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军事历史 > 东周列国志扩展版

东周列国志扩展版

梅弱鸿 著

军事历史连载

梅弱鸿的《东周列国志扩展版》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从东周列国的金戈铁到秦汉的帝国兴衰;从隋唐的盛世风到宋元的山河离乱;从明清的盛世余到鸦片战争的惊涛拍岸……这里没有冰冷的时间只有鲜活的人:会为百姓流泪的范仲敢在朝堂拍案的包青骑在骆驼上念取经要紧的玄握着《离骚》投江的屈还有在圆明园废墟前攥紧拳头的青年......他们的他们的他们的不甘与坚都藏在王朝的兴衰翻开你会看见历史不是故纸是无数个人的故事——他们的呼他们的热他们的不都在等你听

主角:姬昌,虢石   更新:2025-10-22 23:35: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西周幽王在位时,犬戎破镐京,褒姒一笑倾人城的故事还在民间流传。

可谁能想到,不过二十余年,周王室的龙椅己摇摇欲坠。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静继位时,天下人还当他是能挽狂澜的中兴之主——毕竟他曾在"国人暴动"中躲于召公家中,被称作"共和行政"的幕后君主;毕竟他重用召穆公、尹吉甫等贤臣,整顿吏治,北伐玁狁(xiǎn yǔn,北方游牧部落),南征荆蛮,一时间"诸侯复宗周",周室似乎真要重现"成康之治"的荣光。

可谁能想到,这位被《诗经》赞为"烝哉皇考,万邦之宪"的宣王,最终会因一句荒诞的谣言,亲手埋下西周覆灭的祸根。

一、宫阙深处的谣言公元前785年,暮春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镐京的王宫。

宣王正斜倚在玉几上翻《夏小正》,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

"大宦官李顺掀帘而入,额角渗着冷汗,"市井间有谣言,说...说杜伯要行刺圣驾!

"宣王的竹简"啪"地摔在案上。

杜伯是谁?

那是他亲手提拔的大夫,掌管着王畿的刑狱,素以刚正不阿著称。

去年冬天,杜伯还谏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劝他莫要因"专利"政策激化民怨——那时的宣王还能笑着拍他肩膀:"杜卿所言极是,寡人改之。

"可如今,谣言像长了翅膀。

李顺凑近些,压低声音:"臣派人查了,起头的是...是虢石父。

"虢石父!

宣王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是他的宠臣,专管王室的田猎与祭祀,为人奸佞,最善揣摩上意。

去年秋天,宣王想扩建鹿台,虢石父便献策"征民夫十万,一月而成",结果累死饿死的百姓堆成山,宣王问起时,他却跪在地上哭:"臣恐陛下责臣办事不力,故如实禀报。

""为何是杜伯?

"宣王攥紧了袖口。

李顺叹了口气:"杜大夫上月刚谏言罢苑囿,开仓廪,说今王好货,民不聊生。

虢石父便在背后说,杜伯这是怨望君上,意图不轨。

"宣王的指节捏得发白。

他想起三日前在太庙祭祀时,杜伯穿着玄色朝服,站在丹墀下首言:"陛下若再纵容虢石父,恐失民心。

"当时他觉得杜伯"小题大做",如今想来,倒像是"欲加之罪"。

"传朕旨意。

"宣王的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冰,"杜伯目无君上,着即下狱,明日午时三刻,于市曹斩之。

"二、刑场上的血与誓次日清晨,镐京的天空阴得像块浸了水的灰布。

杜伯被押上囚车时,白发散乱地披在肩头。

他本是六十岁的老臣,平日最注重仪容,此刻却任由嘴角渗血——那是昨夜被狱卒用铜鞭抽的。

囚车经过朱雀大街时,围观的百姓都噤着声,只有几个老妇人抹着眼泪:"杜大人可是个大好人啊,去年我家娃子饿晕在路边,还是他让官仓开了半仓米..."刑场设在西市。

宣王坐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身边是虢石父与尹吉甫。

尹吉甫是宣王的诗友,此刻却低着头,手指绞着朝服的玉佩——他知道杜伯是被冤枉的,可他也知道,此时劝阻只会惹祸上身。

"午时三刻到!

"监斩官的声音像一把刀。

杜伯突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首勾勾盯着宣王的方向。

他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染血的牙齿:"姬静,你可记得十年前在岐山,你说要与民同耕?

你可知今日之血,会染红你龙袍上的十二章纹?

"监斩官手一抖,鬼头刀当啷落地。

"行刑!

"宣王猛地站起,声音里带着颤音。

刀光闪过的刹那,杜伯突然暴喝一声,脖颈处的血柱喷得老高。

他的身体重重摔在地上,却并未立刻断气。

他挣扎着爬起来,用尽最后一口气嘶吼:"吾君杀我,吾必化为厉鬼索命!

吾君杀我,吾必化为厉鬼索命!

"鲜血溅在宣王的冕旒上,顺着玉珠串成的流苏往下淌。

宣王踉跄着后退,撞翻了案几上的酒樽。

酒液混着血,在青石板上蜿蜒成一条暗红的河。

尹吉甫终于忍不住,冲过去抱住杜伯的尸体:"杜卿!

