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情感净值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8-25

第一章:异常信号窗外的城市是一座永不休眠的情感工厂。

霓虹灯与全息广告牌交织成的光污染笼罩着天际,巨大的情感指数看板如同数字时代的神谕,

实时滚动着今日牌价:“快乐指数下跌2.3%,焦虑期货涨幅创新高,

建议增持‘镇静’类资产”。那些闪烁的数字决定着数百万人的情绪起伏,甚至命运走向。

在“心汇”情感银行大厦的第47层,高级情感审计师林薇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她的办公室三面都是智能玻璃墙,外面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全景,

室内却只有全息投影屏发出的冷光映照着她疲惫的脸庞。

审计报告显示着一组异常数据流——城西片区连续37小时出现违反经济学规律的情感波动。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震荡,而是一种精准而有节奏的异常,

像是在严密的金融系统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又是这个账户。

”她修长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敲,调出编号C-7342的详细信息。账户主人陈芳,

42岁,纺织厂女工,情感净值长期徘徊在破产警戒线边缘。按理说,

这种账户每天产出的应该是大量“焦虑”、“疲惫”和“绝望”这类负收益情感,

但最近却持续产生异常纯净的“希望”情绪,纯度高达94.7%。

全息投影浮现出这个中年女人过去一周的情感轨迹图:凌晨4点产出“生理性疲惫”,

6点兑换微量“提神专注”以支撑早班,

下午在流水线上持续供应“机械性平静”——这是底层劳工最常见的情感产出模式,

稳定但价值低廉。不同寻常的是,每晚8点到9点之间,

总会准时爆发持续53分钟的“无条件爱”,纯度稳定在94%以上,

没有任何市场常见的情感杂质。这种情感若是来自经过专业训练的情感生产者,

或许还算正常,但来自一个濒临情感破产的女工?“这完全不符合情感经济学原理。

”林薇皱眉标记异常点,在备注栏输入她的疑惑。在情感通胀率高达18%的当下,

未经资本投入和专业化训练的自然情感几乎不可能维持如此高的纯度。

情感市场就像一片盐碱地,早已不适合纯粹的情感自然生长。

除非...她的思考被突如其来的紧急警报打断。系统检测到大规模情感违约事件,

第十七学区发生家长集体情感崩盘——这是本月第三起了。林薇抓起审计终端,直觉告诉她,

这起事件与那个异常账户有关。她快速调取学区周边的监控画面,

只见一群家长模样的人正情绪激动地围堵在校门口,几位情感防暴警察已经赶到现场。

“实时情感监测数据。”她对着终端命令道。

数据流:群体焦虑89%愤怒74%绝望63%...情感数值还在持续攀升。

这些都是典型的负面情感爆发现象,但林薇敏锐地注意到,在众多崩溃的情感信号中,

有一个特殊的情感特征若隐若现。那是与C-7342账户中相似的“希望”信号,

虽然微弱,却异常坚韧。“锁定这个信号源。”她下令道。

系统很快定位到信号来源——一个瘦弱的中年女性正被人群推搡着,

却死死护着怀里的什么东西。放大画面,林薇认出那就是陈芳,

编号C-7342账户的主人。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周围人群的情感读数已经陷入混乱,

陈芳的情感特征却保持着一种奇特的稳定性。她的恐惧和焦虑读数确实在上升,

但那种特殊的“希望”信号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增强,

形成了一道微弱却真实的情感屏障。“不可思议...”林薇轻声自语。在情感经济学中,

这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现象被称为“情感异常体”,

通常会被系统自动标记为需要纠正的错误。但这一次,林薇没有立即启动纠正程序。

她注视着画面中那个拼命保护着怀中物品的女人,

突然产生了一种罕见的好奇心——那究竟是什么,值得一个人在情感崩盘的边缘仍然坚守?

