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图书馆借阅名单现已故同学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26

1 借阅名单之谜全班借书,阳寿已尽发现母校图书馆的借阅名单上,

全班同学的名字整齐排列, 借书日期却在我们全部去世之后, 更恐怖的是,

每一本书的归还日期都定格在明天—— 那是我们高中毕业十周年纪念日。

图书馆老旧木门被推开的吱呀声,像一声疲惫的叹息,划破了午后凝固般的寂静。

陈默站在门口,一股混合着尘埃、旧纸页和隐约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将他裹挟。十年了,

市一中的这座老图书馆,时间仿佛在这里遗忘了流动。光线昏暗,

仅有的几扇高窗被茂密的樟树枝叶遮挡,投下斑驳破碎的光影。

巨大的实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列队延伸至视野尽头,

上面挤满了颜色暗淡、书脊开裂的旧籍。空气里只有他自己轻微的脚步声和呼吸声,

还有某种无处不在的、极细微的纸张腐朽的声音。他是回来筹备高中毕业十周年聚会的。

路过学校,鬼使神差就想进来看看。当年,这里是他们的“避难所”,

堆积如山的试卷和复习资料之外,一小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管理员是个生面孔,干瘦,

戴着厚厚的眼镜,坐在角落的桌子后面,头也不抬,只用一根枯瘦的手指朝里间指了指,

意思是查阅旧档自便。那态度,不像是对待一个访客,倒像是打发了什么无形的物事。

里间更暗,是存放旧借阅卡片的地方。一排排深褐色的木制目录柜,像一个个巨大的蜂巢,

沉寂地矗立着。他凭着模糊的记忆,

找到了标记着“2003-2006届学生借阅记录”的那一列抽屉。灰尘很厚,手指拂过,

留下清晰的痕迹。他随手拉开标注着“高二三班”的抽屉。里面是整齐码放的白色卡片,

按照姓氏拼音排列。他漫无目的地翻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一个个跳入眼帘:李娜,刘洋,

王鹏……字迹各异,带着那个年纪特有的青涩笔触。翻阅的动作带着一种怀旧的慵懒,

直到他的目光凝固在卡片下方的借阅日期栏上。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猝然攥紧。日期。

所有的借阅日期,都清晰地印着“2016.09.15”。这不可能。陈默清楚地记得,

高二下学期,也就是2005年春天,他们班集体组织过一次大型的课外阅读活动,

就是在这个图书馆,每个人都借了书。应该是那个时候的记录才对。2016年?

他用力眨了眨眼,凑近了些,借着从高窗透入的微弱光线仔细辨认。没错,

是“2016.09.15”。墨迹甚至有些过于新鲜,与卡片本身陈旧的质感格格不入。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他加快了翻动的速度,手指因为某种不祥的预感而微微颤抖。

一张,又一张。张伟,赵雪,周婷……全班四十七个同学的名字,一个不少,全部记录在案。

借阅日期,清一色是“2016.09.15”。而他们高二三班,

早在2006年夏天毕业之前,就……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视线艰难地向下移动,

落在了“应还日期”那一栏。那里,一片空白。不,不是完全空白。

在每一张卡片的应还日期栏里,都用一种鲜红的、刺目的墨水,

写着同一个日期——“2016.10.08”。明天。

明天是他们高中毕业十周年的正日子。冰冷的恐惧感瞬间炸开,像无数细小的冰针,

刺穿了他的皮肤,钻进血液,流向四肢百骸。他猛地向后一退,

脊背重重撞在冰冷的目录柜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不可能!这一定是某种恶作剧!是谁?

谁会开这种恶劣的玩笑?他发疯似的将整个抽屉抽出来,

把里面的卡片全部倒在旁边积满灰尘的桌子上。白色的卡片哗啦啦散开,像一场诡异的雪。

他扑过去,双手颤抖着,近乎粗暴地翻捡。每一张!他必须查看每一张!

