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言情小说 > 火红年代:驭兽渔猎,赶山致富

火红年代:驭兽渔猎,赶山致富

安来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现代言情《火红年代:驭兽渔赶山致富讲述主角李树和李秀清的爱恨纠作者“安来”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下乡知识青年注意家里有知青知青点都注意听公社知青办下发通符合条件的下乡知可以到公社的知青办申请回城要回城的知可以去公社了解情再播一遍啊……”上河大队的大喇叭突然响让瞪着屋顶烂木板出神的李树惊了一整个人回过神知青返这真是1979李树和从睁眼到现三四个小时还是没法理一个长在红旗对各种神神鬼鬼不屑一顾的咋就重生了而且一拐子就重生到了1979“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反正都这样...

主角:李树和,李秀清   更新:2025-11-04 12:45:5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下乡知识青年注意啦,家里有知青的,知青点的,都注意听啊。

公社知青办下发通知,符合条件的下乡知青,可以到公社的知青办申请回城了。

要回城的知青,可以去公社了解情况。

再播一遍啊……”

上河大队的大喇叭突然响起,让瞪着屋顶烂木板出神的李树和,惊了一跳,整个人回过神来。

知青返乡。

这真是1979年。

李树和从睁眼到现在,三四个小时了,还是没法理解,一个长在红旗下,对各种神神鬼鬼不屑一顾的人,咋就重生了呢。

而且一拐子就重生到了1979年。

“唉,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吧,反正都这样了,怎么着也得活下去,而且——我有挂了呀。”

刚才迷迷糊糊之间,他好像看到一个画面。

画面里有一个高大的背影,他穿着古代的衣裳,骑着一头巨大的黑色豹子,头顶飞着一只展翅几米的鹰隼,肩膀上立着一只机灵的金黄色老鼠,手臂上还缠着一条碧绿色的蛇。

在他旁边,数十条狼在一头白色巨狼的带领下,飞速奔驰。

周遭的大树上,更有上百头猿猴往前攀爬……

这画面持续不久,就慢慢变成“聚兽调禽”四个金色大字,顺着李树和的目光,“嗖”一下钻进他的眼睛里。

躺在床上的李树和,眼前就此多出了一重视野,那里面没有房子,没有树,也没有人,只有各种动物。

房子里的老鼠、蟑螂,天上飞的蚊子、细蠓,隔壁李秀清家养的鸡和猪……

下意识的,李树和觉得自己可以驱使它们。

“出去。”

他试着命令一只藏在他房间老鼠洞里的老鼠。

这只瘦的厉害的黑老鼠,躲在窝里,黑豆似的眼睛四处看了看,“嗖”一下就从老鼠洞里钻了出来,飞快地从门缝窜了出去。

“居然真的可以。”

李树和一下子坐了起来,眼睛发亮。

“这就是聚兽调禽之术?”

“奇遇啊!”

“反正上辈子一把年纪,也没什么成就,闺女也结婚生子了,能重活一遍,也没啥不好。”

李树和完全接受了现实。

他很快聚精会神地投入对“聚兽调禽”的开发中,试着驱使隔壁邻居家的鸡。

很快,他就发现,以他目前的法术水平,并不能成功驱使所有的动物,一些特别小的,比较笨的,比如老鼠和鸡,就更容易被控制。

像猪牛那种大的牲口,会更困难。

他这里试的不亦乐乎,结果一大早上,李秀清家鸡飞蛋打,隔着一层土坯破墙,李树和都能听见站在院子里的李秀清,撑着大嗓门:

“发瘟啦这些鸡。

王大成,王大成,快来看看是不是有黄皮子进家啦。”

王大成是她男人,踢踏踢踏,甩着布鞋跑出来,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咋?咬死几只?”

