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仙师大号”的优质好《刘备民间故事传说》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曹操刘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故事简介东汉末黄巾起义爆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主角1虽身负汉室血却早年丧与母织席贩履为他以仁德之名结交关羽、张于乱世中拉起队却因势单力薄屡遭挫辗转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建安十三年208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联吴抗曹于赤占据荆州;后取益州、汉于221年称国号然关羽败亡、夷陵之战惨使蜀汉元气大刘备终在白帝城托孤诸葛...
主角:曹操,刘备 更新:2025-11-10 07:2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故事简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中山靖王之后刘备主角1虽身负汉室血脉,
却早年丧父,与母织席贩履为生。他以"仁德"之名结交关羽、张飞,于乱世中拉起队伍,
却因势单力薄屡遭挫败,辗转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帮手,联吴抗曹于赤壁,
占据荆州;后取益州、汉中,于221年称帝,国号"汉"。然关羽败亡、夷陵之战惨败,
使蜀汉元气大伤,刘备终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帮手,遗憾病逝。
其继承人刘禅主角3继位后,蜀汉渐趋衰落。
主角2孙尚香孙权之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在吴蜀联盟中挣扎于家国与情感,
见证刘备的崛起与悲剧。小说以刘备的一生为主线,交织历史洪流与个人命运,
展现汉末三国的政治权谋、忠义抉择与理想的幻灭,
探讨"仁德"理想在乱世中的价值与局限。
故事内容序章 涿县织席少年## 序章 涿县织席少年东汉灵帝光和七年,涿县的街市上,
尘土飞扬。日头毒辣,晒得青石板路都有些发烫。街角处,一个身材高大的少年正埋头干活,
他双耳垂肩,手臂奇长,垂下来能超过膝盖。他就是刘备,
一个靠着织席贩履与母亲勉强糊口的汉室宗亲。说是宗亲,可这血脉早已带不来任何荣耀,
反而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时刻提醒着他那遥不可及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他手脚麻利,
将一根根蔺草编成紧密的席子,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滴在未完成的席面上,
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玄德公,又在忙活呐?”一个路过的乡邻打着招呼,
语气里带着几分熟稔的同情。刘备抬起头,脸上挤出一个平和的微笑,
那双总是显得有些深邃的眼睛里看不出喜怒。“张大叔,忙着呢。家里还等着米下锅。
”他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不喜欢“玄德公”这个称呼,
自己一个卖草席的,哪担得起“公”字。可乡里人就这么叫,
大概是因为他那张与众不同的脸,还有他那不肯低头的骨气。他继续埋头编织,
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最近,冀州那边闹起了黄巾,张角三兄弟以“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为号,裹挟了无数流民。天下,似乎要乱了。傍晚时分,刘备收了摊,
背着几领没卖出去的席子往家走。路过村口的公告栏,那里围着不少人,议论纷纷。
他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张官府的告示,上面用朱砂写着招募义兵讨伐黄巾的内容。
落款是涿县县尉。看着那张告示,刘备的心猛地一跳。他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
又看了看自己这双能编席子却没握过刀剑的手,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他想做点什么,
想改变这织席贩履的命运,想不辜负那“汉室宗亲”的虚名,可他什么都没有。
就在他自嘲地准备离开时,身后传来一个洪亮如钟的声音。“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
反在此长吁短叹,何为大丈夫!”刘备回头,只见一个身材魁梧、豹头环眼的汉子正瞪着他,
满脸的络腮胡像钢针一样竖着。那人身后还跟着一个红脸长髯的壮汉,手持一柄沉重的长刀,
目光如炬,正静静地看着他。不知为何,面对这两人审视的目光,刘备非但没有畏惧,
反而觉得胸中那股郁结之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出口。他看着那个黑脸汉子,
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非不欲,实不能也。”这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第1章 桃园三结义## 第1章 桃园三结义那黑脸汉子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震得旁边屋檐上的瓦片都嗡嗡作响。“不能?我看你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
双手过膝,天生的贵人相,怎会说不能?俺姓张,名飞,字翼德,世代住在这涿郡,
卖些酒肉,颇有田庄。俺就看不惯这世道不平,想招些乡勇,杀贼安民,正愁没有同道中人!