动作在碰到其中一张卡片时,戛然而止。那是他自己的卡片。姓名:陈默。

借阅书籍:《时间简史》。借阅日期:2016.09.15。

应还日期:2016.10.08。那鲜红的“2016.10.08”,

像一只充满恶意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冷汗瞬间湿透了衬衫的后背。不是因为日期,

而是因为……借阅者的签名。那字迹,他太熟悉了。就是他自己的笔迹!

带着他特有的连笔习惯和那个总喜欢把“默”字最后一点拉得很长的毛病。绝对没错!

可他在2005年借阅《时间简史》时,签下的根本不是这样的名字!

那时的字迹要稚嫩得多!一个他拼命抗拒的念头,如同深渊中浮起的怪物,

清晰地浮现出来——他们全班四十七个人,在2006年毕业那年的夏天,

集体卷入了一场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着他们前往毕业旅行目的地的大巴,

在盘山公路上失控坠崖。无一生还。他,陈默,也应该是那场事故的罹难者之一。

那现在的他,是谁?“哐当!”一声巨响从图书馆深处传来,

像是厚重的书本砸落在木地板上的声音。陈默浑身一颤,从巨大的惊骇中惊醒,

霍然抬头望去。昏暗的光线下,书架深处阴影幢幢,什么也看不清。但他能感觉到,

有什么东西……醒了。2 幽灵的证实他几乎是连滚爬地逃离了图书馆,

甚至不敢回头看那个管理员一眼。跑到阳光灿烂的室外,午后的暖意包裹着他,

他却感觉不到一丝温度,只有彻骨的寒冷。他需要证实!立刻!马上!接下来的几个小时,

陈默像一具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在城市里疯狂地穿梭。他冲进最近的网吧,

用颤抖的手指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一个个同学的名字。李娜……页面加载出来,是冰冷的讣告,

配着她青春洋溢的黑白照片,日期定格在2006年7月15日。

刘洋……同样是悼念的新闻,报道了那场震惊全国的悲剧。王鹏,张伟,赵雪……一个一个,

毫无例外。所有的***息都明确无误地指向同一个事实——高二三班全体师生,

已于十年前团灭。当他颤抖着在搜索框里输入自己的名字“陈默”时,屏幕上跳出来的结果,

让他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粉碎。同样的黑白照片,同样的讣告,同样的死亡日期。

他瘫坐在网吧冰凉的塑料椅子上,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键盘上。

世界在他周围旋转、扭曲。阳光透过网吧脏污的窗户照进来,却显得如此虚假、阴森。

他不是回来了。他是……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或者说,他以某种自己都无法理解的形式,

“存在”着?那个鲜红的日期——“2016.10.08”——像催命的符咒,

烙印在他的脑海里。明天。明天会发生什么?归还日期……“归还”到哪里去?

他跌跌撞撞地离开网吧,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城市的霓虹初上,车流如织,

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但这鲜活与他无关,他像一个透明的幽灵,穿行在热闹的人间,

却被一层无形的、冰冷的隔膜牢牢阻隔。他试着给记忆中几个最要好的同学家里打电话。

有的号码是空号,有的接通后,对方听到他自报姓名是“陈默”,要么惊恐地挂断,

要么带着哭腔说“求求你,不要再打来了”,仿佛他是什么不洁之物。

他去了当年几个同学常去的奶茶店,去了他们一起逃课去看电影的旧影院,

去了毕业前夜一起喝酒吹牛的天台……所到之处,空无一人,或者,那些地方早已物是人非,

找不到任何过去的痕迹。只有他,被孤零零地留在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上,

带着一个即将到期的“借阅”身份。夜晚,

他不敢回自己名义上租住的公寓——那地方此刻让他感到莫名的恐惧。

他蜷缩在二十四小时营业的快餐店角落,窗外是城市不眠的灯火。每一次玻璃门的开合,

每一次顾客走近的脚步声,都让他心惊肉跳。他总觉得,在那些晃动的光影里,

在那些模糊的人影中,藏着什么东西,正在静静地注视着他,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从图书馆带出来的、属于自己的借阅卡复印件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鬼使神差地复印它,

那硬硬的纸片边缘硌着他的手心,带来一丝微弱的、近乎幻觉的实在感。

应还日期:2016.10.08。期限,正在一分一秒地逼近。3 周年归魂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