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奶奶没苦硬吃,大年三十冷馒头蘸汤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3
奶奶一个月有五千的退休金,但就是抠门成性。

爸爸和姑姑给她的东西,一定要等到过期、坏掉了才开始吃。

每次我回去,她就拉着我的手,把饼干渣、烂掉的苹果塞我手里。

“小瑶,奶奶舍不得吃,都留给你吃,奶奶对你好吧!”我听了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又不敢和爸妈说。

大年三十,奶奶又开始“作妖”了。

妈妈把“八菜一汤”端上桌,她一口不吃,偏偏拿凉馒头去蘸汤。

口里念叨着“你们就是浪费,养你们这么大,都是从我牙缝中省的口粮!”话音刚落,爸爸把筷子狠狠摔在桌上,看来他真忍不了了!我打小就不乐意回老家跟奶奶一块儿过年。

倒不是嫌弃奶奶。

每次一回老家,奶奶都会翻出各式各样的吃食给我。

她可疼我了。

只是,给完我零嘴后,她老是问我:“小瑶,好吃不?”“嗯!”我开心回应,“好吃!多谢奶奶!”我奶奶就会摸摸我的脑袋:“小瑶晓得谢谢奶奶就行。

这些东西奶奶一丁点都舍不得吃,全给小瑶留着呢!小瑶往后也要对奶奶好哇!”我对奶奶好那是肯定的!可就是,这些零嘴不老少,为啥奶奶一口都不吃,全留给我呢?我一个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呀!我把撕开包装的饼干递到奶奶嘴边:“奶奶也吃点儿!”但奶奶总是直摇头:“奶奶都是黄土快埋到脖子的人了,不跟你们小孩子抢吃的。”

我不明白啥是“黄土快埋到脖子”。

奶奶解释完,我吓得“哇”一声哭了出来:“奶奶别死!奶奶还得享福呢!”每到这时候,奶奶脸上就会露出又感动又满意的神情:“行,奶奶还得享小瑶的福呢!小瑶往后可得好好孝顺奶奶。”

我使劲点头。

只不过,奶奶再递过零嘴来,我就吃不下去了。

我总觉着自己是在跟奶奶抢东西吃。

奶奶岁数都这么大了,还省吃的给我,吃了这些零嘴不就等于对不起奶奶吗?可我要是不要,奶奶又不开心。

打那起,我小小的心里就有了负疚感。

我把这些事儿跟爸爸讲了。

可爸爸也不当回事:“这是奶奶疼你呢,所以,你得记着奶奶的好。”

爸爸说得没错。

书本上也是这么教的。

但我总感觉哪儿不对劲。

所以,慢慢地,我不太想回奶奶家了。

今年因为下了一场大雪,所以我们回老家的时间要更早一些。

回家前,我让爸爸多给奶奶买些零嘴和滋补品。

“咱今年多买点好吃的。

这样奶奶就不会啥都舍不得吃了!”妈妈笑了笑,轻轻抚了抚我的脑袋,没吭声。

倒是爸爸,一下子买了满满一后备箱的年货。

“行啊!”他说,“爸爸年终奖挺多,咱们给奶奶买好多好吃的!”年货一件一件往奶奶家院子里搬的时候,邻居们都来瞧热闹。

他们先是夸十个月大的弟弟长得又白又胖,又夸我爸在城里有出息了,舍得买这么多好东西。

“也不枉你妈吃了那么多苦,供你和你妹妹长大。”

我奶奶笑着,脸上满是骄傲与幸福。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不,回报立马就来了?”“奶。”

我高兴地喊,“我给您带好吃的来了!”我可算不用从奶奶嘴里“抢”东西吃了。

我向奶奶展示着各式各样的零嘴——软乎的、酥脆的都有,可对她的牙口了!可我刚打开一个鸡蛋糕礼盒,奶奶就轻轻拍了下我的脑袋:“奶不吃。

奶把这些吃的省下来,都给咱们小瑶吃。”

