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逍遥弟子归故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李逍遥站在自家院中的梧桐树下,
缓缓打出一套逍遥拳。拳风过处,几片新落的梧桐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又轻轻落下。
他收势而立,气息平稳如初,脸上却无喜无悲。七日前,他在逍遥派三年一度的门派大比中,
以一招“云鹤探月”险胜大师兄赵乾,夺得头名。掌门师尊抚须含笑,赐他“逍遥剑”之名,
命他下山历练,体察世情,精进武道。“逍遥啊,你天资聪颖,根骨绝佳,
十六岁便已打通任督二脉,实为我逍遥派百年奇才。但武学之道,非闭门造车可成。
此次下山,需体察民情,明心见性,方能在武道上有更进一步的精进。
”师尊的叮嘱犹在耳边,李逍遥却已在家中小院度过了七日闲散日子。
他本是泉州城内一家布商次子,十三岁被上山的逍遥派长老看中,带上山学艺。三年过去,
昔日瘦弱少年已长成英挺青年,一身武艺更是超凡脱俗。“逍遥,出来用早饭了!
”兄长李宏在门外呼唤。李逍遥应了一声,整了整衣衫,走出小院。李宏比他年长五岁,
已接手家中布庄生意,为人精明干练,是泉州城内有名的年轻商人。“今日可有什么安排?
”李宏一边为他盛粥,一边问道。李逍遥摇头:“想去城南书铺转转,买几本典籍。
师兄们托我带些新出的话本回去。”李宏笑道:“你也该多交些朋友,
整日不是练武就是读书,哪像个十六岁的少年。”李逍遥但笑不语。他自幼性子沉静,
上山修行后更是养成了淡泊的性子,与同龄人确无太多共同话题。用罢早饭,
李逍遥信步走出家门。城南书铺距家有二里之遥,他却不急不缓,边走边看街景。三年来,
泉州城变化不大,仍是那般繁华热闹,商贾云集。行至一条小巷,忽闻前方有吵闹声。
李逍遥本不喜多事,却听一女子哭求道:“求求你们,这钱是给我娘治病的,不能给你们啊!
”“少废话!老子收这片的保护费,天经地义!”一粗犷男声喝道。李逍遥拐过巷角,
见三名地痞围着一对母女。那母亲面色蜡黄,不住咳嗽,女儿约莫十四五岁,
衣衫虽旧却整洁,此刻正死死护着怀中钱袋,不肯松手。“住手。”李逍遥声音不大,
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三名地痞回头,见是一青衫少年,不由嗤笑。
为首的光头汉子狞笑道:“哪来的小子,敢管你胡三爷的闲事?快滚!
”李逍遥面色不变:“光天化日,强抢民财,还有王法吗?”胡三哈哈大笑:“在这条街上,
老子就是王法!”说罢一拳向李逍遥面门打来。这一拳在常人看来迅猛无比,
在李逍遥眼中却破绽百出。他侧身避开,右手轻轻一带,胡三收势不住,向前踉跄几步,
险些摔倒。“妈的,一起上!”胡三恼羞成怒,招呼同伴围攻。李逍遥不愿伤人,
只以逍遥步法在三人间穿梭,偶尔出手点拨,便将三人摔得七荤八素。不过片刻,
三名地痞已倒地***,难以起身。“滚吧,不要再让我看见你们欺压百姓。”李逍遥淡淡道。
胡三挣扎爬起,恶狠狠瞪了李逍遥一眼:“小子,你等着!”说罢带着同伴狼狈逃去。
那少女急忙上前行礼:“多谢公子相救,小女子林婉,与家母感激不尽。
”李逍遥摆手:“路见不平,理应相助。你们快回去吧,小心他们再来寻衅。”林婉点头,
扶着母亲快步离去。李逍遥望着她们背影,轻轻摇头,继续向书铺走去。他不知的是,
胡三等人拐过几条街后,突然停下脚步。胡三面色惨白,猛地吐出一口鲜血。“三哥,
你怎么了?”旁边瘦高个惊问。胡三捂着胸口,
气息急促:“那、那小子...刚才那一掌...”话未说完,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随即倒地不起,气息全无。两名同伴大惊失色,慌忙抬着胡三尸体逃离现场。当夜,
李逍遥正在房中翻阅新购的《南海异闻录》,忽听门外急促脚步声。李宏推门而入,
面色凝重。“逍遥,你今日是否在城南与三名地痞动手?