”他说话直来直去,嗓门又大,引得周围的人都朝这边看。刘备心中一动,
拱手道:“原来是张家庄主。在下刘备,字玄德。实不相瞒,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汉景帝阁下玄孙。只因家道中落,与母织席贩履为生。见黄巾作乱,生灵涂炭,有心报国,
却恨无力回天。”“好!说得好!”张飞一拍大腿,“管他什么靖王之后,只要有这份心,
俺张飞就认你这个兄弟!走,别在这说了,到俺庄上喝几碗,咱们好好合计合计!”说着,
他不由分说地拉住刘备的手臂,那力道大得惊人。一旁的红脸汉子此时才上前一步,
抱拳道:“两位壮士,且慢。在下关羽,字云长,因在家乡杀了倚势凌人的豪强,
逃难江湖五六年了。刚才听闻二位要商议讨贼大事,愿闻其详。”他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一双丹凤眼不怒自威。刘备打量着关羽,见他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心中更是欢喜。
这真是天意!自己空有抱负,却无臂助,今日竟接连遇上两位豪杰。
他连忙回礼:“原来是关义士,幸会幸会。若二位不嫌,请到寒舍一叙,家母虽在,
也愿备些薄酒。”三人来到刘备家。那不过是几间茅屋,院落虽小,却被收拾得干净整洁。
刘备的母亲见儿子带回两位气宇轩昂的客人,虽有些惊讶,还是热情地张罗着饭菜。
酒过三巡,话匣子彻底打开。张飞性子急,拍着桌子说他愿散尽家财,招兵买马。
关羽则沉稳,说讨贼还需有章法,不可鲁莽。刘备听着,心中大计渐渐清晰。他放下酒杯,
郑重地说道:“我等三人,志同道合,何不结为异姓兄弟,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何?”张飞第一个跳起来叫好:“好!
早就想和二位结拜了!”关羽也缓缓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动容。第二天,
张飞庄后那片盛开的桃园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焚香再拜,对天盟誓。桃花瓣随风飘落,
落在他们年轻的肩膀上。这一拜,拜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忠义传奇,
也拜出了一条通往天下霸权的荆棘之路。刘备看着两位义弟,心中那股名为“希望”的火焰,
第一次烧得如此旺盛。---第2章 初战扬名## 第2章 初战扬名桃园结义之后,
三人立刻行动起来。张飞果然散尽家财,招募了五百余名乡勇,又请铁匠打造了兵器。
张飞用一丈八点钢矛,关羽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刘备则用了双股剑。人马器械初备,
恰逢涿县校尉邹靖派人前来求援,说黄巾军程远志部五万余人,正来攻打涿郡。“大哥,
让俺去会会那程远志!”张飞一听有仗打,兴奋得满脸通红,提着长矛就要往外冲。“三弟,
莫急。”刘备拦住他,转向关羽,“二弟,你看此战该如何打?”关羽抚着长髯,
沉吟道:“敌众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力敌。程远志乃草寇出身,有勇无谋。
我等可设下埋伏,诱敌深入,方可取胜。”刘备点头称是,心中对关羽的沉稳愈发佩服。
他虽是主心骨,但自知军事谋略远不及两位义弟,索性放手让他们发挥,
自己则负责统筹全局和安抚军心。这正是他的长处——知人善任。他派张飞为先锋,
前去挑战,自己与关羽则各领一队人马,在山谷两侧埋伏。张飞领命,
带着一百多骑兵冲出城去,正撞上黄巾军的先锋。他大喝一声,如平地起惊雷,挺矛便刺。
那黄巾将领哪里是张飞的对手,不到三回合便被刺于马下。张飞杀得兴起,一路冲杀,
佯装不敌,拔马便退。程远志见状,以为官军不堪一击,大笑道:“不过如此!
