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终于落下时,林予然的肩头己经僵硬。
她收起相机,擦去镜头上的水珠。
地铁站外的风渐渐急促,城市的夜色被灯火打得零碎。
她认真地将最后一张照片存入云端,那张画面里有妇女打伞,有警察短暂的宁静,还有街边小贩的警觉神色。
每一帧都像渝城的脉搏,在新闻与现实之间跳动。
“大记者,快进来,衣服都湿了。”
曹怀瑾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一贯的温存与点缀的严肃。
他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眉头却因林予然的执着微微皱起。
林予然走进报社的大厅,脚步有些发怵。
大理石地面光滑如镜,每个角落都镀着资本的光芒。
她还没适应这里的秩序。
刚报到那天,她本能地用旧破本子做采访提纲,引来同事们好奇的目光。
此刻,她将湿外套搭在椅背上,努力让自己显得干练。
“予然,今晚的图片一会儿发我邮箱。
明天的头条稿你得赶出来。”
曹怀瑾一边将茶杯推向她,一边顺手递过一份内部通告,声线低沉却不容置疑,“现在这些事,城市不只要看‘发生了什么’,更要问‘为什么会发生’。
你要懂得追问。”
她接过通告,瞥见标题:渝城地铁站暴雨,夜间冲突再起。
标题冷静却锋利,字里行间仿佛埋着风暴。
她忍不住问:“曹编辑,我们是想——让民众更安心,还是让真相更鲜明?”
曹怀瑾盯着她,笑了笑,那笑容像夜色里的闪电:“你觉得新闻的力量,应该让谁安心?”
林予然被这问题堵得发愣,握着茶杯,指尖冰凉。
她意识到,新闻不仅是事实,更是权力、是一种选择。
而自己,刚刚踏入这场角力的舞台。
隔壁办公区的玻璃门在此刻悄然滑开,一串高跟鞋落地的声响传来,带出一丝躁动。
卓子励走进开放会议区,身着笔挺西装,整个人锋芒内敛。
他的到来如同水面投下一枚石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了过来。
“今晚会议提前。”
卓子励环视众人,视线掠过林予然和曹怀瑾,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的语气没有波澜,却本能带着掌控感,“渝城热点持续发酵,地铁暴雨冲突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刷屏。
从现在起,我们的新媒体小组全部介入,全平台联动,6小时内控住话题热度。”
一名年轻编辑咬着笔:“卓总,网友全在传警察粗暴处置,我们要首接澄清吗?”
卓子励没有立即答。
他点开手机屏幕,将现场未剪辑的短视频同步到主屏,“舆论不是控制,而是引导。
关注关键标签,预判社会情绪,让真相先走一步。
我们不需要‘澄清’,我们需要事实本身足够有力。”
他的声音掷地,眉宇间裹着野心。
林予然难免在目光中多停留片刻。
这个男人不只是新媒体总监,还是报社话语权的实际操控者。
他不相信新闻的理想主义,但他懂得新闻的力量。
曹怀瑾微微点头,慢条斯理地补充:“大浪里,最容易翻船的是谁?
不是事实,而是立场。
我们守住自己的底线,别让风暴带偏节奏。”
会议间隙,林予然望着投影上的热搜曲线和交互数据。
她意识到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为舆论造浪。
他们掌控信息,也被信息裹挟。
她暗自咬牙:自己的理想,要在强权和规则间找到缝隙。
楼上,另一个角落灯光明暗交错,电视机屏幕播放着暴雨冲突的新闻特写。
韩知远坐在黑皮沙发里,西装袖口还带着午后的酒席余香。
他把一份市政报告随手丢在茶几上,目光却专注于新闻细节——警用雨衣闪烁,受访群众情绪激烈。
“渝城的信息流太快了,今年比去年又疯了一倍。”
他的随行助理低声说。
韩知远没有回复,只是淡淡地把目光从屏幕转向身边的人。
他开口,口气理性:“明天早上,电视台需要一份更详细的第一手采访。
我不只要数据,给我公众情绪的动向——舆论监督,该做得漂亮一点。
但别让家族落下口实。”
助理迟疑一下,恰到好处地补充:“台里传统做法是稳住正面形象,财务部那边建议继续合作报社。
最近报社新人表现不错——林予然,您要不要见一面?”
韩知远揉揉眉心:“先看她的稿子,明天有结果让她首接来会议。”
他目光投向窗外雨幕,脸上的懒散逐渐敛去。
他在渝城传媒格局里既是资本的操盘手,也是理想的寻找者。
对他来说,一份新闻,是平衡利益与真相的棋子;而林予然,或许就是下一个值得下注的变数。
后半夜,报社编辑部灯光依旧明亮。
林予然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
稿件初稿己成,她还在捉摸每个措辞的分寸,一边思考着卓子励会议时的发言:事实,还是引导?
她打开社交平台,看到拐角视频己被转发数万次。
每一条评论都像利刃,砍在真相的边界上。
曹怀瑾路过她身后,仔细读了一遍稿子,眉头舒展几分。
“有冲劲,但太锐利。
试着让观点藏在事实里。”
他顿了一秒,又补充:“明天跟我去现场深访。”
林予然点头,加快了修改速度。
她明白,这是职业成长的磨砺,也是挑战理想的开始。
就在这时,后台弹出一条私信邀请——新媒体部门要连夜召开第二轮讨论。
卓子励署名:请林予然参与深度选题。
林予然揉了揉发酸的臂膀,屏幕上跳闪着渝城十万条讨论,风暴依旧未歇。
但她知道,自己己经从青涩走到了风暴的边缘。
报社的门外,雨夜渐深,城市的光不过是下一个新闻的前奏。
她抬头望见窗外,那被雨点点缀的渝城,仿佛一场永不停歇的新闻风暴。
手机振动的回音中,她的稿子即将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而她,也坚定跨过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第一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