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铁血峰刃

第3章 苇荡困局

发表时间: 2025-10-19
林风把耳朵贴在潮湿的芦苇杆上,能清晰听见外面日军皮靴踩过坟地泥土的“咯吱”声,还有他们用生硬中文喊话的腔调:“八路军的,出来投降!

皇军大大的优待!”

声音裹着暑气飘进芦苇荡,落在满是水汽的空气里,显得又虚浮又刺耳。

张大力靠在一丛粗壮的芦苇根上,额头上渗着冷汗,左腿的纱布己经被血浸得发黑,他咬着牙想把腿往旁边挪挪,却不小心扯到伤口,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嘴里的“嘶”声刚冒出来,就赶紧用手捂住嘴——他怕惊动外面的日军。

林风立刻转头看过去,借着透过芦苇缝隙的阳光,能看到张大力脸色苍白得像张纸,嘴唇也干得裂了口子。

他爬过去,从背包里掏出最后一块皱巴巴的玉米面饼子,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张大力:“先吃点,补充点力气,伤口才能好得快。”

张大力摆了摆手,声音虚弱却坚定:“副营长,你吃吧,我不饿。

你还要指挥大家,得保持体力。

我这点伤不算啥,等会儿要是日军进来,我还能开枪打鬼子。”

他说着,还下意识地摸了摸身边的步枪,手指在枪托上蹭了蹭,那把枪的木托己经被磨得发亮,是他从伪军手里缴获的,跟着他打了三回仗了。

“让你吃你就吃。”

林风把饼子塞到他手里,语气不容置疑,“咱们是战友,要一起活下去,少一个都不行。

你要是倒下了,谁跟我一起扛炸药包炸炮楼?”

他知道张大力是个倔脾气,得用这种方式劝他才肯吃东西。

张大力看着手里的饼子,眼眶有点发红,他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啃着,饼子又干又硬,咽下去的时候剌得嗓子疼,可他却觉得这是他吃过最香的东西——这是战友们省下来的粮食,是活命的希望。

旁边的小王也靠了过来,他右腿的伤口己经用纱布缠紧了,虽然走路还一瘸一拐,但精神头比刚才好了不少。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小瓷瓶,递给林风:“副营长,这是我娘给我的止血粉,用了能让伤口好得快,你给张大力用点吧。”

林风接过小瓷瓶,打开盖子,一股淡淡的草药味飘了出来。

他倒出一点在手心,轻轻撒在张大力腿上的伤口上,动作很轻,生怕弄疼他:“小王,你这止血粉可是好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

你娘肯定是怕你在部队受伤,特意给你准备的吧?”

小王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点想念:“嗯,我娘说这是她找老中医配的,用了几十年了,止血特别管用。

我出来参军的时候,她塞给我的,说让我好好保护自己,等打跑了鬼子,就回家娶媳妇。”

他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可眼里却藏着对家的牵挂。

李文彬坐在不远处,正拿着一块石头在磨匕首,匕首是他从日军手里缴获的,刀刃上还带着一道小缺口。

他听见小王的话,抬起头笑了笑:“小王,等咱们打跑了鬼子,我给你做媒人,保准给你找个贤惠的媳妇。

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你家喝喜酒,让你娘做顿好的,咱们也解解馋。”

张大力也跟着笑了:“对,到时候我也去,我给你扛嫁妆!”

小王被他们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那我先谢谢李大哥和张大哥了。

等打跑了鬼子,我一定请大家吃我娘做的红烧肉,我娘做的红烧肉,那叫一个香,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小时候每次过年才能吃上一次。”

林风看着大家有说有笑的样子,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刚才在麦茬地和炮楼的战斗太紧张了,现在能让大家放松一会儿,对接下来的行动有好处。

可他知道,这种放松只是暂时的,外面的日军还在围着芦苇荡,随时可能进来搜索,他们必须尽快想办法离开这里。

他站起身,猫着腰朝着芦苇荡边缘走去,赵铁柱跟在他身后,手里端着步枪,警惕地看着周围的动静。

两个人走到一处芦苇比较稀疏的地方,林风拨开芦苇,偷偷往外看——外面的坟地上,站着十几个日军,都穿着黄色的军装,戴着钢盔,手里端着步枪,正围着芦苇荡的入口来回走动。

还有两个日军,正蹲在卡车旁边,不知道在摆弄什么,卡车的车头撞在坟头上,挡风玻璃碎了一地,司机的尸体还趴在方向盘上,肩膀上插着的箭杆还露在外面。

“副营长,你看,那两个日军好像在修电台。”

赵铁柱指着卡车旁边的日军,小声说,“他们是不是想给据点发报,让更多的鬼子来围咱们?”

