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记忆叠影:风栖与云溪的时光线

第2章 茶罐砸出的 “数据幻觉” 与槐树下的 “陌生记忆”

发表时间: 2025-10-29
苏念禾觉得自己今晚像是被 “魔法攻击” 了 —— 手里的茶勺刚碰到紫砂壶,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串 “89.7%、65℃、3 分钟” 的数字,吓得她手一抖,热水差点溅到手上。

晚上九点的风栖镇,早就没了白天的热闹劲儿。

青石板路上的路灯昏昏黄黄,把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偶尔有晚归的居民骑着电动车路过,车灯在路面上划出一道短暂的光痕,很快又消失在夜色里。

只有 “念禾茶馆” 还亮着灯,暖黄色的光从雕花玻璃窗里透出来,像一块刚出炉的桂花糕,透着让人安心的暖意。

苏念禾正蹲在柜台后的储物间里,整理奶奶留下的旧茶罐。

储物间不大,堆满了各种样式的陶罐、瓷罐,每个罐子上都贴着奶奶手写的标签,比如 “1998 年春茶2005 那茉莉花茶”,字迹娟秀,还画着小小的茶叶图案。

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混合着旧木头的味道,是苏念禾从小闻到大的 “安心味”。

“奶奶,今天张奶奶又来啦,她说您以前腌的酸豆角比镇上菜市场卖的还好吃,让我下次有空教她做呢。”

苏念禾小声嘀咕着,把一个贴着 “特级普洱” 的陶罐抱起来,轻轻擦去罐身上的灰尘。

奶奶走了快两年了,可每次整理这些老物件,苏念禾都觉得奶奶还在身边,正站在她身后,手把手教她辨认茶叶的好坏。

她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就爱跟这些旧茶罐、老顾客打交道。

风栖镇的人都知道,“念禾茶馆” 不只是个卖茶的地方,还是个 “治愈据点”。

谁要是在外面受了气、心里堵得慌,来茶馆里坐会儿,喝杯苏念禾泡的茶,吃块她做的桂花糕,再听她聊几句家长里短,保管烦恼能少一半。

镇上的人都叫她 “小太阳店主”,说她一笑,比青石板路上的阳光还暖。

不过今晚的 “小太阳” 有点蔫。

从傍晚开始,苏念禾就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像是裹了一层厚厚的棉花,连泡茶的动作都慢了半拍。

她以为是白天帮李叔搬茶叶箱累着了,特意泡了杯浓茉莉茶,可喝了两杯,脑袋还是沉得厉害,甚至在给客人装茶点时,差点把绿豆糕说成 “数据糕”,吓得她赶紧找借口去后厨躲了躲。

“再整理最后一箱子就休息,不然明天该起不来给张奶奶开门了。”

苏念禾揉了揉太阳穴,拖过脚边一个贴着 “风栖槐” 标签的木箱子。

这箱子是奶奶结婚时的陪嫁,木头都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还刻着一朵小小的槐花,跟茶馆门口老槐树上的花一模一样。

她刚打开箱子,就听见 “哗啦” 一声,一个巴掌大的陶罐从里面滑了出来,不偏不倚砸在她的手背上。

“哎哟!”

苏念禾疼得龇牙咧嘴,伸手揉了揉手背,摸到一个小小的肿包。

她拿起那只 “肇事” 的陶罐,刚想吐槽 “你这罐子也太调皮了”,脑袋却突然一阵剧痛,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眼前的旧茶罐、木箱子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 ——亮得晃眼的白色灯光,一排排整齐的办公桌,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台黑色的电脑,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得飞快,发出 “哒哒哒” 的声音,像下雨似的。

正中间的工位上,坐着一个穿白衬衫的男生,他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了眼睛,只能看到他紧抿的嘴唇和敲击键盘的修长手指。

电脑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绿色字符,像外星文字一样,苏念禾一个都看不懂,可不知怎么的,她却能隐约说出几个字符的名字,甚至觉得那串字符 “应该再调整一下参数”。

“这是…… 哪里啊?”

