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夏·普鲁斯基的皮鞋踩在指挥部灰色地砖上,声音异常清晰,像是在时间的缝隙里打了一记节奏。
他的眉头紧锁,嘴角却扬起了一条嘲讽的孤线——天才想骂人时,总要先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站得足够高。
“米夏同志,指挥官请您进办公室。”
一名传令兵头顶上还沾着早餐的油点,人显然只完成了‘赶路’而没有‘整理仪容’。
米夏对这种细节从不多嘴,毕竟比他更需要纤尘不染的,是那些只会下命令的人。
他“嗯”了一声,推进了门。
办公室里,一张旧地图摊在桌面,上的红蓝标记像是小孩乱涂的水笔痕迹,显得滑稽又毫无章法。
负责指挥的大校正对着一台呼吸不畅的咖啡机打发着神游,米夏进来那一刻,对方眼神里短暂浮现过一丝紧张与权威交错的混合气息。
“普鲁斯基,给你分派个任务。”
大校语气里夹着不安,“总部让你率三个排,明早前推到第七区壕沟,对接新补给线。
说是战略调整,你懂的。”
米夏翻了翻地图,指着第七区的红点,那是一块无人区,每次调派都像把自己的脸和地雷赛跑。
“明早?”
米夏语气刻意平稳,“战略调整?
给我们带的是炸药包还是遥控玩具?”
大校没笑:“上面要迅速行动。
命令下来了。”
米夏右眼轻跳,像是被告知今晚晚饭提前两个小时——荒谬而毫无意义。
三排兵力,推到第七区,配合那条刚刚挖好的泥泞补给线,神机妙算的高层只在地图上说过一次夏天。
“你觉得上头清楚下面长什么样?”
米夏随手捏起交派的资料页,纸张脆响,像在嘲讽指挥部的‘厚重决策’。
大校不耐地挥挥手:“这是命令。
普鲁斯基,你办。”
米夏递回资料:“好。
我会让每个人都穿上最干净的袜子去踩泥。”
门外是士兵们闲散的脚步和时而飘来的餐厅炒面的味道,他转身离开,心头用西十种语言总结‘无能的命令’。
他回到走廊,刚刚在窗台边偷看动静的小林一脸猥琐地矗着。
“副官,咱们又要搞什么花样?”
小林问道。
“让你的脚提前沾点泥,模拟明早的出征现场——只要有热水我准许你泡脚。”
米夏答道。
走廊的光线像是战场馈赠的奢侈品。
在米夏的步伐里,每一次呼吸都带着一丝讥讽。
他在楼梯口停了一下,遇见了江湖野正跟周大斧讨论早餐用掉的炒锅,为了两块煎蛋纠结出半小时的‘军用哲学’。
“江哥,你说钢锅比铝锅烈,万一早餐和炮弹一起下锅怎么分?”
周大斧憨笑道。
江湖野沉吟,两指并拢:“炸弹是敌人的,鸡蛋是我们的,两者分的开——但如果你用这个理由跟政委申请补锅,你下班得打扫连整个食堂。”
米夏插了一句:“如果明早你们还在争锅,那刚好能陪我去第七区踩雷。”
周大斧咧嘴:“副官说去第七区?
听说那路比我昨天炒的锅还滑……您可得备双雪地靴。”
江湖野斜了米夏一眼:“副官,你这种任务是上面人喝多了出的主意,还是他们昨晚麻将输了?”
大厅里一阵轻笑。
米夏索性把文件甩在窗台上:“不——他们的想法不需要借酒,他们的脑子己经自带后勤。”
江湖野挑眉:“你相信命令吗?”
米夏耸肩:“我相信干净的袜子和一个清醒的脑袋,别的——随它去吧。”
空气里嘲弄和期待混杂,不同层次的人选择各自的解药。
江湖野依旧端着自己的冷幽默:“那我明天用段子试试能不能把补给线修成高速公路。”
米夏嘴角一撇:“你段子要真有这本事,今晚就升你当司令。”
小林闻言捧腹,“江哥要真升官,第一条命令就是‘睡懒觉不扣奖金’。”
还没说完,一道急促的高跟鞋声从走廊远处传来。
蒲宜然边走边用手机敲击:“米夏,你那‘三排踩泥驱动补给线’的奇葩命令靠谱?
前线那帮老兵己经押注你明天会穿裙子下壕沟。”
米夏面无表情:“如果他们愿意写出作文,我帮他们申请减免下次哨岗。”
蒲宜然收起手机,道:“上级命令我今晚跟队采访,明早准时发稿。
你可别让我只拍到一群人掉进水沟。”
江湖野接过话头:“宜然姐,如果明天的新闻标题里能把我们写成‘补给线上的舞者’,我保证全营都给你点赞。”
蒲宜然瞪他:“你们如果真跳舞,我可以帮你们上头条。
但要是踩爆了敌人埋下的地雷,我得帮你们写纪念诗。”
周大斧伸手圈了个空:“那万一明天都安全归来,宜然姐得给大伙做红烧排骨。”
楼道里气氛一转,米夏开始分发命令。
三排排长聚在一起,米夏用短促的指令告诉他们明早的行动。
他声音冷峻,眼里却藏着对荒谬现实的讽刺。
“计划是这样:前线人员五点半集结,牛皮水鞋、防毒面具和足够干净的袜子必备,补给线提前两小时检查。
不要问为什么——你只管准备。”
排长犹豫,“副官,真是‘战略调整’吗?”
米夏眼神带着戏谑:“除非你在总部的麻将桌上暗藏录像,要不还是别想了。”
排长无奈点头,各自散开。
走廊逐渐恢复了白天的静谧,一两只无人机在窗外徘徊,好像等待明天的段子和爆炸。
米夏轻叹一口气。
有人会在荒谬中长出智慧,也有人只会在命令里迷失。
他看看身边江湖野、蒲宜然和周大斧,发现他们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荒唐。
“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米夏声音里带着自嘲,“明天,我们清晨下壕沟,晚上可能在新闻头条上发光。”
江湖野拍了拍米夏肩膀:“副官,这世道只要还有你带队,我们就能把命令活成笑话。”
窗外夜色降临,食堂的灯光在泥土和钢铁间挣扎。
那些命令是真是假,是否荒谬,都将在明天的壕沟里被重新定义。
米夏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战壕和补给线。
那些命令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幽默剧,而他和队友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把讽刺写成生存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