她调出陈芳的完整档案,开始仔细阅读。档案记录显示,

陈芳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儿在第十七学区的精英学校就读。

为了支付女儿高昂的“情感教育费”,她已经质押了多项情感资产,

包括“母亲的自豪感”和“童年的回忆”。按照情感经济学的预测模型,

这种情况下账户持有人应该已经陷入完全的情感破产。但陈芳不仅没有崩溃,

反而持续产生着高质量的正向情感。林薇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停顿了片刻。按照工作规程,

她现在应该提交异常报告,启动账户冻结程序。

但某种直觉阻止了她——或许这个异常账户背后,藏着情感金融系统某个不为人知的漏洞。

或者,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超越了现有情感经济学理论的情感现象正在发生。

她做出了一个非标准的决定——暂时不标记这个异常账户,而是进行深入观察。

第二章:暗流涌动陈芳站在情感ATM机前,像是被钉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屏幕上那行红色的数字灼烧着她的视网膜:余额:83.6情元。机器发出无情的滴答声,

像是在倒计时着她最后的选择。“潜能开***感课程缴费期限已过48小时。

”机械语音毫无波动地提醒,“请及时充值,否则将影响学员的情感信用评级。

”陈芳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颤抖,几乎要留下汗渍。“能不能...缓缴几天?

”她对着收费机器人哀求,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

“厂里说下周就***感补贴...”机器眼闪烁着冰冷的蓝光,

扫描着她的面部表情和微情感波动。“检测到乞求情绪,纯度32%,经济价值低下。

逾期将产生每日3%的情感滞纳金。”它毫无怜悯地回答,

“建议质押‘亲子联结’或申请‘未来成就期货’。”陈芳踉跄着后退一步,

撞在了后面排队的人身上。对方不耐烦地咂嘴,头顶浮现出短暂的烦躁情绪气泡,

很快又被强制压下去——在公共场合流露过多负面情感是会被征收“情感污染税”的。

一个月前,她已质押了“母亲的自豪感”。上周,她又典当了“童年的回忆”。

现在她只剩下最后这点与女儿的情感联结,就像暴风雨中摇曳的烛火,微弱却珍贵。

走出情感ATM中心,陈芳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巨大的全息广告牌上,

情感明星正微笑着展示她价值连城的“完美喜悦”——那种经过专业训练和精心投资的情感,

纯度高达99.9%,单次授权使用费就足够普通家庭一年的情感支出。

“投资孩子的情感未来,就是投资您的晚年幸福!”广告牌上的标语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陈芳低下头,加快了脚步。

她知道那种“投资”对像她这样的人意味着什么——押上自己全部的情感资本,

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回到家时,小雨正对着玄关的智能镜子练习“标准微笑”。

十五岁少女的脸上带着不符合年龄的精准表情管理,嘴角上扬的角度精确到度,

眼角微微皱起的纹路都经过精心计算——这是精英学校的必修课,叫做“情感表达优化”。

“妈,我的‘共情能力’测试拿了A+。”小雨展示着电子成绩单,

嘴角保持着完美的微笑弧度,但眼角却泄露出一丝无法完全掩饰的疲惫,

“老师说可以兑换成双倍情感学分,下学期能申请‘优质情绪’奖学金。

”陈芳的心猛地抽紧。

她知道这个成绩意味着什么——女儿又在透支自己的基础情感去满足教育体系的需求。

就像去年为了艺术展演兑换“悲伤”那样,

孩子们早已学会切割自己的情感来换取所谓的“成就”。她想起小雨小时候,

那种发自内心的、不计成本的笑声。现在那种笑声已经被“标准愉悦”所取代,

虽然市场价值更高,却失去了某种温度。“不要太勉强自己。”陈芳轻声说,

伸手想抚摸女儿的头发,却在半空中停住了——这个动作可能干扰小雨精心维持的情感平衡。

晚餐是标准营养餐配微量“家庭温馨”添加剂——这是政府提供的低收入家庭情感补助,

能产生基础水平的亲情感受,但持续时间很短。餐桌上,

小雨讲述着学校里的情感训练课程:如何识别并产出高价值情绪,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投资组合,甚至如何将负面情感转化为可交易资产。陈芳安静地听着,

