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就叫“人”。
人孤独地行走在茫茫大地上,他看到猛虎有锋利的爪牙,非常羡慕;他看到飞鸟有轻盈的翅膀,非常向往;他看到鱼儿能在水中自由呼吸,非常渴望。
人就想:“如果我也有爪牙,就能撕裂荆棘;如果我也有翅膀,就能飞越高山;如果我也有鳃鳍,就能畅游江河。
那样,我该多么强大,多么自由啊!”
于是,人开始拼命模仿。
他找来石头磨尖指甲,却划伤了自己;他收集羽毛做成翅膀,却从树上摔下;他跳进河里学习鱼儿呼吸,却差点淹死。
人感到非常沮丧和疲惫,他坐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看着水中自己狼狈的倒影,伤心地问:“为什么我拥有了它们的样子,却得不到它们的力量呢?”
溪水潺潺,仿佛在轻声回答。
人俯下身,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看向水中的自己,看着那双因为模仿而布满伤痕的手,看着那双充满迷茫而非锐利的眼睛。
他看着看着,忽然忘记了老虎、飞鸟和鱼儿。
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如同初生的嫩芽,从他心中冒出:“我,是谁?
我究竟拥有什么?
我能成为什么?”
他不再看向别处,而是深深地、专注地凝视着水中那个独一无二的倒影,试图真正地看清楚——“我”的模样,“我”的轮廓,“我”的本质。
在这专注的凝视中,他仿佛第一次,真正地“看见”了自己。
这个“认清自己”的念头一生出来,水中他的倒影,仿佛感受到了这份前所未有的专注与明悟,忽然对他眨了眨眼睛,然后像一条真正的小鱼般,从水面下“啵”地一声跳了出来,落在了他的掌心。
那是一个小小的、闪闪发光的人儿,模样和人一模一样,眼眸中倒映着人此刻清明而困惑的神情。
小人儿开口说话,声音清脆得像溪水敲击卵石:“你好呀,人。
我是一首住在你心里的蛊,就叫做“自己”。
你终于认清我,找到我了。”
人非常惊讶:“你,自己蛊?
你能给我锋利的爪牙吗?
能给我飞翔的翅膀吗?”
自己蛊摇摇头,笑着说:“我不能给你别人的东西。
但是,我可以帮你认识“你”自己。”
它拉着人走到一颗结满果实的桃树下,说:“你看,桃树不会羡慕松柏长青,因为它知道自己会开出桃花,结出甜美的桃子。
这就是桃树的“能”。
你也有你的“能”。
你的手,虽然不像虎爪锋利,但可以制造工具,可以播种收获;你的腿,虽然不能飞翔,但可以跋山涉水,走到很远的地方;你的口鼻,虽然不能在水中呼吸,但可以品尝百味,可以说出打动人心的话语。
这些,都是独属于你的“能”。”
人听了,若有所思。
他试着去理解老虎为什么有力,飞鸟为什么能飞,鱼儿为什么善游。
自己蛊就在一旁帮助他。
人渐渐明白了老虎发力的方式,就学会了更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力气;明白了空气托举飞鸟的道理,就造出了更灵巧的滑翔工具;明白了鱼儿减少水阻的形态,就做出了更轻便的独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