苏念禾懵了。

她明明在风栖镇的茶馆里,怎么会突然看到这些?

难道是被陶罐砸傻了?

还是说,她最近看太多美食科普视频,把脑子看 “串台” 了?

她想伸手摸摸那些电脑,可手却怎么也动不了,只能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那个男生敲代码。

男生敲得很专注,眉头微微皱着,偶尔会伸手抓抓头发,掉下来的头发落在键盘上,他也没在意,继续盯着屏幕。

苏念禾看着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要是能多笑笑就好了,皱着眉头一点都不好看,跟我家那只总爱生气的橘猫似的。”

就在这时,男生突然抬起头,朝着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苏念禾吓得心慌 “砰砰” 首跳,想躲却躲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男生的脸越来越清晰 —— 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睛很大,瞳孔是深褐色的,像青石板路尽头那口老井的井水,透着一股认真又有点呆呆的劲儿。

“你是谁?”

男生开口说话了,声音有点沙哑,像是很久没喝水了。

苏念禾刚想回答 “我是苏念禾,来自风栖镇”,画面却突然消失了,她又回到了储物间里,手背上还隐隐作痛,手里还拿着那只刻着 “风栖槐” 的陶罐。

“我的天,这也太真实了吧?

连他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不会真的被罐子砸出‘数据后遗症’了吧?”

苏念禾摸了摸手背的肿包,又看了看手里的陶罐,觉得又好笑又害怕。

她把陶罐放回箱子里,决定不再整理旧茶罐,先去前堂歇会儿,不然再待下去,指不定还会出现什么奇怪的幻觉。

她刚走到前堂,就看到靠窗的位置还坐着一位客人 —— 是镇小学的王老师,平时最爱来茶馆喝杯茶、改改作业。

王老师看到苏念禾,笑着挥了挥手:“念禾,刚才看你脸色不太好,没事吧?

要不要再给你泡杯菊花茶?”

“没事没事,王老师,就是有点累了。”

苏念禾赶紧挤出一个笑容,走到王老师身边,“您的作业改完了吗?

要不要我给您续点茶?”

“快了快了,就剩最后几本了。”

王老师推了推眼镜,指着桌子上的茶杯,“不用续茶啦,我这杯还没喝完呢。

对了,你奶奶以前教你认茶叶的时候,是不是会用‘看、闻、摸’三个办法?

我最近想给学生们上节茶文化课,想跟你请教请教。”

苏念禾刚想回答 “是啊,奶奶说看茶叶的形状、闻茶叶的香气、摸茶叶的手感,就能判断茶叶的好坏”,脑子里却突然冒出一句:“茶叶品质评估参数:形状规整度 92%、香气浓郁度 88%、含水量 7.5%,综合评分 90 分,属于优质茶叶。”

她话到嘴边,差点说成 “茶叶参数 90 分”,赶紧捂住嘴,咳嗽了两声才改口:“是…… 是啊,奶奶说看、闻、摸三个办法最实用,我明天整理份笔记给您,您上课用着方便。”

王老师没察觉到她的异常,笑着点点头:“那太谢谢你了,念禾,你真是个细心的姑娘。”

苏念禾勉强笑了笑,转身走到柜台后,心脏还在 “砰砰” 首跳。

她拿起水壶,想给自己倒杯水,可手刚碰到水壶,脑子里又浮现出那个男生敲代码的画面 —— 男生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数据流像瀑布一样往下流,看得她眼花缭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苏念禾趴在柜台上,看着窗外的老槐树,心里满是困惑。

她从小在风栖镇长大,连云溪市都没去过几次,更别说见过写字楼、数据报表了,怎么会突然出现这些奇怪的记忆?

难道是奶奶留下的茶罐里藏着什么 “魔法”?

王老师改完作业离开后,苏念禾关了茶馆的门,沿着青石板路往家走。

路上很安静,只有她的脚步声和偶尔的虫鸣声。

她一边走一边回想刚才的幻觉,那个男生的样子、电脑屏幕上的代码,都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甚至连男生掉头发的细节,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不会是最近读书太多,把脑子读混了吧?”

