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斋读书 > 其它小说 > 她藏止痛片的那天,我在楼梯间捡到了半袋带血的核桃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喜欢粉牡丹的刘民生”的优质好《她藏止痛片的那我在楼梯间捡到了半袋带血的核桃》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张桂兰李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情节人物是李娟,张桂兰,王磊的婚姻家庭,家庭小说《她藏止痛片的那我在楼梯间捡到了半袋带血的核桃由网络作家“喜欢粉牡丹的刘民生”所情节扣人心本站TXT全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701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9 07:41:1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她藏止痛片的那我在楼梯间捡到了半袋带血的核桃
主角:张桂兰,李娟 更新:2025-10-19 10:32:5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凌晨四点,窗外的路灯还剩最后一盏亮着,张桂兰摸黑坐起来时,
右肩的钝痛顺着胳膊爬到手尖。她往掌心倒了两粒白色药片,就着冷开水咽下去,
喉咙里泛起苦涩的回甘——这是社区医生开的止痛药,说明书上写着“每日不超过三次”,
但她已经记不清这是今天的第二顿还是第三顿了。窗帘缝里漏进的光落在床头柜上,
那里摆着个铁皮盒,锁是黄铜的,已经磨得发亮。张桂兰摸出钥匙打开,
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零钱,最大面额是五十,最小的是一毛。这是她偷偷攒的“应急钱”,
上次儿子王磊说想换辆大点的车,方便带全家出游,她数了三遍,把整盒钱塞给了他,
说自己“买菜够用”。厨房的瓷砖刚拖过,是昨晚李娟回来收拾的。
张桂兰踩着防滑拖鞋走到米缸前,舀米的手抖了一下——前天蒸米饭时,她没看清刻度,
水放少了,李娟嚼着饭说“有点硬”,后来那碗饭被王磊端过去吃了,李娟则泡了包方便面。
今天她特意把米泡在水里,泡到指腹按下去能轻轻掐出印子才罢休。五点半,
防盗门“咔哒”响了一声,李娟顶着一头乱发从卧室出来,眼下的青黑比昨天又重了些。
“妈,您怎么又起这么早?”她打了个哈欠,声音里带着熬夜的沙哑,“我跟您说过多少次,
早餐我订外卖就行。”张桂兰正把蒸好的鸡蛋羹往瓷碗里倒,闻言手一顿,
鸡蛋羹边缘裂了道缝。“外卖的鸡蛋不新鲜,”她笑着把碗往李娟面前推了推,
“我放了点香油,你尝尝。”李娟没动筷子,打开手机翻出条微信给她看:“妈,您看这个,
小区门口新开的早餐店,有您爱吃的糖糕。”张桂兰瞅着屏幕上金黄的糖糕,
喉结动了动——她确实爱吃,但上次买了两个,李娟说“太油了对血糖不好”,
后来她就再没买过。“我不爱吃甜的了,”她把鸡蛋羹往李娟那边又推了推,“你快吃,
凉了就腥了。”早市的人比往常多,张桂兰拄着竹拐杖在人群里挪,
拐杖头在青石板路上敲出“笃笃”的响。上周她去菜市场,被辆逆行的电动车带倒了,
膝盖磕在路沿上,当时只觉得麻,回来才发现青了一大片。她没跟王磊两口子说,
王磊最近在忙项目,天天加班到半夜;李娟刚接手了个新客户,
昨天在电话里跟对方争得脸红脖子粗。“张阿姨,今天的核桃新鲜!
”摊主老周挥着手里的核桃喊她。张桂兰走过去,拿起一个捏了捏,壳薄得能看见里面的仁。
“给我来二斤,”她掏出布袋子,“要那种最薄的,我儿媳妇爱剥着吃。”老周帮她装袋时,
瞥见她扶着摊子的手在抖:“您这胳膊咋了?上次见您还能提两桶油呢。”张桂兰笑了笑,
把拐杖往身后藏了藏:“老毛病,吹了风就这样。”其实是昨天给孙子洗校服,
搓衣服时猛地一使劲,肩膀像被针扎似的疼,疼得她半夜没睡着。回家时电梯坏了,
张桂兰站在楼梯口喘了口气。家住12楼,她抬头望了望,楼梯转角的窗户透进光,
照得台阶上的灰尘像撒了把盐。她扶着栏杆慢慢往上挪,每走一步,膝盖就“咯吱”响一声,
拐杖敲在台阶上的声音在空荡的楼道里荡来荡去。走到7楼时,手机响了,是老家的堂哥。
“桂兰啊,你侄子要结婚,彩礼还差两万,你看……”张桂兰靠在墙上,
听着电话那头的絮叨,手心里的汗把拐杖柄都浸湿了。她跟堂哥说了句“我想想办法”,
挂了电话才发现,刚才攥得太使劲,核桃袋被戳破了个洞,滚出来的核桃在台阶上蹦了蹦,
停在6楼和7楼之间的平台上。她弯腰去捡,肩膀突然像被人拽住似的疼,
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差点从台阶上滑下去。手忙脚乱间,口袋里的药瓶掉了出来,
白色药片滚了一地,混在核桃旁边,像撒了把碎银子。“妈!您在这儿干啥呢?