”李逍遥点头:“他们欺压一对母女,我略施惩戒。”李宏跺脚:“坏事了!
那为首的名叫胡三,傍晚时分暴毙家中。他兄长是泉州有名的泼皮头子,已放出话来,
要你偿命!”李逍遥一怔:“我出手有分寸,绝不至死。”“现在说这些已无用!
”李宏急道,“胡家势大,与官府也有勾结。父亲又恰巧去福州进货,家中无人主持。
你快收拾行李,连夜出城去广州找叔父避祸!”李逍遥虽知自己无辜,但见兄长焦急神色,
心知此事难以善了,只得简单收拾行装。李宏塞给他一包银两和一封信:“这是给叔父的信。
你去泉州港,找一艘‘福昌号’的货船,船主姓陈,与我相熟,会带你到广州。”一刻钟后,
李逍遥已随着李宏从后门悄悄离开家宅。夜色深沉,兄弟二人穿街过巷,直奔泉州港。
“记住,到广州前切勿暴露身份。叔父会安排一切。”李宏送至码头,再三叮嘱。
李逍遥点头:“兄长放心,我自有分寸。”李宏望着弟弟年轻的面庞,
轻叹一声:“江湖险恶,不比门派比武。你...保重。”李逍遥心中一热,郑重行礼,
转身登上停泊在岸边的福昌号。他不知,这一去,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第二章 沧海余生遇奇船福昌号是一艘中型货船,载着闽南的瓷器和茶叶驶往广州。
船主陈老大是个黝黑精悍的汉子,收了李宏的银钱,对李逍遥倒也客气,
安排他在货舱旁的小间住下。“小李兄弟,这几日海上怕有风浪,你若是晕船,
我这里有姜丸。”陈老大豪爽地拍拍李逍遥的肩膀。李逍遥谢过,自忖以他的内功修为,
区区风浪不足为虑。船行两日,果然遇上风暴。起初只是风急浪高,后来竟成滔天巨浪。
漆黑的夜空中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福昌号在风浪中如一片落叶,时而被抛上浪尖,
时而被卷入波谷。李逍遥运功稳住身形,却听舱外水手惊呼:“船舵断了!船舵断了!
”一声巨响,船身剧烈倾斜。李逍遥心知不妙,刚冲出舱门,便见一道巨浪如山般压来,
瞬间将福昌号拍得粉碎。李逍遥在冰冷的海水中挣扎,运起闭气功,但人力终究难敌天威。
一连串的浪头打来,他渐渐失去意识...不知过了多久,李逍遥悠悠醒转,
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的床铺上。他环顾四周,这是一间狭小的船舱,陈设简单却整洁。
“你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李逍遥转头,见一中年文士站在门口,
面带微笑:“三天了,总算醒了。我是这艘船的管事,姓文。”“三天?”李逍遥挣扎坐起,
“是你们救了我?”文管事点头:“那日风暴过后,我们在残骸间发现了你,也是你命大。
”他递过一碗药汤,“喝了吧,对恢复元气有好处。”李逍遥接过药碗,
忽然想起什么:“福昌号的其他人生还了吗?”文管事摇头:“只找到你一人。
”李逍遥心中一沉,默然无语。休养两日,李逍遥体力渐复。这日,
文管事请他到船长室一叙。船长室内,一位白发老妇坐在主位。她身着深蓝色海员服,
肩披一件绣着奇异纹路的斗篷,手中把玩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青铜罗盘。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腰间悬挂的一串铃铛,随着船身晃动发出清脆声响。“这是我们的船长,
严婆婆。”文管事介绍道。李逍遥行礼:“多谢婆婆救命之恩。”严婆婆眯眼打量他,
突然问道:“小子,你识字会算吗?”李逍遥点头:“略通文墨。
”严婆婆从桌上拿起一本账簿:“第三页,合计多少?”李逍遥接过,略一翻阅,
心中已有答案:“三千七百八十五两,又四钱三分。”严婆婆与文管事对视一眼,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文管事笑道:“果然不错,比老朽算得还快。”严婆婆又问了几个问题,
李逍遥一一作答。他自小聪慧,在逍遥派不仅学武,也需研读经史子集,
这些寻常账目自然难不倒他。严婆婆满意点头:“你既无处可去,就留在船上吧。
我们缺个能写会算的人。”李逍遥犹豫片刻:“敢问婆婆,这是艘什么船?往何处去?