苏念禾自我调侃道。

她床头堆着好几本关于茶文化的书,最近正在研究 “茶叶历史”,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她想了想,决定明天去问问镇里的老中医赵爷爷,看看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回到家,苏念禾洗漱完就钻进了被窝,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那个男生敲代码的样子。

她甚至开始在脑海里模仿那些代码的形状,用手指在被子上画着,画着画着,她突然发现,自己画的竟然跟幻觉里看到的代码有几分相似!

“这也太奇怪了吧?”

苏念禾坐起身,打开床头灯,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试着把脑海里的代码画下来。

她画得很认真,虽然不知道那些代码是什么意思,可她却能准确地画出每一个字符的形状,甚至能在旁边写出几个她自己都不认识的注释,比如 “这个符号应该对应‘温度参数’那个字符可能是‘时间设置’”。

画完后,苏念禾看着纸上的代码,心里更困惑了。

她把纸折好,放进枕头底下,决定明天再仔细研究,现在先睡觉,不然明天该没精神看店了。

第二天早上,苏念禾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

她伸了个懒腰,摸了摸手背的肿包,己经不疼了,可昨晚的幻觉却还记得清清楚楚。

她起床洗漱完,特意看了看枕头底下的纸,纸上的代码还在,不是她做梦。

“看来不是幻觉,是真的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苏念禾嘀咕着,把纸放进包里,准备去茶馆的时候,顺便去问问赵爷爷。

她刚走到茶馆门口,就看到张奶奶己经在门口等着了。

张奶奶今年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每天早上都会来茶馆喝杯茉莉花茶,吃块苏念禾做的绿豆糕,风雨无阻。

“念禾丫头,早上好啊!

今天怎么来晚了?

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张奶奶笑着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子,“我给你带了点我腌的酸豆角,你奶奶以前最爱吃这个,你尝尝看,跟你奶奶腌的像不像。”

“张奶奶早上好!

昨晚整理旧茶罐有点晚,所以今天起晚了。”

苏念禾笑着打开门,把张奶奶迎进店里,接过布袋子,“谢谢您的酸豆角,我晚上就尝尝,肯定比我腌的好吃。

您要的茉莉花茶我给您泡好了,就在您常坐的位置上。”

“好嘞!

还是念禾丫头贴心,知道我喜欢喝热乎的茉莉花茶。”

张奶奶走到常坐的位置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满意地咂咂嘴,“嗯,还是你泡的茶好喝,水温刚好,茶香也足,比我家那口子泡的强多了,他每次都把水烧得太开,把茶叶都烫坏了。”

苏念禾笑了笑,开始整理今天要卖的茶叶。

她刚把一罐碧螺春放在货架上,脑子里突然又浮现出那些代码,还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这罐碧螺春的储存时间是 180 天,最佳饮用温度是 85℃,冲泡时间 2 分钟,要是能做个‘茶叶数据卡’,客人就能一目了然了。”

“我在想什么呢?”

苏念禾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觉得自己越来越奇怪了。

她赶紧拿起一张纸,开始制作手作茶点的标签 —— 这是她缓解焦虑的方法,每次心情不好或者有烦心事的时候,她都会写写画画,看着那些漂亮的字迹和图案,心情就会变好。

她拿出水彩笔,开始在标签上画老槐树的图案。

老槐树是风栖镇的标志性树木,长在茶馆门口,有几十年的树龄了,枝繁叶茂,每年春天都会开满白色的槐花,香味能飘出好几条街。

苏念禾画得很认真,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很快,一幅栩栩如生的老槐树就画好了。

她正准备在标签上写 “槐花糕” 三个字,脑子里却突然冒出一句:“槐花糕制作参数:面粉 200g、槐花 50g、白糖 80g、食用油 30ml,烘烤温度 180℃,时间 15 分钟。”

她想都没想,就把这句 “参数” 写在了标签上,写完后才发现自己写的不是 “槐花糕”,而是一串奇怪的数字和文字。

“我的天,我怎么会写出这种东西?”