可是,这些吃的明明够啊,为啥要省呢?我正想问奶奶,下一秒,奶奶已经从妈妈怀里接过弟弟。

她兴冲冲地走进堂屋,从橱柜里拿出别人来看她时带的东西——有些糖都化了,饼干和牛奶都过期了。

可奶奶还是一边念叨着她咋一点儿都舍不得,把这些东西全留下来,就为了留给弟弟吃,一边把豆奶粉和饼干渣往弟弟手里塞。

“看看奶奶多疼你!长大了可得孝顺奶奶!”吓得我妈赶忙阻拦。

解释了好几回弟弟还小,吃不了零嘴,奶奶才作罢。

恍惚间,我好像瞧见了小时候我每次回来,奶奶往我手里塞零嘴的模样。

腊月二十五往后,我就再没吃过零嘴。

因为奶奶说,这些零嘴她一点儿都不吃,全留给我。

我要是吃了这些东西,就又像让奶奶吃苦遭罪,我自己享福了。

可我只是个小孩子啊。

每次瞅见客厅摆着的东西,我总要咽咽口水。

那些零嘴可都是我挑的,指定特招我喜欢。

但是!我不能抢奶奶的东西吃!我原以为自己克制得挺好,没想到,我馋零嘴的模样还是被妈妈瞧见了。

她啥都没说,只是在确定我无论如何都不愿吃属于奶奶的零嘴后,把我带到了镇上的小卖部。

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好多吃的。

我发现,我们从城里带回来的零嘴样式,镇上的小卖部居然也有卖!妈妈瞧着我小口小口吃着零嘴:“小瑶,其实你奶奶一个月退休金有五千块呢,而且,我和你爸爸每个月也会给奶奶一千块钱。

“她要是想吃啥东西,完全能自己买。

“没必要抠抠搜搜,就为给你们省那一口。

“六千块钱,就算在城里,日子也能过得挺舒坦。

“她之所以舍不得吃那些零嘴,不是因为你吃了那些东西,她就没得吃了。

而是她节省惯了,爱付出。

所以,你不用因为她把零嘴都给你吃就觉着难为情。

毕竟,你不是抢她零嘴的祸首。”

是这样吗?奶奶没吃好东西,居然不是因为我?“想知道我说得对不对,你可以自己瞅瞅。”

我听了妈妈的话,仔细观察起来。

还真跟妈妈说的一样。

妈妈给奶奶买了一套新衣裳、新鞋子,奶奶却***,搁衣柜里了:“给我买衣裳干啥?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能穿几套衣裳?“省下这钱,给小瑶买花裙子多好啊?“再说了,我身上这衣裳又没破。”

不管妈妈说几遍棉衣、羽绒服穿久了保暖性会变差,奶奶就是不愿穿新衣裳。

而她的衣柜里,还有好多套一回都没穿过的新衣裳。

家里秋天就收起来的老南瓜,奶奶特地从地窖里搬出来。

中午饭,她就把南瓜和米饭混一块儿煮。

我们中午吃炒菜和米饭,她就坐在边上吃南瓜焖饭,筷子一回都不往菜里伸。

我问奶奶:“南瓜焖饭好吃不?”“这能好吃?”奶奶撇撇嘴,“秋天天天吃这玩意儿,都吃腻歪了。”

可腻歪了为啥还要吃呢?“不能浪费啊。”

奶奶说,“我不吃谁吃?总不能让你们吃吧?“我一个老婆子了,随便吃吃就行。

好的给你们吃!”我不知道,留在地窖里的南瓜为啥非得这会儿吃。

也不明白,为啥爸爸炒的菜明明很多,够我们一家五口吃的。

可奶奶一点儿都不吃,还说要留给我们吃。

妈妈碰了碰爸爸的手肘,又瞪了他一眼。

可在我看过去的时候,她又笑着跟我说:“小瑶吃!今天你爸做了可乐鸡翅,小瑶不是最爱吃可乐鸡翅了吗?”我最爱吃可乐鸡翅了。

可瞅着奶奶低头吃南瓜焖饭的样子,我还是有点吃不下去。

我们老家是栋三层的小楼。

奶奶上了岁数,上下楼不便利,就睡在一楼。

爸爸妈妈住在二楼,我睡在爸妈隔壁房间。

这天夜里,我半夜醒了,听到爸妈在争吵:“你能不能别让你妈老是这样啊?咱又不少她吃的,也不少她穿的,她犯得着这么省吗?你没瞧见小瑶连吃饭的兴致都没了?”“你是不是想得太多啦?”我爸讲,“我妈就这脾气,节省了一辈子,干啥都是为咱好。

“小瑶心里内疚?她奶奶是疼她呢!她一个小孩子,有啥好内疚的?”“就你心大行吧?”我妈更气了,“天天我负责操心,你负责心宽……算了算了,我不管了,你妈爱咋咋的!”第二天醒来,爸妈两人的氛围又变得和和美美。

