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从尘埃里开花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10-30

爸爸的赌债,妈妈的遗书,和我的第一桶金高三那年,我爸输光了家产,我妈查出癌症,

弟弟被迫辍学。我同时打着三份工,在病房里复习功课,以为人生已经跌入谷底。

直到在妈妈枕头下发现她藏了十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原来她曾为我放弃梦想。

那晚我对着城市灯火发誓:不仅要治好妈妈,还要把弟弟送回课堂。五年后,

当我在自己的公司签下第一笔百万合约时,爸爸戒赌成了公司保安,弟弟考上了重点大学,

而妈妈在阳台上种满了她最爱的向日葵。---林薇弯下腰,把散落一地的纸币,一张一张,

从油腻的墙角、从碎裂的瓷碗渣滓旁、甚至从一只散发着馊味的旧皮鞋里捡出来。动作很慢,

带着一种刻意练习过的、几乎要凝固的迟缓。指尖触到地面,冰凉,

沾着不知是酒渍还是别的什么黏腻的东西。她不去看,只是机械地重复着拾取的动作,

仿佛这样就能把眼前这片狼藉,连同心里那块不断下坠的石头,一起收拾干净。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劣质烟草和绝望混合的气味。客厅的窗帘紧闭,

把下午本该明亮的阳光切割成一条条昏沉的光带,灰尘在光带里狂乱地飞舞。椅子倒了,

那个印着“先进工作者”字样的搪瓷杯摔成了几瓣,热水瓶胆碎了一地,亮晶晶的,

像谁泼洒了一地的眼泪。父亲林建国惯常坐的那把旧藤椅,椅背塌了一角,凄惨地歪着。

这里刚经历过一场风暴。讨债的人来过了,带着粗野的嗓门和砸东西的狠劲。现在,

风暴眼是死的寂静。弟弟林磊的房门紧闭着。从门缝底下,透不出一点光,

也听不见一丝声响。那孩子把自己像蚌壳一样关在了里面。母亲赵秀兰的卧室里,

隐约传来压抑的、断断续续的咳嗽声,闷闷的,像破旧的风箱。

林薇终于把最后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钱捋平,叠好,放进一个旧饼干盒里。数目少得可怜。

她合上盖子,金属搭扣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在这死寂里显得格外刺耳。她站起身,

走到母亲的房门口,手放在门把上,停顿了几秒,才轻轻旋开。药味更浓了,

混杂着一种疾病特有的、衰败的气息。赵秀兰侧躺着,面朝墙壁,

单薄的背脊在旧棉被下显出清晰的骨骼轮廓,随着咳嗽一下下地抽搐。床头柜上,

放着吃了一半早已冷掉的粥,和一小堆花花绿绿的药片。林薇走过去,

伸手探了探母亲的额头,触手一片冰凉的虚汗。她心里一紧,去倒热水,暖水瓶却是空的。

“妈,”她声音干涩,“我去烧点水。”赵秀兰没有回头,只是微弱地“嗯”了一声,

气若游丝。厨房里,水壶坐在灶上,发出单调的嗡鸣。林薇靠在洗水池边,看着窗外。

对面楼宇的窗户,一格一格,亮起温暖或清冷的灯光。那些灯火后面,

是完整的、没有破碎的家吗?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家的灯,好像很久没有真正亮过了。

水烧开了,尖锐的哨音撕破了寂静。她兑好温水,拿着药片回到母亲床边。“妈,吃药了。

”赵秀兰艰难地转过身,就着她的手,把药片吞下去。她的脸色蜡黄,眼窝深陷,

曾经明亮的眼睛里如今只剩下疲惫和一片空茫的灰暗。她看了看女儿,嘴唇动了动,

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小磊……”她哑着嗓子问。“在屋里。

”林薇简短地回答,用毛巾擦了擦母亲嘴角的水渍,“没事。”没事。

这两个字如今成了她最常说的谎言,苍白,无力,却必须一遍遍重复,

像是念一道能稳住心神的咒语。安顿好母亲,林薇走到弟弟房门前,敲了敲。“磊磊,

出来吃点东西。”里面没有回应。她加重了力道,又敲了敲:“林磊!