李秀清“1234”的点了起来:

“4个是没少。”

“没少你叫什么,真有黄皮子进窝,还能一只都不死?这老老早,你嗓门比喇叭还大。”

李秀清看到鸡没少,也放下心来,又说起大喇叭里的话:

“哎你说王龙家的金梅,会不会回城……”

后面他们声音越来越低,李树和也听不到了,不过他记起来王龙和赵金梅——前一个是他们村的村民,当兵退伍的,很壮实能干的一个大哥。

后一个是十多年前来这里下乡的知青,没过几年,就嫁给了回家的王龙,生了一女一男。

赵金梅要是回城……

李树和被这事儿一勾,脑子里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就像是开了闸门的水,全都冲了出来。

他60年生人,今年19岁,小四学历——也就是读到了四年级,因为70年他们村的小学撤销了,他没地方读书,就回家砍猪草、捡柴火,在田间地头疯跑瞎玩……

为这个,他天天被他奶打骂——

奶?

李树和一抬头,又四下看了一圈。

“我们搬到老屋来了?已经分完家了?卧曹。”

分家这个事情,在李树和家,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

他自己对于分家当时的记忆,其实并不强烈,但备不住他娘,一生都耿耿于怀,常在他们兄妹耳边,说这个家分的不公道。

确实不公道。

先不说一大家子熬灯拔蜡盖起来的砖瓦新房,半间也没分给他爹李德勇,其它的钱、谷子、家伙事,还有养的鸡等等等,基本上也没分到。

他们搬到这两间黄土坯的破屋来,除了带着自己的铺盖卷、衣服,还有平时吃饭的碗筷,以及他娘林云芳的一些陪嫁的热水瓶、面盆啥的,其它的啥也没。

李树和一直很好奇,他爷奶究竟为啥会这么对他爹,六个孩子,李德勇排第二,虽然两边不靠,但也不至于跟养了个仇人似的。

可他们就趁着林云芳生病卧床的那两天,拿出那么一份分家文书,喊上大队书记见证,寻死觅活逼着他爹签了字,摁了手印。

这个年代上河大队的女子,在分家这种事上没什么话语权,林云芳病好之后再闹,也无济于事了。

不过从此之后,一直到二老都去世,林云芳也没再踏进他家半步,最后连孝都没戴,在上河大队也是一桩“美谈”。

李德勇家,两口子也就此多了一个永恒的吵架主题。

李树和把思绪收回来,看着这间破败的土坯房,摇了摇头:

“这屋子住不成。”

上一辈子,除了退伍之后响应“支边”号召,在西疆当农民的大哥李树东,以及出嫁的大姐李淑兰,他们剩下一家五口,在这两间黄土坯屋子里,住了整五年,才凑够钱建起两间新屋。

那五年,真是李树和噩梦般的五年。

冬天永远漏风,刺骨寒凉。

雨天更是要命,外面下大,里面下小。

老鼠洞是堵也堵不完,屋子里那一股霉臭的味道,简直融进了李树和的记忆里。

他下了重生后的第一个决心:

“搬家!”

其它都先不说了,搬家是头号大事。

但是这年头想要建一个新的砖瓦屋子,一间起码要600块,两间其实不大够,如果按照三间算,那就是1800块,再加上七七八八的,2000块打不住。

上河大队副业少,工分钱低,一个壮劳力一年下来也不过4、50块钱,李德勇家五口人,壮劳力就他一个,李树和虽然成年,但暂时也只能和林云芳一样,拿7个工分,两个弟妹,更别说了,上工少,工分也低。

到年终口粮一分,更落不着几个余钱。

要不是明年包产到户,李德勇下了死力气干,他想要凑够新屋的钱,那是不可能的。

“起新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搬家却是越快越好,现在家伙事都没置办,搬家也方便。”

作为一个活了两辈子的老登,李树和头一个念头自然是“租”,虽然在大队里租房,是个新鲜事,但也不是不能操作。

而且李树和心里,还真有个适合的目标。

“不过我得先弄点钱,才能谈租房的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