仿佛我昨晚听到的争吵只是一场幻觉。

过年之前的日子总是忙忙碌碌又热热闹闹,从城里回来的亲戚们过来串门,逗着牙牙学语的弟弟喊人,爸妈每天不是忙着打扫屋子,就是筹备年菜。

而我这个小孩子呢,每天中午才迷迷糊糊睡醒,一转眼,一天就过去了。

年三十很快就到了。

三十晚上,外面鞭炮噼里啪啦响,电视里联欢晚会的主持人穿着金红搭配的礼服。

爸妈把八菜一汤端上圆桌——他们讲这叫九九归一,寓意着团圆。

那些菜可丰盛啦!有爸爸卤得红亮喷香的猪肘,还有清甜爽口的蒜蓉开背虾。

红烧肉拿绳子系着,轻轻一碰就散开,鸡汤金黄金黄的,香气直冒。

可乐鸡翅虽说算不上硬菜,本来不该往桌上摆,可我爱吃。

桂花糯米藕是奶奶年轻时最爱吃的甜菜,所以特意摆在奶奶跟前……妈妈拿来雪碧,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准备欢庆新年。

可刚把饮料倒好,原本坐在桌前的奶奶忽然站起身。

她从厨房拿了块馒头,揪下一小点,在卤汤里蘸了蘸:“快吃啊!我不喝饮料,留着给小瑶喝!”妈妈放饮料瓶的动作顿了一下。

这回,还没等妈妈瞪我爸,我爸就开腔了:“妈,大过年的吃啥馒头啊!这么多肉菜,够吃的,不用替我们省!“这不,还有您最爱吃的桂花糯米藕呢!”我妈也强笑着劝奶奶:“对啊,大过年的,您不吃肉,我们也不好意思动筷了。

“哪有小辈吃肉,让老人啃馒头的道理?”“你们吃你们的!”奶奶又往嘴里塞了口馒头,“我就爱吃馒头!我最喜欢吃馒头!”可前两天吃晚饭买馒头的时候,奶奶还念叨买的馒头贵,说自己最不喜欢吃馒头。

大过年的。

我妈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

可她还是忍了下来。

而我,本来夹着鸡翅的筷子,放也不是,接着夹也不是。

直到我妈夹了几只大虾,放进我碗里。

“吃吧!”我妈说,“多吃点虾补钙,你奶奶就爱吃馒头。”

我一个小孩子都听出我妈这话里有话,奶奶却愣是没听出来:“对呀!你们俩都是大人了,别跟小孩子抢虾吃。

快让小瑶把虾都吃了……”“砰”的一声,是盘子落在桌上的声音。

妈妈把虾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放进我爸、我和她自己碗里。

“放心!家里菜多着呢,不缺她那口!”我总觉着,不管是爸妈还是奶奶,都不太开心。

不过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家表面上还维持着和气,没吵起来。

奶奶没穿新衣裳。

妈妈瞅了一眼,没吭声。

爸爸以往肯定会劝两句,可今天,他也啥都没说。

我给爸妈还有奶奶磕了头,拜了年。

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岁钱昨晚就悄悄放在我枕头底下了。

奶奶的压岁钱是这会儿才给我的。

她拉着我的手:“小瑶,奶奶给你包个大红包,奶奶对你好不好啊?“这红包,奶奶可是专门省下来给你们留的呢!攒了好久啦!”我想了想:“奶奶,您要是攒了好久的,我就不要了。

“我不能要您的养老钱!”“哎呀!”奶奶笑得满脸褶子,“咱们小瑶咋这么懂事呢?别说这点压岁钱了,奶奶给你好好攒着大钱!等奶奶走了,这钱就都是小瑶的!”大过年的。

“妈!”我爸终于忍不住了,“您瞎说啥呢?”小孩子总是盼着过年。

每到正月初一,男人们凑一块儿,女人们和小孩结伴,一家一家去邻居亲戚家拜年。

这个爷爷那个奶奶,我常常分不清,就进门就拜,爷爷奶奶们手里的零钱一个劲往我挎着的小口袋里塞。

虽说只是一块两块,可我的小钱包很快就满了。

我们收获满满地回家。

家里也坐着来给奶奶拜年的亲戚邻居。

只是,他们本来在客厅有说有笑,瞧见我爸妈回来,有几个一下子就收起笑容。

“哎呀,江国和江国媳妇回来了,我们得走了!”他们站起身,“大娘别送我们,您就在这儿坐着,我们还去三婶儿那儿磕头呢!”客人们嘴上说着不用送,爸妈还是送到了胡同口。

走在最后的三堂叔犹豫了一会儿,故意落在后面,把我爸拉到一边,嘀咕了几句。

他们声音小,我没听清说啥。

只瞧见我爸下一秒眼眶就红了。

“你先走吧,我不送你了。”