”严婆婆眼中精光一闪:“我们是海上的生意人,运货、打捞,什么都做。你只管记账算数,
其他不必多问。”文管事接口道:“我们虽非官商,但也遵海上规矩。你且安心留下,
日后若有去处,绝不强留。”李逍遥思忖片刻,自己确实无处可去,便应了下来。如此,
李逍遥成了这艘神秘船上的一员。船名“凌霄号”,船员约三十余人,个个身手矫健,
不似寻常水手。更奇的是,
船上备有各种古怪器具:会发光的珠子、能伸缩的铜管、甚至还有几件他从未见过的兵器。
一日深夜,李逍遥在甲板值班,忽见远处海面有火光闪烁。他凝神望去,
竟是几艘小船围攻一艘大船。隐约传来哭喊声,似是海盗劫掠。李逍遥正要示警,
却见严婆婆已悄无声息来到他身边。“婆婆,那边...”李逍遥指向火光处。
严婆婆点头:“看见了。”随即高声道:“全体转向,全速前进!
”凌霄号如离弦之箭向事发地点驶去。接近时,严婆婆下令:“放箭!”数支火箭划破夜空,
精准地落在海盗船上。严婆婆亲自掌舵,凌霄号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切入战场,
船身两侧突然伸出数根长杆,将海盗小船纷纷掀翻。残余海盗见状,慌忙逃窜。
严婆婆也不追击,只命人救起落水商船船员。“是‘鬼船’凌霄号!”获救船员中有人惊呼,
看向严婆婆的目光充满敬畏。事后,严婆婆将商船护送安全海域,
又将部分缴获的海盗财物分给受害商人,方才离去。李逍遥目睹全程,心中震撼。
这艘船与寻常海盗截然不同,倒像是海上侠客。次日,文管事来找他,
笑道:“昨日见你神色,想必心中有许多疑问。”李逍遥点头:“婆婆究竟是什么人?
我们这船...”文管事轻抚长须:“严婆婆是海上奇人,专与那些欺压良善的海盗作对。
我们平日以运货、打捞为生,但遇见不平事,必定出手。”“那为何外人称我们为‘鬼船’?