杜卿!

"虢石父皱着眉呵斥:"哭什么哭?

这是逆贼该有的下场!

"可谁也没注意到,杜伯的右手死死攥着一块碎玉——那是他随身携带的玉玦,刻着"忠"字。

三、夜猎时的索命鬼三年后的秋天,宣王带着三千禁军去终南山狩猎。

他最近总做噩梦。

梦里总有个披头散发的身影,站在王宫的屋檐上,指甲长得像鹰爪,嘴里念叨着"索命"。

太医说他"心火过旺",虢石父则进献了"西域神药",说是能镇住"邪祟"。

可宣王知道,那不是邪祟——每当他闭上眼,就能看见杜伯临刑前的眼睛,黑洞洞的,像两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这日傍晚,宣王追着一头梅花鹿进了密林。

夕阳把树影拉得老长,风里飘着腐叶的腥气。

突然,马蹄声停了——前方的路上,站着个穿玄色破衣的男人。

"陛下。

"男人的声音像生锈的铁链,"您还认得臣吗?

"宣王的汗毛全竖了起来。

那是杜伯的声音,可他的脸...他的脸肿得像发面馒头,左眼窝空着,流出的脓水混着血,在脸上划出两道沟壑。

最恐怖的是他的嘴——原本整齐的牙齿全掉了,牙龈翻卷着,露出森森的白骨。

"杜...杜伯?

"宣王的声音在发抖。

"臣不敢当。

"杜伯一步步逼近,脚下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臣现在是厉鬼,是来讨命的。

"宣王转身想跑,却发现马不知何时挣脱了缰绳,正朝着相反方向狂奔。

护驾的禁军们也乱作一团,有人喊"有刺客",有人喊"鬼啊",箭矢乱飞,却连杜伯的衣角都没碰到。

"三年前的今日,你在西市斩我。

"杜伯的声音越来越尖,"你说我是逆贼,你说民心可用。

可你看看,如今镐京的百姓怎么说?

"他突然指向远处,"你听!

"宣王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林子里不知何时聚了几百个百姓。

他们穿着粗麻丧服,举着白幡,脸上涂着黑灰,像一群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冤魂。

为首的老妇人是杜伯的妻子,她捧着杜伯的牌位,哭嚎道:"杜大人!

杜大人!

我儿昨日被虢府的人抓去修鹿台,累得吐了血啊!

""还有我!

"一个青年挤到前面,露出胳膊上的伤疤,"我爹是杜大人的书童,因替杜大人藏了半车赈灾粮,被打断了腿!

""还有我!

"一个女孩抱着死去的弟弟,"我弟弟饿极了偷了虢府的粟米,被吊死在城门楼子上!

"人群的哭嚎像浪潮般涌来。

宣王捂住耳朵,可那些声音还是往他脑子里钻:"你杀了一个忠臣,却杀了千万个忠臣的家人!

你毁了周室的根基,你配当天子吗?

"杜伯的身影突然变得透明,他的手穿透了宣王的胸膛。

宣王感觉自己的心脏正在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呼吸越来越困难。

他想喊救命,可喉咙像被人塞了块布;他想拔剑,可手软得连剑柄都握不住。

"姬静,你记着。

"杜伯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你负了百姓,百姓便负了你。

"最后一丝意识消散前,宣王看见杜伯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那笑里没有怨恨,只有悲悯——悲悯这个曾经英明的天子,如何一步步变成了孤家寡人。

西、西周的黄昏宣王的尸体被发现时,正躺在终南山的乱草丛里。

他的冕旒滚在一边,龙袍上沾着血和泥,手指还死死抠着泥土,仿佛想抓住什么救命稻草。

虢石父第一个赶到现场,见宣王己死,立刻跪下来哭:"陛下!

陛下!

"可他的眼泪还没掉下来,就被尹吉甫一把推开。

尹吉甫摸了摸宣王的脉搏,又看了看他脖子上的勒痕——那是被杜伯的"鬼手"掐的,青紫色的痕迹像条毒蛇。

"大王死了。

"尹吉甫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砸在大理石上,"大王因杀杜伯而遭天谴,这是天人感应啊!

"消息传回镐京,诸侯们纷纷上表"问安"。

可谁都知道,西周的天子,从此再无威信可言。

郑桓公在朝会上首言:"今王失德,诸侯离心,恐周室将倾。

"更讽刺的是,就在宣王死后的第七天,终南山的百姓自发为杜伯立了祠堂。

人们说,杜伯的冤魂显灵,让当年的冤假错案有了昭雪:虢石父因"诬陷忠良"被削职下狱,他的田产被分给了被强征的民夫;当年参与杀害杜伯家人的酷吏,被绑在杜伯祠前处以极刑。

祠堂的门楣上刻着八个大字:"忠魂不灭,天理昭彰。

"而西周的太阳,正随着宣王的死亡,缓缓沉向地平线。

(本章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