我爸说。

那亲戚刚抬脚,我爸就转身,往院子里走。

我和妈妈想问他咋了,却没叫住他。

只见他埋着头往前走,一直走到堂屋,走到眯着眼补袜子的奶奶面前。

他胸脯剧烈起伏,像是憋着一股从没见过的火气:“妈。

是您跟别人说,大年三十,您连顿正经饭都没吃,就啃的馒头?“是您跟别人说,小瑶一回来,您把攒的吃的全给小瑶了?“是您跟别人说,咱家新院子盖好,您想着让我们住得舒坦,就主动住采光不咋好的一楼?”我妈紧紧攥着我的手。

前几天,我妈不是没因为奶奶这种做法和奶奶闹别扭。

可每次,我爸都护着奶奶。

说奶奶没别的心思,就是习惯把最好的给小辈。

这还是我头一回见他对奶奶发这么大火。

我爸明明没喝酒,脸却涨得通红,脖子也粗了。

他连句连贯的话都说不利索,每说一句,就要停一下,好像要把啥东西咽下去。

“对啊。”

奶奶说,“我跟他们说我昨天吃的馒头。

“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了,跟小孩子抢啥吃的。

省下来的东西让小瑶多吃点补补多好啊。

“咱们大人少吃点没啥,关键得让孩子营养够……”奶奶话还没说完。

“您不是说您爱吃馒头,别的啥都不吃,就爱吃馒头吗?”我爸问。

“哪有人只爱吃馒头的?”奶奶还理直气壮,“我是想着让你们多吃点好的。”

“多吃点……”我爸笑出了声。

他这样子把我吓一跳。

我还没反应过来,爸爸就转身冲进厨房——他把昨晚放冰箱里的菜一盘一盘拿出来,一盘一盘摆在奶奶跟前。

“妈。”

他喊。

“您瞅瞅,这几样菜,哪样不是还剩大半盘?咋就不够您吃了?“我们是不够吃吗?我们是管不起您一顿饭吗?用得着您省吗?“您知道现在别人都咋说我吗?“他们说我们寒碜死了!大年三十让老娘吃馒头,这是吃顿好的还得从老人嘴里抠饭吃呢!”爸爸胸脯一起一伏,说话声越来越大,大到妈妈怀里的弟弟都被吓到,抽搭着哭出声:“爸爸……”爸爸这才冷静下来。

妈妈拍了拍弟弟的背:“好了好了,你也别冲妈嚷了。

她知道不能这样就行……”可妈妈话还没说完。

下一刻,奶奶就发火了。

“当啷”一声响。

“你现在嫌弃我了!”奶奶猛地把桌子一推,站起身,指着爸爸骂,“你个白眼狼!当初是谁一口一口从嘴里省吃的把你和你妹拉扯大?现在好了,你有能耐了啊!你开始觉得我给你丢脸了!“我给你们省钱还省出错了是吧?“现在嫌我寒碜?你咋不说你小时候,我省吃俭用那会儿不嫌丢脸啊?“现在你们能耐了!“你们嫌弃我了?我用得着你们管我吗?我用你们给我养老了吗?“我老了,我唯一能为你们做的就是省点东西了!“没想到我省下的东西你们也嫌弃啊!”爸爸以前跟我说过奶奶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的过往,那时候爸爸和姑姑都还小,口粮都是奶奶从自己嘴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我小时候,爸爸常在我耳边念叨奶奶的好,他说以后一定得孝顺奶奶,要对奶奶好……可如今。

我瞧着爸爸眼眶红红的,站在那儿。

“好好好!”奶奶把破袜子使劲扔到沙发上,“我给你们省钱,我为你们着想,你们反倒怪我!“我不用你们管了!我还没老!我不用你们养活!”家里闹成这样,爸爸妈妈都没了拜年的心思。