”李娟的声音从楼下冲上来,带着哭腔。张桂兰抬头,看见李娟拎着包站在3楼,
高跟鞋还没来得及换,裙摆沾着些泥点——她应该是刚从客户那里回来,
路过小区时听保安说电梯坏了,特意爬楼梯上来的。李娟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来,
一把扶住她:“您膝盖咋回事?这药是啥?”她的目光扫过地上的药片,
又落在张桂兰青肿的膝盖上,突然想起前几天晚上,她起夜时看见婆婆在客厅用热水袋敷腿,
当时婆婆说“老寒腿,暖暖就好”。“就是点止疼药,”张桂兰想把药瓶捡起来,
却被李娟按住了手。李娟的手指触到她的肩膀时,她疼得瑟缩了一下,
这才发现她的右肩比左肩肿了一圈,衣服下的皮肤烫得吓人。“您到底咋了?
”李娟的声音发颤,她蹲下去捡药片,指尖碰到一个核桃,
核桃壳上沾着点血迹——是张桂兰刚才弯腰时,被台阶蹭破了手。“上周摔了一跤,
”张桂兰别过脸,望着楼梯间的窗户,玻璃上蒙着层灰,“想着过几天就好了,
怕你们分心……”话没说完,就被李娟抱住了。李娟的肩膀在抖,张桂兰能感觉到她在哭,
眼泪透过衣服渗进来,烫得像小时候王磊发烧时的额头。“您摔了为啥不告诉我?
”李娟哽咽着说,“我昨天还跟您发脾气,说您拖的地太滑……”张桂兰拍着她的背,
突然想起王磊小时候,有次发烧到39度,她抱着他往医院跑,路上摔了一跤,
膝盖磕出了血,却死死把孩子护在怀里。那时候她总觉得,自己是座山,再大的事都能扛住。
可什么时候起,这座山也开始怕疼,开始想找个地方靠一靠了?“你哥结婚那年,家里穷,
你爸去工地打零工,从架子上摔下来……”张桂兰的声音飘在楼梯间,带着点恍惚,
“我一个人带大磊子,那时候觉得天塌了都能自己撑起来。后来你嫁过来,我想着,
可不能让你觉得我是个累赘……”李娟突然站起来,把张桂兰的胳膊架在自己肩上:“妈,
咱回家。”她拎起地上的核桃袋,又把散落的药片一个个捡起来,放进药瓶里。
“以后您疼了要说,缺钱了要说,啥事儿都别自己扛着。”张桂兰被她半扶半搀着往上走,
每一步都走得很慢,但心里那块堵了很久的石头,好像突然被挪开了。
楼道里的光落在她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棵靠在一起的树,根在土里缠得紧紧的。
到家门口时,李娟掏出钥匙开门,张桂兰突然说:“那核桃……我特意挑的薄皮的,你爱吃。
”李娟回头笑了笑,眼里还带着泪:“嗯,我知道。”门开的那一刻,阳光涌进来,
照在客厅的沙发上,那里放着李娟昨天刚买的按摩仪,本来是想给加班的王磊用的。
张桂兰看着那台按摩仪,突然觉得,肩膀好像没那么疼了。李娟把张桂兰扶到沙发上时,
手机在口袋里震个不停。她瞥了眼屏幕,是客户发来的语音,语气急得像着了火。
她深吸口气,按下语音转文字,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敲着回复,
余光瞥见张桂兰正往茶几底下藏什么。“妈,您藏啥呢?”李娟放下手机凑过去,掀开桌布,
看见个豁了口的搪瓷缸,里面盛着半碗黑乎乎的药汤,药味混着点焦糊气。“这是啥?
”她端起来闻了闻,胃里一阵发紧。“老方子,治腿疼的。”张桂兰伸手想抢,
被李娟躲开了。“谁给您的方子?知不知道这里面有啥?”李娟的声音陡然拔高,
她想起上周社区医院的宣传栏里贴着“警惕民间偏方”,照片上有个老人喝了草药肝衰竭,
躺在病床上插着管子。张桂兰的脸一下子红了,像个被抓包的孩子:“隔壁楼刘婶给的,
她说她闺女腿疼喝这个好……”“刘婶闺女那是韧带拉伤,您这是摔伤!能一样吗?
”李娟把搪瓷缸重重放在桌上,药汤溅出来,在桌面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张桂兰的肩膀明显瑟缩了一下,眼神里的光像被风吹灭的烛火。
王磊推门进来时,正撞见这幕。他刚从工地回来,安全帽还攥在手里,
灰头土脸的:“咋了这是?”李娟没说话,张桂兰赶紧摆手:“没事没事,娟儿是担心我,
这药我不喝了。”她拿起搪瓷缸想倒掉,手却被李娟按住了。“王磊,妈上周摔了一跤,
膝盖肿了这么高,”李娟拉起张桂兰的裤腿,青紫色的瘀伤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眼,
“她自己偷偷喝偏方,还吃止疼药吃到手抖,你知道吗?
