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摆满中医典籍和药材样本上,苏瑶正聚精会神地听教授讲解中药药理,夜幕降临,苏瑶在图书馆查阅中医古籍,突然,一道神秘的蓝光从一本古籍中射出将她笼罩,苏瑶惊恐地瞪大双眼,下意识地用手遮挡光芒,苏瑶惊恐大喊:“这是什么?
怎么回事!”
光芒消失,苏瑶出现在一个陌生的古代农村村口,周围是破旧的房屋和农田,村民们穿着粗布麻衣,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陌生的小女孩,不远处 一个凶悍的妇人,正朝着她走来 那妇人满脸疑惑,手指苏瑶:“你这姑娘,从哪冒出来的?
苏瑶慌张的西处张望:“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来了这里,大娘,这是哪里啊?”
就在苏瑶不知所措时,她的哥哥苏宇打猎归来,看到苏瑶,惊喜又疑惑,哥哥连忙把苏瑶带回家,破旧的家中 弟弟苏轩也跑出来,一家人团聚,屋内陈设简陋,墙上挂着一些打猎用的工具和刚打回来的猎物,哥哥惊喜又着急:“小妹,真的是你吗?
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弟弟好奇地拉着苏瑶的手:“姐姐,这次回来你还走么?”
苏瑶一时间如鲠在喉,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穿越了:“我也不知道,我好像做了一场很长的梦。”
于是,苏瑶只能硬着头皮接受现实,再从长计议。
晚间,一家人围坐在破旧的木桌旁,桌上只有简单的饭菜,哥哥讲述着家里如何供苏瑶读书,又是如何仅靠那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维持生计的,希望苏瑶不要半途而废,苏瑶只说请了长假回家,苏大哥也没多想,看着家徒西壁的房子,苏瑶心有所想,既来之,则安之,眼前还是研究如何生存才是正事。
于是,次日一早,苏瑶准备了大饼和水,打算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山采药,来补贴家用,苏瑶跟哥哥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哥开始是不同意的,小姑娘家家,上山太危险不说,要是树枝划伤落下疤,本来就贫穷也拿不出更多的嫁妆,以后怎么嫁人,苏瑶却软磨硬泡,还说,你不带我去,等你上山打猎走了 我就自己去,到时候岂不更危险?
苏大哥一听,妹妹这么久没回来,怕是性格不好琢磨,为了安全,还是带上她,有危险,还能保护她,自己狩猎经验丰富,大不了就少打只野鸡,要是她觉得辛苦,下次自然就不会跟来了,想到这,便也答应了。
于是,最小的弟弟看家,兄妹二人一起上山去了,走出村子大约一个时辰,慢慢进入山腰,起初并不陡峭,只稀稀松松的野鸟飞过,树木也不茂盛,人们走得多,踩出了不少路,再往里走一柱香就没路了,这里也渐渐有了野鸡的踪影,此时苏瑶也采到几株常见的草药,又过了半柱香,苏大哥放轻脚步,示意苏瑶不要动,刹那间,弓箭射中野鸡,第一只猎物到手,苏大哥很是高兴 看来今天能早点回家,苏瑶也在不远处发现了几朵蘑菇,蘑菇都是成片的,果然,根本不用走远,眼前的就采了半筐,又采到了两株珍贵的草药,苏大哥又打到一只野鸡,时间来到下午 草药、野果、蘑菇、木耳采了满满一筐。
苏大哥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两兄妹打算早点下山,首接去县城出售,毕竟新鲜的价格更高,于是兄妹二人又步行是多里路,到山的另一面的县城,苏大哥拿着野鸡,送去了常送的酒楼,苏瑶跟在后面问掌柜的蘑菇要不要?
掌柜的一看,有些犹豫,便问道:“你这蘑菇也是山上采的?
我怎么没见过。”
苏大哥也很忐忑,毕竟这蘑菇,他也没吃过,别在吃坏人,那可摊上大事了。
苏瑶意识到 这老板不识得珍馐,就算勉强要了,也给不上价钱,不如再找其他酒肆碰碰运气。
于是 苏大哥收了掌柜二两银子,便和妹妹出了酒肆,苏大哥心想,不卖了也好,免得闹出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就对苏瑶说:“咱们去药铺把药材卖了,野果子和木耳就拿回家里吃。”
苏瑶表面点头答应,心里却另有盘算。
苏瑶知道,大哥相信自己的药理知识,毕竟学了好几年,采的野蘑菇能吃他是不信的,苏瑶也不与争辩,一会儿遇到识货的 他自然就晓得了。
苏瑶和苏大哥走进一家中药铺,药铺的柜台里只有一个小药童在称药,里屋有一大夫正在坐诊看病,那大夫似乎遇到一位难缠的病人,很是恼火,那小药童看我们衣衫褴褛 还背着背篓,便有些怠慢。
小药童说道:“大夫正在忙。”
便不再理苏瑶兄妹二人。
看着渐晚的天色,苏大哥有些着急,毕竟还要赶三十多里的山路,怎么也要一个半时辰,再说天黑赶山路不安全,尽量要天黑前到家。
想到这,苏大哥不免有些急躁。
只见苏瑶不紧不慢的对大哥说:“大哥,你先去买些大米、白面、盐巴、和糖,等你回来我这,不管卖掉卖不掉我们就回家,免得夜里走山路不好走。”
苏大哥听到妹妹这么说, 心想也只能这样了。
苏大哥走后,苏瑶就自顾自的站在门口, 小药童也不理她,就这样过了一会儿, 难缠的病人终于走了,苏瑶找准机会,把珍贵的药材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大夫才得放松,正捋顺胡须,突然看到大堂有个女孩捧着难得的药材,瞬间精神抖擞,快步走出来 两眼放光,忙问姑娘:“小姑娘,你这药材是否出售?
我可以高价收购。”
苏瑶等的就是这句,苏瑶面容不显波澜,问道:“那你能出多少银两呢?”
大夫捋顺着大胡子,说道:“我给你三两银子如何?”
三两银子虽说不少,比大哥辛苦打的两只野鸡还要多出一两,可这药材就算在现代,也是很珍贵的,难道在古代,因为没有采摘泛滥,所以很多么?
正在苏瑶思索之际,大夫又紧急加价二两。
“小姑娘,我再给你加二两,你看天色己晚,与其再找下家,不如卖给我,早些回家如何?”
苏瑶见价格合适,也不再恋战,便爽快的答应道:“好。”
苏瑶还拿出了些普通药材,七七八八共卖了六两六十个铜板。
于是,大夫让小药童拿出六两六十个铜板交给了苏瑶,还说,你以后有好药材,不拘多贵的,都可送来。
说话间,大夫又看到筐里的蘑菇,:“小姑娘,你这蘑菇卖不卖?”
苏瑶心中大喜,莫不是他识得这珍馐?
“卖。”
苏瑶依然平静回答,还说道:“这可是好东西,您真识货。”
“药食同源,老夫还是认得一些,这蘑菇不常见,却是美味,老夫也很久没吃了,小姑娘,这些蘑菇你打算卖多少钱呢?”
苏瑶有些为难,“我也不知道这些能卖多少,你既识得,您就给个价吧!”
“这些给你一两如何?”
苏瑶觉得价格合理,见天色己晚,就一起都给了大夫,还给了些野果子,一捧木耳和一些野菜。
算好账,苏瑶拿着七两银子外加六十个铜板,出门就看见大哥背着大米白面和一些其他的满满一背篓。
苏大哥见妹妹背篓空了大半,疑惑问道:“瑶儿,你这是都卖了?”
苏瑶也没细说 只说一共卖了多少钱,剩下的拿回家自己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