林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那两个日军手里拿着电线和一个黑色的盒子,正在往卡车的电瓶上接。

他心里一沉——要是日军把电台修好,给据点发了报,那他们就真的插翅难飞了。

据点里至少有一个中队的日军,还有一个营的伪军,要是那些鬼子都过来,别说他们现在有伤员,就算是全员健康,也打不过这么多敌人。

“必须阻止他们修电台。”

林风咬着牙说,“赵班长,你枪法准,能不能把那两个修电台的日军干掉?”

赵铁柱皱了皱眉,仔细看了看距离:“副营长,有点远,大概有一百五十米,而且他们蹲在卡车后面,只有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不好瞄准。

我的步枪没有瞄准镜,只能凭感觉打,不一定能打中。”

林风点了点头,他知道赵铁柱的枪法在部队里是数一数二的,可一百五十米的距离,没有瞄准镜,确实很难保证命中率。

而且一旦打不中,就会惊动其他的日军,到时候他们就会立刻冲进芦苇荡搜索,情况会更危险。

“那再等等,看看有没有机会。”

林风说,“你先盯着他们,一旦有机会,就开枪。

我去看看陈虎那边怎么样了。”

他转身往芦苇荡深处走,走了大概五十米,就看到陈虎正靠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上,擦拭着他的弓箭。

陈虎的弓箭是他自己做的,弓身是用桑木做的,弓弦是用兽皮拧成的,箭杆是用芦苇杆做的,箭头是用铁片磨的,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威力不小,刚才在炮楼西边,他就是用这把弓箭干掉了窗边的日军。

“陈虎,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林风走过去问。

陈虎抬起头,把擦好的弓箭背在背上:“副营长,我刚才绕到芦苇荡北边看了看,那边也有日军把守,大概有五六个,都端着枪,看得很严。

而且我还听见他们在说话,好像在商量要不要放火烧芦苇荡。”

“放火烧芦苇荡?”

林风心里咯噔一下,现在正是夏天,芦苇长得又高又密,而且很干燥,一旦被点燃,火会顺着芦苇迅速蔓延,整个芦苇荡都会变成一片火海,他们在里面根本无处可逃。

“对,我听得很清楚,有个日军军官说,要是再过一个小时,八路军还不出来,就放火烧。”

陈虎说,“副营长,咱们得赶紧想办法,不能等他们放火。”

林风点了点头,他知道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的沙盘再次浮现——芦苇荡的地形、日军的分布、他们现在的位置、伤员的情况、粮食和水的数量,所有的信息都在他的脑海里快速整合。

战术推演启动——方案一:主动出击,干掉修电台的日军,然后趁乱冲出芦苇荡,往西边的西王庄跑。

但日军人数较多,且火力猛,冲出时可能会有较大伤亡,推演胜率30%。

风险点:日军可能会立刻开枪反击,伤员无法快速移动,容易被击中;方案二:绕到芦苇荡南边,那里是一片沼泽地,日军可能没有把守,从沼泽地突围,然后往山区走。

但沼泽地地形复杂,容易陷进去,推演胜率40%。

风险点:伤员在沼泽地行走困难,可能会被沼泽吞没;方案三:假装投降,吸引日军进入芦苇荡,然后利用芦苇荡的地形打伏击,干掉一部分日军后再突围。

但日军可能不会轻易相信,推演胜率20%。

风险点:日军可能会在外面开枪,不进入芦苇荡,导致伏击失败。

头痛越来越厉害,林风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这三个方案都有很大的风险,可现在他们没有时间犹豫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外面传来“砰”的一声枪响,紧接着是日军的叫喊声。

“怎么回事?”