”随即催动大军,漫山遍野地追了过来。待黄巾军全部进入埋伏圈,只听一声炮响,
刘备与关羽两路兵马从山谷两侧杀出。关羽丹凤眼圆睁,卧蚕眉倒竖,催动赤兔马,
手起刀落,如砍瓜切菜一般,直冲中军。程远志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组织抵抗,
就被关羽一刀劈作两段。主将一死,黄巾军顿时大乱,人马相踏,死伤无数。刘备挥动双剑,
大喊:“降者不杀!”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战场,
在混乱中给了那些被裹挟的农民一条生路。这一战,三人配合默契,大获全胜,斩首万余,
缴获粮草器械无数。战后,邹靖亲自出城迎接,对刘备三人赞不绝口。刘备的名字,
第一次作为“平贼英雄”传了出去。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欢庆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从织席贩履到统兵之将,这第一步,他终于迈了出去。但他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黄巾之乱,不过是乱世的开端,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他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关羽和张飞,
暗下决心,定要护得这天下苍生,护得这汉室江山。
---第3章 寄人篱下## 第3章 寄人篱下讨伐黄巾有功,刘备本该得到封赏,
可朝中无人,他只被授予了一个安喜县尉的小官,还没等上任,就因鞭打督邮而被迫弃官,
带着关羽、张飞再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涯。他们先是投奔了公孙瓒,
后又辗转依附于徐州牧陶谦。陶谦年迈,对刘备颇为赏识,甚至有意将徐州相让。
刘备再三推辞,他深知自己根基浅薄,无功不受禄。然而,命运的玩笑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就在此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境内被杀,曹操迁怒于陶谦,大发雷霆,
率领大军前来报仇,兵锋所指,徐州数县生灵涂炭。陶谦忧心如焚,
派人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救。孔融又请刘备出兵相助。刘备接到消息,义不容辞,
他对关羽和张飞说:“陶公乃仁厚长者,如今有难,我等岂能坐视不理?
况且曹操名为报父仇,实为吞并徐州,其心可诛。此战,我等非打不可!”“大哥说的是!
曹操那厮,俺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张飞怒道。“只是,我部下不过数千人,
如何抵挡曹操数万大军?”关羽提出了现实的困难。刘备沉吟道:“兵在精而不在多。
我等可先解徐州之围,再作计较。”他亲自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晓以大义,劝其退兵。
曹操哪里会听,反而攻得更急。刘备只好率领本部兵马,与曹操先锋部队展开激战。
他身先士卒,挥舞双剑冲在最前面,关羽和张飞紧随左右,三人如虎入羊群,曹军抵挡不住,
连败数阵。曹操见刘备如此勇猛,又得知吕布正在袭取他的兖州老巢,心中大惊,
只好卖个人情,顺水推舟地退了兵。徐州之围遂解。陶谦对刘备更是感激涕零,
再次请他领徐州牧。这一次,在徐州百姓和官吏的再三恳求下,刘备终于答应。
他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多久。陶谦病逝,
刘备正式接管徐州,可他立足未稳,新的麻烦又找上了门。被曹操击败的吕布,前来投奔。
刘备看着帐下那个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的吕布,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吕布有“人中吕布,
马中赤兔”之称,勇冠天下,但也知道他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收留他,无异于引狼入室。
可若不收,又显得自己不仁不义,有损名声。在“仁德”的旗帜与现实的政治考量之间,
刘备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矛盾。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前者,将小沛让给吕布屯兵。
他希望用自己的真诚感化这位天下第一猛将,却不知,这个决定,几乎让他万劫不复。
---第4章 失徐州## 第4章 失徐州收留吕布,成了刘备一生中最大的失误之一。
吕布名为客将,却野心勃勃,时刻觊觎着富庶的徐州。刘备虽对他有所防备,
但碍于情面和名声,处处忍让。他常常在夜里独自叹息,自己以“仁德”待人,
为何换来的却是猜忌和算计?张飞多次劝他干脆除掉吕布,以绝后患,
但刘备总是摇头:“奉先吕布字新来,我等若如此待他,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我?