奶奶呢,进屋躺着去了。

为防别人进来,瞧见我们家这乱糟糟的样子,爸妈拴上大门,带着弟弟进屋睡觉了。

就我一个人坐在客厅看电视。

中午十二点,大家也没聚一块儿吃午饭,还是妈妈想起我可能会饿,就给我热了热昨晚的饭菜。

下午两点,我忽然听到奶奶屋里有动静。

扭头一看,见奶奶穿上了妈妈给她买的新衣裳。

“奶,您穿这身衣裳真好看!”我说。

可奶奶压根不理我。

直到她走到大门口,拉开门闩要出门。

“奶,您干啥去呀?”我们这儿没有下午拜年的习俗,尤其大年初一的下午——初一大家起五更,早上要走遍村子拜年,按规矩,下午是专门用来补觉的。

一般亲戚也不会主动上别人家,打扰人家休息。

奶奶不搭理我。

我把手里的瓜子壳丢进垃圾桶,想跟上去瞅瞅,可眨眼间,奶奶就走远了。

奶奶不愿理我,大概还在为上午的事儿生气呢!我知道这时候去找奶奶,她不会告诉我要去哪儿,更不会跟我回来。

所以,我上楼去了爸妈房间。

爸爸还睡着,妈妈听我说完,给奶奶打了电话。

但连着打了两三次,一次都没打通。

“小瑶!”妈妈吩咐我,“你下楼去房间听听,看是不是奶奶忘带手机了。”

为联系奶奶方便,我们早给奶奶买了部老人机。

只是奶奶出门常忘带,前阵子妈妈给奶奶下载好多评书,奶奶才养成带手机的习惯。

要是平常,打不通奶奶电话挺正常。

但今天爸爸刚和奶奶吵完架——爸爸一向孝顺,以前妈妈和奶奶闹矛盾,爸爸都站在奶奶那边。

妈妈说,爸爸这次顶撞奶奶,不管为啥,奶奶心里肯定不好受。

打不通电话后,妈妈明显更着急了。

她怕奶奶故意不接,又给姑姑、堂婶打电话,想让她们帮忙联系。

可没想到,就连她们俩的电话,奶奶也没接。

“大过年的能去哪儿?”妈妈推醒还在睡觉的爸爸,“别睡了!先跟我一起去找妈!”其实,爸爸早在我敲门进屋时就醒了。

我知道,他一直在装睡。

直到这会儿,他一声不吭穿上外套就下楼。

妈妈也是,他俩走到大门口,只交代我一句“看好弟弟”就出去了。

我提心吊胆一下午。

直到天快黑,三个人才回来。

奶奶找回来就好。

我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见爸爸和妈妈脸色都阴沉沉的。

“妈。”

一进屋,爸爸就忍不住了,“我们到底哪儿对不起您了啊?”奶奶脸色也不好看。

“你不是嫌我上午给你丢人了吗?你不是怕别人误会你不孝顺吗?我一家家给你解释去了!“我咋能让人误会我宝贝儿子呢?”大年初一的晚饭,一家人又没在一块儿吃。

爸爸气呼呼扭头就上楼,奶奶也黑着脸直接进屋。

只剩妈妈给我们做点吃的,然后揉揉我的头:“小瑶,看完电视节目就早早睡觉。

别乱想,大人的事儿和你没关系啊。”

我这才知道,原来下午奶奶出门,是去“串门”了。

爸妈猜奶奶可能去逛超市或者看别人玩麻将了,找遍镇上超市和麻将馆都没找到,急得都找到寺庙里去了。

快五点的时候,接到一个堂堂叔伯的电话,说奶奶在他家。

他家离我家不过三百米。

爸妈匆匆赶回去,才知道奶奶是串门去了。

不光如此,她一下午串了十来家的门,人家都在休息,又被她叫起来陪她说话。

奶奶之所以串门,是为“澄清”爸爸“不孝顺”的传言。

“这不,我儿媳妇给我买的一套衣服。

“不是他们不孝顺我,是我苦日子过惯了,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啊。

“还不是得我给他们省着?他们大大咧咧的,吃肉喝酒从不在乎,我总得省着点,给他们把着钱吧?”妈妈和姑姑、婶子打不通奶奶电话,是因为她只顾聊天,根本没听到电话铃响。

爸爸去堂堂叔伯家接奶奶时,对方把爸爸拉到一边劝:“她就说错几句话,你当儿子的也跟她甩脸子?“大年初一的,老太太挨家挨户去解释,你脸上就好看了?“老人就这样,你顺着她点就好了。”

所以,今天回来,爸爸还生这么大气。

初一晚上,我半夜醒来,又听到隔壁屋爸爸的声音。

“我从没想过她会这样。”

他说,“我快憋死了!”其实,小时候奶奶虽然也常“节省”,常让我记住她的好,但从没这么过分过。

妈妈没劝啥。

倒是爸爸,沉默一会儿,又补上:“算了,谁让她是我妈呢?”爸爸说,会找个时间跟奶奶道歉。

毕竟,我们一年也就在家待几天,谁也不想在这短短几天里闹别扭。

可谁都没想到,大年初二,奶奶又开始“作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