林风立刻站起来,朝着芦苇荡边缘跑去。

跑到边缘,他拨开芦苇一看,只见卡车旁边的一个日军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颗子弹,鲜血正从伤口往外流。

另一个修电台的日军吓得赶紧趴在地上,朝着芦苇荡的方向胡乱开枪。

“是赵班长开的枪!”

陈虎也跑了过来,指着赵铁柱的方向说。

林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赵铁柱正趴在一处土坡后面,手里端着步枪,正准备开第二枪。

他心里一紧,刚才还说距离太远不好瞄准,怎么突然开枪了?

就在这时,赵铁柱又开了一枪,这一枪打在了卡车的电瓶上,电瓶“砰”的一声炸开,冒出一股黑烟。

那个趴在地上的日军吓得赶紧爬起来,朝着其他日军的方向跑去。

“好枪法!”

陈虎忍不住喊了一声,又赶紧捂住嘴。

林风也松了口气,赵铁柱这两枪打得太及时了,不仅干掉了一个修电台的日军,还炸毁了电瓶,日军想修电台的计划泡汤了。

可他知道,这也彻底激怒了日军,接下来他们肯定会疯狂报复。

果然,那个日军军官气得哇哇大叫,拔出指挥刀,指着芦苇荡的方向,大喊:“八路军的,狡猾狡猾的!

给我冲进去,把他们统统干掉!”

十几个日军立刻端着步枪,朝着芦苇荡的入口冲来。

芦苇荡的入口很窄,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日军冲得很猛,嘴里还喊着“杀给给”。

“准备战斗!”

林风大喊一声,转身对身后的战士们说,“大家都找好掩护,等日军进来了再开枪,节省子弹!

小王,你和张大力躲在后面,照顾好自己,不要轻易开枪!”

小王和张大力点了点头,赶紧躲到一丛茂密的芦苇后面,张大力虽然腿伤严重,但还是把步枪端在手里,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李文彬和陈虎也找好了掩护,李文彬手里拿着步枪,陈虎则把弓箭拉满,瞄准了芦苇荡的入口。

日军很快就冲进了芦苇荡,第一个冲进来的日军刚走了两步,就被陈虎的弓箭射中了喉咙,他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鲜血顺着喉咙流出来,染红了身边的芦苇。

第二个日军看到同伴倒下,吓得愣了一下,就在这时,李文彬的枪声响起,子弹打在了他的胸口,他捂着胸口,倒在地上,身体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后面的日军看到前面两个同伴都***掉了,不敢再往前冲,纷纷退到芦苇荡入口,朝着里面胡乱开枪。

子弹打在芦苇上,发出“嗖嗖”的声音,芦苇杆被打断,落在地上。

“副营长,日军不敢进来了,他们在外面胡乱开枪。”

赵铁柱跑过来说,“咱们现在怎么办?

要不要趁他们不敢进来,赶紧往西边跑?”

林风摇了摇头:“不行,他们虽然不敢进来,但肯定在外面守着,咱们一出去,就会成为他们的活靶子。

而且西边的西王庄不知道有没有被日军占领,要是贸然过去,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危险。”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好像有新的日军赶来了。

他赶紧拨开芦苇往外看,只见远处的土路上,来了三辆卡车,卡车后面还跟着两辆摩托车,正朝着芦苇荡的方向驶来。

“不好,日军的增援来了!”

林风心里一沉,他知道,这次他们真的陷入绝境了。

陈虎也看到了远处的卡车,脸色变得很难看:“副营长,日军的增援至少有一个小队,加上之前的日军,一共有二三十人,咱们根本打不过他们。

而且他们还有摩托车,跑得很快,咱们就算想跑,也跑不过他们。”

李文彬也急了:“副营长,要不咱们跟他们拼了!

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鬼子垫背!”

张大力也附和道:“对,副营长,咱们跟鬼子拼了!

我就算是爬,也要爬过去炸了他们的卡车!”