”王磊手里的安全帽“哐当”掉在地上,他盯着母亲的膝盖,喉结滚了半天,
才挤出句:“妈,您咋不跟我说?”张桂兰低下头,
手指抠着沙发套上的线头:“你工地上忙,昨天打电话说脚手架出了点问题,
我想着别给你添乱……”“添乱?”王磊的声音突然哑了,他蹲下去,
轻轻碰了碰母亲的膝盖,张桂兰疼得“嘶”了一声。“小时候我摔破膝盖,
您背着我走三站地去医院,现在轮到您了,我倒成了那个不能说的人?”他想起前几天视频,
母亲说“一切都好”,镜头里她穿着长袖,现在才知道是为了遮住肿起来的肩膀。
李娟走进厨房倒热水,听见客厅里王磊在跟母亲说话,声音很低,带着点哽咽。
她端着水杯出来时,看见王磊正给张桂兰揉肩膀,动作笨手笨脚的,
像小时候母亲给他挠痒痒。“明天我请半天假,带妈去医院。”王磊抬头看她,
眼里的红血丝像爬满了蛛网。李娟点点头,把水杯递过去:“我已经约了骨科专家,
早上九点的号。”那天晚上,李娟把张桂兰的床单换了新的,又在床垫上铺了层棉絮。
“这样软和点,您睡觉能舒服些。”她掖被角时,发现枕头底下压着个布包,解开一看,
是件没织完的小毛衣,针脚歪歪扭扭的,是给刚满周岁的小孙女准备的。“眼睛花了,
线总穿不进针。”张桂兰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说,“以前给磊子织毛衣,
一天能织半只袖子,现在……”李娟拿起毛衣针,挑了根线头续上:“我帮您织,
您说咋织就行。”她其实手也笨,结婚时学过织围巾,最后织成了个歪歪扭扭的圈。但此刻,
看着婆婆眼里亮起的光,她突然觉得,织得好不好看,好像没那么重要。
张桂兰果然开始指点:“这里要加两针,不然领口太紧……对,线拉匀点,别勒着孩子。
”李娟听着她的话,手指在针上慢慢动,客厅的灯光落在毛线团上,暖融融的像团小太阳。
半夜李娟起夜,看见王磊站在客厅里打电话。“……工程款再拖我就没法活了,
工人等着发工资呢……”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说不出的疲惫。李娟悄悄退回去,
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知道王磊的工程队最近资金周转不开,却没想到难到这个地步。
第二天去医院的路上,张桂兰一直攥着口袋里的布包。做检查时,医生说膝盖有骨裂,
需要打石膏,肩膀是肌腱拉伤,得静养。王磊去缴费时,张桂兰把李娟拉到走廊拐角,
打开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钱,最大的面额是一百,边缘都磨毛了。
“这是我跟你爸攒的养老钱,”她数出五千块塞给李娟,“磊子那工程的事,
我听他打电话说了,你拿着应急。”李娟的手僵在半空,这钱她认得——去年过年,
张桂兰说要存进银行,特意让她帮忙数过,当时她还笑说“妈您这钱比我工资都整齐”。
“这钱您留着,王磊那边我来想办法。”她把钱推回去,眼眶突然热了。“傻孩子,
”张桂兰又把钱塞过来,指尖带着膏药的味道,“我这把老骨头,花不了多少钱。
你们年轻人往前奔,手里得有底气。”她想起王磊小时候,家里穷,过年连肉都买不起,
她就把攒了半年的鸡蛋卖了,换了两斤肉给孩子包饺子。那时候觉得难,
现在看着眼前的儿媳妇,倒觉得浑身是劲。王磊缴费回来时,正撞见这幕。
他把缴费单往兜里一揣,抢过布包塞回母亲手里:“妈,您要是再这样,我就不去工地了。
”张桂兰急了:“你这孩子……”“您养我小,我养您老,不是说您把养老钱给我,
是我得让您手里有钱花,心里踏实。”王磊的声音很稳,“工程款的事,
我已经跟甲方谈好了,下周就能结一部分,您别操心。”张桂兰看着儿子,
突然发现他的眼角也有了细纹,像极了年轻时的老王。她鼻子一酸,别过脸去看窗外,
医院的花园里有个老太太推着轮椅,轮椅上的老爷子正给她摘迎春花,
阳光落在他们花白的头发上,亮得晃眼。打石膏的时候,张桂兰疼得攥紧了拳头。
李娟蹲在她面前,握着她的手:“妈,您使劲掐我。”张桂兰摇摇头,
另一只手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像在说“没事”。王磊站在旁边,
看着母亲咬着牙不吭声的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她带自己去拔牙,他吓得哭,
母亲说“男子汉要忍”,现在她自己疼成这样,却连哼都不哼一声。从医院出来,
王磊去开车,李娟扶着张桂兰在路边等。风有点大,李娟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给婆婆围上。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