”文管事神秘一笑:“因为我们都已‘死’过一次。船上众人,
都是婆婆从海上救回的苦命人。”李逍遥恍然,对严婆婆更添敬意。如此过了半月,
李逍遥逐渐熟悉船上生活。他武功底子好,很快就适应了海上颠簸,算账记事更是得心应手,
深得严婆婆赏识。这日,凌霄号驶入一片陌生海域。严婆婆召集全员,面色凝重。
“前方是‘幽灵船’出没之地,三十年前,‘南海王’的宝船在此沉没。我们此行,
就是要打捞那艘沉船。”船员中响起一阵骚动。
文管事低声对李逍遥解释:“南海王是前朝海盗王,积攒了无数财宝。
但传说他的沉船受了诅咒,凡是接近者,无一生还。
”严婆婆举起手中青铜罗盘:“我有此物,可保我们平安。但各位仍需万分小心,
特别是...”她目光扫过众人,“那艘船上,可能不只有财宝。
”李逍遥望着远处阴森的海面,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凌霄号,将驶向何方?那沉船之中,
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第三章 幽冥船九死一生七日后,
凌霄号抵达目的地——一片被浓雾笼罩的诡异海域。这里的海水呈暗红色,
空气中弥漫着腐臭与咸腥混合的气味。最令人不安的是,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破碎的船板与杂物,仿佛一个巨大的海上坟场。严婆婆站在船头,
手中青铜罗盘发出微弱的嗡鸣。她眉头紧锁,不时调整航向,避开那些看不见的危险。
“这里的水流诡异,大家小心。”文管事低声对李逍遥说,“据说这片海域下有巨大漩涡,
能吞没整支船队。”李逍遥运足目力,隐约看见水下有巨大阴影游弋,不由心中一凛。突然,
前方浓雾中现出一艘巨大船只的轮廓。随着距离拉近,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一艘三桅大船,船身破败,帆布千疮百孔,但最恐怖的是——船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尸体!
这些尸体不知悬挂多久,大多已成白骨,随着船身摇晃,发出令人牙酸的碰撞声。桅杆上,
一面残破的旗帜依稀可辨:正是当年南海王的标志——金色海龙。“就是它了。
”严婆婆声音平静,“准备登船。”凌霄号缓缓靠近幽灵船。两船相接时,
几名老船员抛出钩索,固定船身。严婆婆转身面对众人:“我需要六人随我登船。
自愿者上前。”一阵沉默后,李逍遥踏步而出:“我去。”严婆婆深深看他一眼,点头应允。
随后又有五人出列,其中包括文管事和船上最健壮的水手王铁柱。七人穿戴整齐,
带上武器与工具,踏上连接两船的木板。登上幽灵船的刹那,
李逍遥只觉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这寒意并非来自海风,而是直透骨髓的死气。
甲板上散落着各种物品:生锈的兵器、破碎的瓷器、甚至还有几具蜷缩在角落的干尸。
从姿态看,这些人在死前经历了极大痛苦。“分头搜索。文管事、逍遥随我去船长室,
其他人检查货舱。”严婆婆下令,“记住,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单独行动。
”李逍遥紧随严婆婆,穿过凌乱的甲板。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呀声响,仿佛随时会坍塌。
船长室位于船尾。严婆婆推开门,一股浓烈的腐臭味涌出。室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
地图散落一地。而在角落的床上,一具身着华服的骷髅静静躺着,胸前插着一柄匕首。
“南海王?”文管事轻声问。严婆婆摇头:“应该是大副。看这里。
”她指向墙上的一道暗门。暗门被一个精巧的机关锁住。严婆婆取出青铜罗盘,
轻轻放在门上一处凹槽。罗盘转动,发出咔嗒声响,暗门缓缓开启。门后是一间密室,
里面整齐摆放着数十口木箱。文管事撬开一口,顿时金光四射——满满一箱金元宝!
然而严婆婆对这些财宝视若不见,径直走向密室深处。那里有一个小祭坛,
上面供奉着一只玉匣。就在严婆婆伸手欲取玉匣时,整艘船突然剧烈摇晃!“不好!
”文管事变色,“他们触动了什么机关?”三人冲出密室,忽听外面传来惊叫声。
他们急忙跑向甲板,眼前景象令李逍遥毛骨悚然。那些原本悬挂着的尸体,
此刻竟在缓缓蠕动!一具具白骨挣脱绳索,眼眶中闪烁着幽绿光芒,摇摇晃晃地向活人扑来。
“尸变!”文管事骇然,“这船真有诅咒!”王铁柱等人背靠背围成一圈,
挥舞兵器抵挡白骨攻击。但这些骷髅被打散后又会重组,根本杀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