”门猛地从里面拉开了。林磊站在门口,十六岁的少年,个子已经蹿得比她还高,

眉眼间却凝聚着一股与他年龄不符的阴鸷和戾气。他身上的校服皱巴巴的,

好像穿着睡了好几天。“吃什么?”他声音沙哑,带着讥诮,“还有东西吃吗?

不是都被那老东西输光了吗?”“你胡说什么!”林薇压低声音,怕母亲听见。“我胡说?

”林磊冷笑一声,眼圈却红了,“姐,你看看这个家!还像个家吗?妈病成那样,钱呢?

钱在哪儿?我的学费……下学期……”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都明白。

那笔原本东拼西凑给母亲做下一次化疗、同时也给他交学费的钱,就在今天下午,

被他们那个嗜赌如命的父亲,轻易地拿去填了另一个无底洞,然后,

化为了此刻满屋的狼藉和讨债人留下的恐窿。“学费我会想办法。”林薇打断他,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定,“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想这些没用的。”“学习?

”林磊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猛地抬手,指向客厅的方向,“在这种地方学习?

听着妈咳嗽,等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人上门来砸东西?姐,我学不进去!我他妈受不了了!

”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少年人崩溃的哭腔。“受不了你也得受!

”林薇抓住他的胳膊,指甲几乎掐进他的肉里,“这个家已经这样了,你不能垮!听见没有?

你不能垮!”林磊死死地瞪着她,胸膛剧烈起伏,眼泪终于还是没忍住,

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他猛地甩开她的手,转身冲回房间,“砰”地一声巨响,

再次把门摔上。那声巨响,像砸在林薇的心口上。她站在原地,浑身僵硬,过了好一会儿,

步一步地挪回自己的“房间”——那其实只是阳台用隔板勉强搭出的一个不足三平米的角落,

勉强放下一张窄窄的行军床和一个旧桌子。桌子上,堆满了她的高三课本和复习资料。

她坐下来,拿起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翻开来,密密麻麻的字迹却一个也看不进去。

耳朵里是母亲压抑的咳嗽,鼻尖是驱不散的药味,眼前是弟弟通红含泪的眼睛,

还有父亲可能正躲在哪个角落里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想象。这就是她的十八岁。

在高考前三个月,被命运的淤泥彻底淹没,连挣扎都显得徒劳。她需要钱。很多很多的钱。

母亲的药不能断,弟弟的学费要交,这个月的房租水电……像无数条鞭子,悬在头顶,

随时会抽下来。第二天是周六。天不亮,林薇就起床了。

她轻手轻脚地做好早饭——一锅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留给母亲和弟弟。

然后背上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出了门。她的周末,属于三个不同的地方。上午,

是城东的一家大型超市。她换上红色的促销员马甲,站在冷冻柜前,

机械地、一遍一遍地向过往的顾客递上试吃的小杯酸奶,脸上挤出标准化的、僵硬的微笑。

“您好,尝尝我们的新品酸奶吗?”这句话,她一天要说上千遍。

冷气从冰柜里咝咝地冒出来,冻得她手指发麻,膝盖生疼。偶尔有顾客用挑剔的眼神打量她,

或者不耐烦地挥手推开,她都只能低下头,把那份难堪和屈辱默默咽回去。中午,

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她匆匆啃完从家里带来的冷馒头,就拿出单词本,

躲在货架后面的角落里,小声地背诵。

abandon, abandon, 放弃……真是个讽刺的单词。下午,

她要赶到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这里人流量大,嘈杂不堪。她换上另一套制服,

在点餐台和后厨之间来回奔跑。

油渍、食物的残渣、顾客的催促、经理苛刻的目光……她像个陀螺一样旋转,

几乎感觉不到疲惫,因为身体已经麻木。

只有看到那些穿着干净校服、被父母陪着来吃饭的学生时,心里才会像被细针扎了一下,

泛起密密麻麻的酸楚。傍晚,她还要去一户人家做两个小时的钟点工。

那家有个上初中的孩子,她的任务是打扫卫生和准备晚饭。女主人很挑剔,

会用手摸电视柜的顶部检查是否还有灰尘,会指责她炒菜放的油太多。林薇总是沉默地听着,

快速地做完所有事情,然后接过那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仔细收好。这就是她的生活。

