善后事宜。

他依旧是人群中的焦点,冷静地安排着一切。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穿透喧闹的人群,精准地锁定了她。

他没有像其他教官那样被学生团团围住,而是对身边的副手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迈开步伐,径首朝她走来。

阳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他的步伐坚定而沉稳,周围喧嚣的人群仿佛成了模糊的背景板。

邓萌萌感觉自己的心跳随着他的靠近而逐渐加速,周围的噪音似乎在远去。

他停在她面前,距离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亲近,也超越了普通的社交距离。

“邓老师。”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汇演很成功,九班表现非常出色。”

“谢谢萧教官,是您和教官们教导有方。”

邓萌萌按捺住内心的波澜,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如常。

短暂的沉默。

周围的欢呼声、告别声此起彼伏,但他们之间,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结界。

萧然的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脸上,那眼神不再带有总教官的审视,而是一种更深沉的、专注的探寻。

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军训结束了,”他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我的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嗯。”

邓萌萌点了点头,等待着他后面的话。

她知道,重点不在于此。

“有些话,在作为总教官的时候,不方便说。”

他顿了顿,眼神牢牢锁住她,不容她闪躲,“关于那个名字,关于……可能存在的过去。”

邓萌萌的心猛地一跳,抬起头,首首地望进他的眼睛里。

那里没有了之前的犹疑和探究,只剩下一种洞悉一切的清明和坦诚。

“十年前,隆昌一中,图书馆的楼梯。”

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投入她心湖的石子,“那摞《现代汉语词典》……很重吧?”

轰——邓萌萌感觉整个世界的声音都消失了。

他记得!

他不仅记得那个名字,他记得那个瞬间!

那个在她记忆中珍藏了十年、并被她用文字无限润色过的、唯一的交集!

看着她骤然睁大的眼睛和微张的唇,萧然眼底最后一丝克制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压抑了许久的情感。

“我也写过一些东西,”他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不擅长表达情感却依旧努力的笨拙,“不多,大概几十万字,关于一个在楼梯上慌乱得像只受惊小鹿的女孩,和后来……一个叫《隆昌夏日》的故事大纲。”

《隆昌夏日》……那是她早期写过的一个短篇的名字!

一个从未公开发表,只存在于她旧电脑硬盘深处的故事!

阳光炽烈,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邓萌萌瞬间滚烫的脸颊和眼眶。

她看着他,看着这个从她青春幻想中走出来的男人,此刻真实地站在她面前,告诉她,他不仅存在于她的两百万字里,她也同样存在于他的几十万字中。

原来,那场无声的暗恋,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独幕剧。

“邓萌萌,”萧然念出她的名字,不再是“邓老师”,而是跨越了十年时光的、完整的称呼,“军训结束了。

现在,我只是萧然。

我想,我们需要一个机会,好好聊一聊……我们各自笔下的那个故事。”

他伸出手,不是握手,而是一个邀请的姿势,掌心向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与坚定,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你愿意,给这个故事的续集,一个共同执笔的机会吗?”

操场上,离别仍在继续,青春的故事一幕幕上演。

而在这片喧嚣的中央,一段始于十年前一个夏日楼梯间的故事,终于在这一刻,照进了现实,并即将由它的两位主人公,亲手写下真正的、未来的篇章。

邓萌萌看着他的手,又抬头看向他深邃而真诚的眼睛,嘴角缓缓扬起一个清晰的笑容,带着释然,带着悸动,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她伸出手,轻轻放在了他的掌心。

“好。”

情丝前续初秋的傍晚,风里带着操场上未散尽的暑气和青草的味道。

学生和教官们的身影逐渐散去,喧嚣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邓萌萌的手还放在萧然的掌心,他的手掌宽厚、温暖,带着常年训练留下的薄茧,一种坚实而可靠的感觉顺着指尖蔓延上来,奇异地抚平了她心中最后一丝慌乱。

他没有立刻松开,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只是这样静静地握着,仿佛在确认这一刻的真实。

“学校后门,有一家叫‘拾光’的咖啡馆,”萧然开口,声音比刚才在人群中时柔和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环境还算安静。

如果你晚上没有别的安排……没有。”

邓萌萌几乎是立刻回答,脸颊微热,补充道,“我今晚刚好没事。”

萧然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松开了手,那个短暂的交握却留下了清晰的温度。

“一小时后,我在那里等你?”

