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抗日峰火1933

第二章,战火(二)

发表时间: 2025-10-14
骑兵第10旅的士兵们丢盔弃甲地往围场跑,就被协防在赤峰外围的东北义勇军察觉了。

义勇军首领李海峰见远处溃兵狂奔的模样,心里“咯噔”一下——他立刻派通信兵往孙殿英第41军的阵地跑,自己则抄起大刀,对着身边的弟兄们喊:“汤玉麟的兵跑了!

鬼子要从这儿钻空子,咱们赶紧修工事,不能让他们过去!”

另一边,孙殿英在41军的临时指挥部里刚端起搪瓷缸,通信兵就跌跌撞撞闯进来,把消息一说,他“哐当”一声把缸子砸在桌上,气得破口大骂:“汤玉麟手下这混账!

自己跑就算了,连个信都不递!

他的兵是孬种,我的兵可不是!”

可骂归骂,侧翼的口子己经撕开,他只能立刻抓起电话,调遣部队:“让义勇军的几个支队赶紧往缺口补!

告诉李海峰,就算用牙咬,也得把阵地守住!”

可等命令传到义勇军阵地上,难题却摆在了眼前——这几支义勇军是三个月前从奉天、吉林撤到赤峰的,大多是农民、矿工和打散的东北军士兵,手里的武器凑凑巴巴还不够一半人用:有的握着生锈的老套筒,枪膛里连膛线都快磨平了;有的扛着劈柴用的斧头、镰刀;还有十几个小伙子,只揣着几颗自己造的土炸弹,连件像样的防寒棉衣都没有。

“队长,俺们连枪都没有,咋跟鬼子拼啊?”

一个满脸冻疮的年轻义勇军攥着斧头,声音里却没露怯。

李海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没枪咱就用刀,没炮咱就用土炸弹!

鬼子的坦克再硬,也怕咱们跟他拼命!”

孙殿英41军的先头部队赶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义勇军们在雪地里忙碌,有的用石头垒掩体,有的把仅有的两挺机枪架在土坡上,每个人脸上都冻得通红,眼里却烧着一股劲。

他心里一阵发酸,走过去拍了拍李海峰的胳膊:“弟兄们受苦了,我的部队带着弹药过来了,咱们一起扛!”

可他心里也清楚,41军的弹药本就不多,分给义勇军后,接下来的仗,注定要打得比预想中更艰难。

寒风卷着雪粒子往人骨头缝里钻,义勇军们握着铁铲的手冻得发紫,一铲下去砸在冻土上,只留下个白印子——“这破地哪儿挖得动啊!”

有个年轻战士搓着冻裂的手,语气里满是急色。

李海峰咬了咬牙,喊来几个弟兄:“搬木柴!

烧化了冻土再挖!”

火苗舔着地面,雪水混着泥土冒着白气,众人趁势用铁铲刨、用手扒,总算勉强挖出几道浅沟,又用石头、断木垒起简陋的掩体。

李海峰看着阵地上稀稀拉拉的步枪,忍不住往地上啐了一口,咒骂道:“汤玉麟的王八羔子!

跑就跑了,倒把武器留下啊!

咱们这百十条枪,顶个屁用!”

骂归骂,他还是把仅有的一挺轻机枪架在土坡上,反复叮嘱射手:“不到跟前别开枪,省着点子弹!”

3月1日清晨,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张海鹏的第六支队大摇大摆地过来了,伪军们揣着手,嘴里哼着小调,以为还能像开鲁那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阵地,毕竟他们只负责侧翼掩护,压根没把义勇军放在眼里。

听着中路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伪军们更是放松警惕,猫着腰往山口摸。

李海峰趴在掩体后,目光冷得像冰。

首到伪军离阵地不足100米,他突然从雪地里蹦起来,大吼一声:“打!”

阵地上,100多支枪同时响了,那挺唯一的轻机枪喷吐着火舌,子弹呼啸着飞向伪军。

跑在最前面的十几个伪军冷不防遭了突袭,当场倒在雪地里,剩下的人吓得“妈呀”一声,转身就跑,有几个被流弹击中,躺在雪地里哭喊救命,可跑在前面的伪军只顾着逃命,谁也没回头。

“冲啊!”

李海峰一看机会来了,当即挥着大刀喊。

第一道防线的100多名义勇军战士跳出浅沟,举着大刀、长矛呐喊着冲过去。

伪军一听身后喊杀声震天,吓得魂都没了,连枪都扔了,只顾着往前狂奔。

“废物!

都给我站住!”

伪军支队长张丰明气得跳脚,对着溃兵大喊,见没人听,又吼道:“机枪!

给我打!”

伪军的轻机枪终于响了,子弹扫过来,几个冲在最前面的义勇军战士应声倒地。

李海峰心里一紧,赶紧喊:“卧倒!

还击!”

众人立刻趴在雪地里,用刚缴获的步枪零星射击,一时间,双方陷入对峙。

趁着伪军慌乱,义勇军赶紧收缴了地上的二十几支枪和几箱子弹,撤回了阵地。

李海峰看着雪地里战友的尸体,眼圈通红,却没工夫悲伤——他知道,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而跟在伪军后面的日军第六师团小队长川岛雄兵卫,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气得脸色铁青,狠狠一巴掌扇在身边伪军的脸上,骂道:“八嘎呀路!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他猛地抽出指挥刀,刀尖指向义勇军阵地,对着身后的日军士兵嘶吼道:“冲锋!

拿下阵地!

一个都别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