”这份“仁德”,最终变成了纵容。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之际,
吕布与徐州内部守将陈宫勾结,轻易地夺取了徐州。刘备闻讯,如遭雷击。
他辛苦打下的基业,转眼间化为泡影。前有袁术大军,后有吕布虎狼,他进退失据,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张飞气得哇哇大叫,要杀回徐州与吕布拼命。刘备拉住他,
眼中满是疲惫:“三弟,事已至此,徒增伤亡何益?徐州已失,我等只能先保全实力,
再图他计。”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向吕布求和。吕布也怕刘备与袁术联手,
便假惺惺地将小沛还给刘备,让他屯兵。刘备寄人篱下,心中屈辱可想而知。
他看着身边忠心耿耿的两位义弟,心中满是愧疚:“是我无能,让二位兄弟跟着我受苦了。
”“大哥说的哪里话!”关羽和张飞异口同声,“只要有大哥在,我等上刀山下火海,
在所不辞!”这份兄弟情义,是刘备在黑暗中唯一的光。他忍辱负重,在小沛积蓄力量。
然而,吕布终究没有放过他。不久,吕布又派兵攻打小沛。刘备兵多将寡,抵挡不住,
城破之日,他只带着数十骑突围而出,妻小也被吕布俘虏。一时间,刘备再次成了丧家之犬,
四处流亡。他想去投奔曹操,又怕曹操不容;想去投奔袁绍,又怕袁绍猜忌。天下之大,
竟无他容身之处。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曹操派来了使者。原来,曹操正准备攻打吕布,
想拉拢刘备。使者传达了曹操的口信:“玄德公,曹公久慕大名,知公困顿,
特遣我等前来相迎。曹公愿与公联手,共讨吕布,事成之后,徐州之地,任公处置。
”刘备看着使者,心中百感交集。曹操是他的对手,也是他此刻唯一的希望。
他抬头望向远方,那里是许都的方向,也是汉献帝所在的地方。他知道,这一去,
便是龙潭虎穴,但为了兄弟,为了未来的大业,他别无选择。他深吸一口气,
对使者说:“请回复曹公,刘备愿往。
”---第5章 煮酒论英雄## 第5章 煮酒论英雄抵达许都,
刘备受到了曹操极高的礼遇。曹操上表奏请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对他礼遇有加,出则同车,坐则同席。然而,刘备深知,这不过是曹操的“养士”之策,
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手段。曹操对他,既有欣赏,更有猜忌。在许都的每一天,
刘备都如履薄冰,他知道自己必须隐藏起自己的雄心壮志,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
为了掩饰自己,刘备在后园开辟了一块菜地,每日亲自浇水施肥,过得像个闲散的农夫。
关羽和张飞对此很不理解,私下里问他:“大哥,我们难道就要在这里种一辈子菜吗?
大丈夫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怎能如此消磨意志!”刘备却只是笑笑,
压低声音说:“二位兄弟有所不知。如今我等身在曹营,曹公多疑,我若不如此,
恐有杀身之祸。你们且忍耐,静待时机。”他的这份隐忍和沉稳,
让关羽和张飞虽然心中憋闷,却也只好听从。一日,曹操派人请刘备到相府后花园。
刘备心中一紧,不知曹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来到后园,只见曹操已备好一桌酒菜,
旁边的小几上,还放着一盘青梅,正在温酒。曹操指着天边阴云密布的天空,笑道:“玄德,
你看这天气,龙卷风将起,我忽而想起一件事,特请你来共饮一杯。”刘备坐下,
心中愈发警惕。两人对坐,喝了几杯酒,曹操忽然问道:“玄德,你周游四方,见多识广,
必知当世英雄,请为我指出来。”刘备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试探。
他故作谦逊道:“备肉眼安识英雄?”随口将袁术、袁绍、刘表等人说了几个。曹操听罢,
只是摇头大笑,一一驳斥,最后他伸出手指,先指了指刘备,然后又指了指自己,
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刘备耳边炸响。
他吓得手中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恰在此时,天边一声响雷,大雨倾盆而下。
刘备从容地弯腰捡起筷子,自嘲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见他如此胆小,
不禁大笑起来,心中对刘备的戒备也减了几分。然而,刘备的内心早已翻江倒海。他明白了,
曹操已经看穿了自己。在许都多待一日,就多一分危险。就在此时,机会来了。袁术兵败,
想北上投奔袁绍。曹操派刘备去半路截击。刘备领命,心中大喜。他知道,
这是他逃离许都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向曹操告辞,带着关羽、张飞,
星夜兼程地离开了这个让他窒息的地方。当他回头望向许都的轮廓时,他知道,
自己与曹操之间,再无回旋的余地。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较量,已然拉开了序幕。
---第6章 再失徐州## 第6章 再失徐州离开许都,刘备如龙归大海。
他轻松击败了袁术的残部,并趁机夺取了下邳,再次拥有了徐州这块地盘。