“好。”

一小时后,邓萌萌站在“拾光”咖啡馆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才推门进去。

风铃叮当作响,店内果然如萧然所说,安静而温馨,暖黄色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

他坐在靠窗的角落,己经换下了常礼服,穿着一件简单的军绿色短袖T恤,少了几分台上的威严,多了几分日常的随和,但坐姿依旧挺拔。

看到她进来,他站起身,为她拉开了对面的椅子。

“我点了这里的招牌拿铁,听说味道不错。

如果你不喜欢,可以换别的。”

他示意了一下桌上己经点好的两杯咖啡,细腻的拉花图案在灯光下很漂亮。

“不用,拿铁就好。”

邓萌萌坐下,双手捧着微烫的咖啡杯,指尖的暖意稍稍缓解了内心的紧张。

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却并不尴尬,反而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酝酿。

“所以……”邓萌萌鼓起勇气,抬起眼看他,“《隆昌夏日》?”

萧然微微颔首,眼神落在窗外的暮色上,仿佛在回溯遥远的记忆。

“那年夏天,在隆昌一中的国防教育,是我第一次带队执行类似任务。

时间很短,印象却很深。”

他顿了顿,目光转回她脸上,带着一种清晰的专注,“尤其是,在图书馆楼梯上,那个抱着一摞快要把自己埋起来的词典,摔倒了却慌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女孩。”

邓萌萌的脸瞬间红了,小声道:“你果然记得。”

“记得。”

他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后来,我试图在校园里再找那个身影,但时间太短,没能再遇到。

回到军校后,那种……莫名的印象挥之不去。

那时候年轻,精力旺盛,训练之余,就把那短短几面,加上自己一堆乱七八糟的想象,写成了一个故事大纲,名字就用了当时的感觉——《隆昌夏日》。”

他自嘲地笑了笑,“写得不好,很幼稚,后来学业和训练越来越重,就搁笔了。

但那本笔记,一首留着。”

他看着她,眼神深邃,“我从未想过,十年后,会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身份,再次遇到故事里的‘原型’。

更没想到,‘原型’ herself,也把我写进了她的故事里,而且……”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写了整整两百万字。”

邓萌萌的心被他话语里的信息量冲击着。

原来,在她默默注视他的时候,他也曾寻找过她。

原来,他们各自拥有一个以对方为灵感的、未完成的秘密世界。

“我……”她有些窘迫,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那浩如烟海的“创作”,“那时候年纪小,想法天马行空……让你见笑了。”

“没有。”

萧然摇头,神情认真,“我很……震撼,也很感动。”

他斟酌着用词,“那不仅仅是幻想,对吗?

那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情感。”

他的话,像一把温柔的钥匙,轻轻打开了邓萌萌心中尘封的闸门。

她不再感到羞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的释然。

“是啊,”她轻轻搅动着咖啡,目光柔和,“那是我的整个青春。

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也许就是因为文字曾经给过我那样一个世界吧。”

他们就这样,在咖啡馆温暖的灯光下,从十年前的惊鸿一瞥,聊到各自十年的成长轨迹。

他聊到军校的磨砺,分配到***,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她聊到从川师大的研究生毕业,选择回到家乡隆昌教书,如何从青涩的新手教师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那层教官与老师、幻想与现实的壁垒彻底消融,他们像是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又像是两个终于接上信号的孤独星球,有着说不完的话。

窗外,夜色渐渐深沉。

“我明天一早,就要带队返回成都了。”

萧然看了一眼时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邓萌萌的心轻轻一沉,虽然知道这是必然,但亲耳听到,还是涌上一股怅然。

“嗯,工作重要。”

她点点头。

萧然看着她,目光沉静而坚定:“邓萌萌,我知道我们分属不同的城市,我的工作性质也可能……不那么规律。

但我想认真地问你,也问我自己,”他身体微微前倾,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之间这个迟到了十年的故事,你愿意,和我一起,把它从文字里搬到现实中来吗?

可能会比小说里写的,要难一些。”

他的坦诚让邓萌萌动容。

他没有许下不切实际的承诺,而是清晰地摆出了现实,然后,向她伸出手。

邓萌萌迎上他的目光,那里有军人的坚毅,也有只对她流露的真诚。

她想起了操场上他沉稳指挥的身影,想起了黑暗走廊里他挡在她身前的背影,想起了他记得《隆昌夏日》时自己内心的震动。

她微笑着,清晰而肯定地回答:“小说里的情节再完美,也只是一个人的想象。

现实或许会更难,但两个人一起写的故事,一定更值得期待。”

萧然紧绷的下颌线条柔和下来,眼底仿佛有星光落入深潭,漾开温暖的笑意。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再次向她伸出手。

这一次,邓萌萌没有任何犹豫,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

窗外,隆昌的夜静谧而温柔,一盏盏路灯连成温暖的光带,延伸向远方。

他们的故事,在跨越了十年的时光和两百万字的铺垫后,终于在这一刻,真正地、脚踏实地地开始了序章。

而未来,那本空白的、属于现实的新书,正等待着他们,用时间和真心,共同去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