林风看着大家激动的样子,心里很感动,可他知道,现在不能冲动。

他们是八路军,是老百姓的希望,不能就这么白白牺牲。

而且他们还有伤员,必须想办法带着伤员一起活下去。

他闭上眼睛,再次启动脑海中的沙盘,快速分析着现在的情况——日军增援来了,人数增加到了三十人左右,有卡车和摩托车,火力猛,机动性强;他们现在只有八个人,其中两个是伤员,子弹不多,粮食和水也快没了;芦苇荡虽然能暂时掩护他们,但日军要是放火烧,他们还是无处可逃。

战术推演启动——方案一:利用芦苇荡的地形,和日军打游击,拖延时间,等天黑后再突围。

但日军人数多,火力猛,游击战术可能效果不大,而且拖延时间越长,伤员的情况越危险,推演胜率20%。

风险点:日军可能会提前放火,或者调用更多的增援;方案二:假装往芦苇荡北边突围,吸引日军的注意力,然后趁机往南边的沼泽地跑。

沼泽地地形复杂,日军的卡车和摩托车无法进入,可能能摆脱日军的追击,推演胜率50%。

风险点:沼泽地容易陷进去,伤员可能无法通过,而且日军可能会识破他们的计谋;方案三:找到芦苇荡里的水道,顺着水道往下游跑。

芦苇荡里有很多水道,连接着外面的河流,顺着水道跑,可能能避开日军的追击,推演胜率40%。

风险点:不知道水道的尽头在哪里,可能会遇到危险,而且水道里可能有淤泥,行动缓慢。

就在林风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小王喊了一声:“副营长,你看,那里有个水道!”

林风顺着小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芦苇丛里,有一条窄窄的水道,水面上漂浮着一些芦苇叶,水流很平缓,看起来很深。

“小王,你怎么知道那里有个水道?”

林风问。

小王说:“刚才我去那边解手的时候,不小心踩空了,差点掉进去,才发现那里有个水道。

我看了一下,水道好像挺长的,不知道通向哪里。”

林风眼前一亮,这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

他赶紧跑过去,蹲在水道边,用手摸了摸水,水温很凉,水流很平缓,看起来能行船。

他又看了看水道的宽度,大概有一米左右,刚好能容一个人通过。

“陈虎,你会游泳吗?”

林风问。

陈虎点了点头:“会,我小时候在河里摸鱼,水性很好。”

“好,那你先顺着水道往下游探探路,看看水道的尽头在哪里,有没有日军把守。”

林风说,“你一定要小心,要是遇到危险,就赶紧回来。”

陈虎答应了一声,脱掉身上的军装,只穿着短裤,拿着弓箭,跳进了水道里。

水道里的水不深,刚好到陈虎的腰,他顺着水流,慢慢往下游走去,很快就消失在了芦苇丛里。

林风看着陈虎消失的方向,心里很紧张,他不知道陈虎能不能顺利探到路,也不知道水道的尽头有没有危险。

可他知道,这是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只能等陈虎回来。

外面的日军还在朝着芦苇荡里开枪,汽车的轰鸣声和摩托车的引擎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刺耳。

林风知道,他们没有太多时间等陈虎了,日军随时可能会进来搜索,或者放火烧芦苇荡。

他对赵铁柱说:“赵班长,你带着李文彬和小王,在芦苇荡入口处布置几个简易的陷阱,用芦苇杆和石头做个触发装置,一旦日军进来,就能触发陷阱,拖延他们的时间。”

赵铁柱点了点头,立刻带着李文彬和小王去布置陷阱。

他们用芦苇杆绑成架子,上面放上石头,再用绳子做个触发装置,只要日军碰到绳子,石头就会掉下来,砸中日军。

张大力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里很着急,想帮忙,可他的腿伤太严重,根本站不起来。

他只能靠在芦苇根上,紧紧握着手里的步枪,警惕地看着周围的动静。

林风蹲在张大力身边,检查了一下他的伤口,发现纱布又被血浸红了。

他从背包里拿出最后一块纱布,重新给张大力包扎好:“张大力,再坚持一会儿,陈虎很快就会回来的,咱们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

张大力点了点头,咬着牙说:“副营长,我能坚持住!

我还等着跟你一起打鬼子,一起回家吃我娘做的红烧肉呢!”

林风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等咱们出去了,我就带你去吃红烧肉,让你吃个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陈虎的声音:“副营长,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