苏念禾看着标签上的 “参数”,哭笑不得。

她赶紧拿出另一张纸,重新画标签,可这次更离谱,她竟然在标签上画起了电脑屏幕上的代码,还在旁边标注了 “这个代码的线条应该再调整一下,像茶叶的形状一样自然”。

“完了完了,我这是要变成‘数据怪’了吗?”

苏念禾把画坏的标签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里,决定不再制作标签,先去问问赵爷爷,看看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她跟张奶奶打了个招呼,说要出去一下,很快就回来。

张奶奶点点头,继续喝着茉莉花茶,还叮嘱她 “路上小心,早点回来,别让客人等急了”。

苏念禾沿着青石板路往赵爷爷的诊所走。

赵爷爷是风栖镇有名的中医,医术高明,人也很和蔼,镇上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去找他看。

诊所就在镇中心的老街上,门口挂着一块木质的牌匾,上面写着 “赵氏中医” 西个大字,还是赵爷爷年轻时亲手写的。

“赵爷爷,我来了。”

苏念禾推开诊所的门,笑着跟赵爷爷打招呼。

“是念禾丫头啊,快坐快坐。”

赵爷爷放下手里的药材,给苏念禾倒了一杯热水,“最近是不是又帮人搬茶叶箱累着了?

看你脸色不太好,黑眼圈都出来了。”

“不是的赵爷爷,我最近总是出现奇怪的幻觉,还会说出一些奇怪的话,写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我担心自己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缠住了。”

苏念禾把昨晚的幻觉和今天制作标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爷爷,还把包里那张画着代码的纸拿了出来,递给赵爷爷看。

赵爷爷接过纸,仔细看了看上面的代码,又摸了摸苏念禾的脉搏,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念禾丫头,你这不是被什么东西缠住了,是最近太累了,加上昨晚被茶罐砸了一下,导致气血不足,才会出现幻觉。

你别担心,我给你开几副中药,你回去按时喝,再好好休息几天,就会好的。”

“真的吗?

可是那些幻觉太真实了,我甚至能记住里面的细节,比如那个男生的眼镜是金丝的,他敲键盘的速度很快,每分钟大概能敲 120 下。”

苏念禾还是有点担心,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她竟然能记住这么细微的细节。

“当然是真的,爷爷什么时候骗过你?”

赵爷爷笑着说,“你啊,就是太懂事了,奶奶走后,你一个人守着茶馆,还经常帮镇里的人做事,不累才怪。

听爷爷的话,回去好好休息,别想太多,很快就会好的。

对了,今晚是农历十六,月色会特别好,你要是有空,晚上出来散散步,看看月亮,对你的身体也有好处。”

苏念禾点点头,接过赵爷爷开的中药,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

她谢过赵爷爷,拿着中药往茶馆走,路上还买了几个刚出炉的肉包,准备当早餐。

回到茶馆,张奶奶还在喝茉莉花茶,看到苏念禾回来,笑着说:“念禾丫头,去哪里了?

是不是去买好吃的了?

我刚才看到李叔路过,他说你家的槐花糕特别好吃,想下午来买几块。”

“是啊张奶奶,我去赵爷爷的诊所拿了点中药,还买了几个肉包,您要不要吃一个?”

苏念禾笑着说,把肉包递给张奶奶一个。

“不用了不用了,我早上吃过早饭了,你自己吃吧。”

张奶奶摆摆手,继续喝着茉莉花茶,“对了,你奶奶以前是不是有个刻着‘风栖槐’的陶罐?

我记得以前来喝茶的时候,见过她用那个罐子装茶叶,说那是她和你爷爷定情的时候买的。”

苏念禾心里 “咯噔” 一下,停下手里的动作:“张奶奶,您见过那个陶罐?

您知道我爷爷的事情吗?

我奶奶很少跟我提起爷爷,只说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

张奶奶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