他派关羽留守下邳,自己则驻扎小沛,重新招兵买马,势力渐长。这一切,
都让远在许都的曹操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自己放虎归山,立刻决定亲率大军东征,
一举消灭刘备。消息传来,刘备营中人心惶惶。他此时兵力不过数万,
如何能抵挡曹操的精锐大军?他急忙派人向袁绍求援。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出兵。
刘备心中一片冰凉,他终于看清了这些诸侯的嘴脸,所谓的联盟,不过是利益的交换。
他看着身边忧心忡忡的关羽和张飞,苦笑道:“看来,这次又是我等兄弟独自面对了。
”“怕什么!大不了再打一场!”张飞怒吼道。“三弟,不可鲁莽。”刘备摇头,
“曹军势大,硬拼不是办法。为今之计,只能先避其锋芒。”他决定放弃徐州,再次流亡。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行动,曹军已兵临城下。一场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刘备亲自上城督战,
箭如雨下,喊杀声震天。但曹军兵力雄厚,攻势一波接一波,小沛城岌岌可危。危急关头,
刘备决定分兵突围。他让张飞率一部人马从东门杀出,自己则率余部从北门突围,
约定在徐州会合。然而,曹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一场混战之后,刘备的部队被冲散,
他身边只剩下数十骑。而张飞在突围后,见刘备迟迟未到,以为他已战死,一怒之下,
竟然放弃了徐州,独自一人去了芒砀山占山为王。更让刘备心碎的是,关羽在下邳被围,
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小,在曹操“约法三章”后,暂时投降了曹操。一夜之间,
刘备再次失去了一切。他孤身一人,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向青州。途中,
他遇到了前来接应的赵云。赵云本是公孙瓒的部将,因感念刘备的仁德,在公孙瓒败亡后,
便四处寻找刘备的下落,誓要追随于他。赵云的出现,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刘备灰暗的心。
他看着眼前这位英姿飒爽、忠心耿耿的年轻将军,眼中泛起了泪光:“子龙赵云字,
我刘备何德何能,能得你如此相待!”“主公言重了。”赵云单膝跪地,“云乃一介武夫,
蒙主公不弃,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有了赵云的加入,刘备稍稍振作。他知道,
只要自己不倒下,兄弟们就终有重逢之日。他擦干眼泪,望向远方。那里,是袁绍的地盘。
虽然袁绍见死不救,但如今之计,也只有投奔他,暂且栖身了。前路漫漫,
充满了未知和艰险,但刘备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第7章 袁绍帐下## 第7章 袁绍帐下投奔袁绍的日子,
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压抑的时期之一。袁绍虽然对他以礼相待,表面上尊为上宾,
实则处处提防。他深知刘备素有仁义之名,深得人心,怕他在河北发展势力,
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只给刘备一个虚职,不让他接触兵权。
刘备整日在袁绍府中饮酒作乐,表面上浑浑噩噩,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失散的兄弟。
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拿出关羽和张飞的旧物,睹物思人。他不知道关羽在曹操那边如何,
也不知道张飞在芒砀山是否安好。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比战败的屈辱更让他煎熬。他明白,
自己必须离开袁绍,但袁绍势力庞大,河北四州,兵精粮足,他若想脱身,难如登天。
就在此时,官渡之战爆发。袁绍亲率七十万大军南下,与曹操在官渡对峙。
刘备被袁绍带在军中,名为参赞军务,实为人质。看着袁绍大军兵强马壮,
而曹操兵力不过数万,刘备心中暗暗为曹操担忧。他倒不是同情曹操,而是知道,
一旦袁绍战胜曹操,统一北方,那他刘备就再无出头之日了。他必须想办法帮助曹操,
同时为自己创造逃离的机会。恰在此时,关羽在曹操那里斩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
解了白马之围。消息传来,袁绍大怒,怀疑刘备是曹操派来的奸细,立刻要将他推出斩首。
刘备临危不惧,哈哈大笑道:“袁将军息怒!关羽与我桃园结义,誓同生死。
他如今在曹操帐下,不知我尚在人间,故而斩杀将军大将,实乃报效曹操之意,与我何干?
若将军能放我回去,我写一封信,关羽必会前来投奔将军。届时,将军得一虎将,岂不美哉?
”袁绍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听刘备说得有理,竟信以为真,不但没有杀他,还厚待于他,
催他赶紧写信。刘备心中暗喜,立刻写了一封信,派心腹送去。他信中写的却不是劝降,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