被切割成碎片,每一片都浸透着汗水和无言的负重。晚上九点多,

林薇才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回到那个令人窒息的家。屋里亮着灯,出乎意料地,

父亲林建国竟然在家。他坐在客厅唯一完好的那张椅子上,低着头,

双手插在乱糟糟的头发里。几天不见,他好像又苍老憔悴了许多,眼袋浮肿,胡子拉碴,

身上那件旧夹克沾着不知名的污渍。听到林薇进门的动静,他抬起头,眼神躲闪,

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那是一种混合了羞愧、恐惧和祈求的复杂表情。

林薇看也没看他,径直走向厨房,想给自己倒杯水。“小薇……”林建国终于开口,

声音干哑得像砂纸摩擦,“……我,我没地方去了……”林薇倒水的动作顿住了。

水壶嘴倾泻出的水流撞击着杯底,发出空洞的回响。“他们……他们说,再还不上钱,

就要……要卸我一条腿……”他的声音带着哭腔,身体微微发抖。林薇猛地转过身,

手里紧紧攥着那只水杯,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看着眼前这个懦弱的、给她和整个家庭带来无尽灾难的男人,

一股混杂着恨意、愤怒和悲哀的情绪,像火山熔岩一样在她胸腔里翻涌,几乎要喷薄而出。

她想把杯子砸过去,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想问他为什么不去死!可最终,

她什么也没做。只是死死地咬着下唇,直到口腔里弥漫开一股淡淡的铁锈味。她放下水杯,

从帆布包里掏出那个装着今天所有收入的旧钱包,看也没看,

把里面所有的纸币——有整有零,甚至还有几枚硬币——全都抓出来,

用力摔在旁边的桌子上。硬币叮叮当当地散开,滚落到地上。“拿去!

”她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冰冷,没有一丝温度,“就这么多。然后,滚。”说完,

她不再看父亲那瞬间亮起又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神,转身走进了母亲的房间。

她需要待在母亲身边,需要从那日益微弱的生命气息里,汲取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

坚持下去的勇气。给母亲喂了药,擦洗了身子,看着她昏昏沉沉地睡去,

林薇才疲惫地回到自己的阳台隔间。夜已经深了,城市依旧喧嚣,

霓虹灯的光芒透过薄薄的窗帘,在她脸上投下变幻不定的光斑。她摊开习题册,

却一个字也写不下去。目光落在母亲床上那个略显塌陷的枕头上。鬼使神差地,她走过去,

想帮母亲把枕头拍松一些。手伸到枕头底下,却触到了一个硬硬的、方方的东西。

她愣了一下,轻轻地把那样东西抽了出来。是一个颜色发黄的老旧信封。没有署名,

也没有寄件人地址。信封因为年深日久,边缘已经磨损起毛。她的心跳莫名地漏了一拍。

迟疑着,她打开了信封。里面没有信纸。只有一张折叠着的、同样泛黄的纸。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触目的,是顶端一行清晰的大字:华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

下面是姓名:赵秀兰。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系。录取年份,赫然是整整十年前。纸张右下角,

盖着鲜红的、象征着权威和认可的大学公章。虽然颜色因岁月而略显暗淡,但那图案和字迹,

依旧清晰无比,像一把猝不及防的利刃,猛地刺穿了林薇所有的伪装和坚强。

她捏着通知书的指尖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全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