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迁徙路:农女的千里良田

第 3章 上路

发表时间: 2025-10-14
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硌硌的声响,震得我骨头都像是要散架。

天刚蒙蒙亮,镇外的空地上就挤满了跟我们一样的迁徙队伍。

各色牛车、马车排成了长龙,插着的红色"迁"字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远远望去,像一片移动的血色。

官府派来的兵卒骑着马在队伍两侧来回巡视,腰间的长刀随着动作晃悠,寒光闪闪,看得人心里发紧。

"都排好队!

按村分组,每五十户一队,由兵爷带队!

"一个穿着皂衣的小吏站在高台上扯着嗓子喊,唾沫星子随着他的话音飞出来,"不许乱挤,不许私藏违禁品,违令者,军法处置!

"人群里一阵骚动,原本零散的队伍慢慢聚拢。

我家跟王翠兰家被分到了同一队,她娘推着一辆独轮车,上面堆着破旧的被褥,王翠兰跟在后面,时不时朝我这边瞪一眼,嘴角撇着,像是谁欠了她几升米。

"薇丫头,把这袋水背好。

"娘把一个鼓鼓囊囊的麻布水袋塞到我手里,里面装着满满当当的井水,沉甸甸的压得我肩膀生疼,"路上省着点喝,指不定啥时候能遇到干净水源。

""嗯。

"我点点头,把水袋往肩上紧了紧,视线越过攒动的人头,望向队伍前方。

通往北方的路是条土路,被车轮碾出深深的辙痕,路边的野草枯黄,露出底下褐黄色的泥土。

远处的田埂上,几个没被选中迁徙的村民正望着我们,眼神里有同情,也有几分庆幸。

"出发!

"随着小吏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动了起来。

打头的是几辆马车,上面坐着官府派来的文书和医官,后面跟着黑压压的人群和牛车。

马蹄声、车轮声、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咳嗽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杂乱无章的曲子,在空旷的原野上蔓延开。

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太阳就爬得老高,晒得人头皮发麻。

我穿着粗布褂子,后背早就被汗水浸透,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小妹被娘抱在怀里,起初还好奇地东张西望,没多久就开始哭闹,喊着要回家,要吃奶。

"乖,囡囡乖,等出了这片林子,娘就给你吃奶糕。

"娘一边哄着她,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脸色苍白得厉害。

爹牵着牛走在车旁,牛身上驮着我们家最值钱的东西——一袋子麦种和两床棉被。

他时不时回头看看我们,嘴唇抿得紧紧的,一句话也不说。

队伍走得很慢,像一条蠕动的长蛇。

中午时分,在一片树林边停下休息,兵卒们在西周警戒,小吏拿着名册挨个儿点名,确认没人掉队。

我找了棵树荫坐下,刚想把水袋解开喝一口,就听见身后传来嗤笑声。

"哟,这不是林薇吗?

才走这么点路就累趴下了?

"王翠兰抱着胳膊站在我身后,她娘在不远处的小溪边打水,"我看你呀,就是娇生惯养的命,到了北边,有你受的!

"我懒得跟她计较,转过头继续给小妹喂水。

小妹渴坏了,抱着水囊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水珠顺着下巴滴下来,打湿了衣襟。

"喂,你家带了多少粮食?

"王翠兰见我不理她,又往前凑了凑,眼睛瞟向我们家的牛车,"我娘说了,路上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到时候别饿得去抢别人的。

""我们家的粮食够不够,就不劳你费心了。

"我把水囊盖好,站起身,"有这功夫操心别人,不如想想怎么把你家那破车推稳点,别到时候散了架。

"王翠兰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她家里那辆独轮车是用了十几年的旧物,轮子都有些变形,刚才路上差点翻了。

"你!

"她气得说不出话,伸手就要推我。

"翠兰!

干啥呢!

"她娘正好打水回来,看到这一幕,赶紧把她拉过去,"别在外面惹事!

""娘!

是她先骂我家车破的!

"王翠兰跺着脚喊。

"行了!

"她娘瞪了她一眼,又转向我,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薇丫头,别跟她一般见识,这孩子被我惯坏了。

"我没说话,扶着娘走到树荫下。

娘低声说:"别跟她争,路上还长着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点点头,心里却清楚,王翠兰这性子,怕是不会就这么算了。

休息了一个时辰,队伍继续赶路。

下午的太阳更毒了,路边的树影越来越短,空气里弥漫着尘土的味道,吸进肺里***辣的。

小妹哭累了,在娘怀里睡着了。

我跟在牛车旁,脚步越来越沉,感觉脚底板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歇会儿吧。

"爹停下来,从牛车上取下一个破旧的草席,铺在地上,"让你娘和小妹躺会儿。

"娘把小妹放在草席上,轻轻拍着她的背,我挨着娘坐下,脱掉草鞋一看,脚底板果然磨破了,血珠渗出来,把草鞋都染红了。

"这咋整......"娘看着我的脚,眼圈红了,"早知道就该给你做双厚点的鞋。

""没事娘,过两天就好了。

"我把草鞋穿上,强忍着疼笑了笑,"以前割猪草走山路,比这磨得还厉害呢。

"爹蹲在一旁,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块晒干的红薯干。

他递给我一块:"吃点垫垫。

"红薯干又干又硬,嚼起来费劲,却带着甜甜的味道。

我掰了一小块塞到娘嘴里,娘推说不饿,最后还是被我硬塞进了嘴里。

就在这时,前面的队伍忽然乱了起来。

"怎么回事?

""前面好像有人晕倒了!

"人群里传来惊呼声,我踮起脚往前看,只见一个老婆婆躺在地上,周围围着好几个人,医官正蹲在她身边施救。

"是中暑了。

"有人喊道,"这天也太热了!

""水!

谁有水?

"医官的声音传过来。

娘赶紧把我们家的水袋递过去,"还有半袋,拿去用。

"医官倒了些水,用布沾湿了给老婆婆擦额头,又撬开她的嘴喂了点水。

过了好一会儿,老婆婆才缓缓睁开眼,虚弱地喘着气。

"把她抬到医官的马车上去。

"小吏指挥着几个壮汉,"其他人继续赶路,别耽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