心里却一阵阵发紧。她记得母亲曾经的做法——那种不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关爱,

那种不带任何交易性质的陪伴。在这个情感被彻底金融化的时代,

那些反而成了不合时宜的奢侈品。深夜,陈芳独自坐在小雨的床边,

抚摸着她小时候的毕业照。相框角落藏着微型情感存储器,

里面封存着女儿第一声啼哭时她产生的“初生喜悦”。

这是黑市商人开价三千情元的稀有情感,但她从未动过出售的念头。

存储器的标签上有一行小字:“无价之宝,永不出售。”这是她对情感经济体系的微小反抗。

第三章:崩溃边缘全市情感通胀预警提升至橙色级别的通知,

像一道不祥的阴影笼罩着每个市民的个人终端。林薇站在心汇银行总部的情报中心,

面前是横跨整面墙的全息数据流,反映着这座城市情感经济的脉搏。

“廉价快乐产量过剩导致价格暴跌,环比下降17%。”助理指着波动曲线,

“而‘深刻思考’等高级情感由于供应不足,兑换比率突破历史极值,同比上涨42%。

”林薇的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正常的市场波动,而是系统性危机的先兆。

情感经济的基础正在动摇——底层民众只能量产低价值情感,

而精英阶层垄断的高附加值情感越来越昂贵,中间层次的情感几乎消失不见。

更诡异的是情感黑市的异常活跃。监测系统捕捉到大量“非标准化情感”流通,

包括本应被经济体系淘汰的“固执的诚实”、“低效的忠诚”等情感品类。

这些情感没有经过标准化处理,纯度不稳定,却在地下市场悄然流行。“审计长,

这些非标情感正在破坏市场稳定。”助理放大几个异常数据点,

“特别是这种被称为‘愚昧的希望’的情感变种,正在底层群体中快速传播。

它的经济价值很低,但情感韧性极强。”林薇立即调出C-7342账户的实时监控。

此刻陈芳正在纺织车间工作,情感产出却显示异常——本应是“机械性麻木”的时间段,

竟然持续产生着微量的“创造性愉悦”。“追踪信号源。”林薇命令道。

数据分析的结果令人震惊:这些情感并非来自陈芳自身,而是来自纺织机改造的情感采集器。

工人们偷偷将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情绪导入备用存储器,通过地下网络进行物物交换,

完全避开了官方情感交易系统。“他们在规避情感税。”林薇恍然大悟。

官方经济体系抽取高达45%的情感交易税,导致底层群体发明出这套影子情感经济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情感不再以情元计价,而是直接以物易物,或者换取其他服务。就在这时,

所有屏幕同时闪烁红色警报。

第十七学区发生情感踩踏事件——家长们得知教育情感债券突然贬值40%,

纷纷冲向学校要求赎回情感投资。监控画面中,人群像潮水般涌向学区情感交易所。

林薇在人群中看到了陈芳的身影。那个瘦弱的女工被人群推搡着,

却死死护着怀里的情感存储卡。令人惊讶的是,实时情感监测显示,

陈芳的恐慌和焦虑读数远低于周围人群的平均水平。相反,

一种奇特的、未被登记的情感形态正在她身上生成——系统暂时将其标记为“母亲的反抗”,

其特征是高度的情感韧性和不符合经济理性的坚定。“放大C-7342的情感读数。

”林薇命令道。数据显示,

陈芳的情感波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缓冲模式:当外界负面情感冲击增强时,

她的内在情感稳定性反而提升。这完全违背了情感经济学中的“情绪传染定律”。

“这不可能...”助理惊讶地说,

“除非她有某种情感免疫机制...”林薇突然想起了什么:“调取她的家庭关联数据。

注意观察当她想到女儿时的情感变化。

”数据验证了她的猜想:每当陈芳的意识流向与女儿相关的情感记忆时,

那种特殊的情感缓冲效应就会增强。这不是市场上任何已知的情感防护技术能达到的效果。

“我们可能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情感防御机制。”林薇低声说,

“一种基于情感连接的自然免疫系统。”就在这时,

情报中心的主警报响起——情感交易所宣布暂停所有教育债券交易,

引发全市范围的恐慌性抛售。情感通胀率瞬间飙升至25%,创下历史新高。

林薇立即启动应急协议,但她心里明白,传统的干预手段在这种系统性危机面前效果有限。

她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那个异常账户背后的秘密。“准备外出调查。”她对助理说,

“我要亲自见见这个陈芳。”“但是审计长,

外面现在很危险...”助理担忧地看着屏幕上不断上升的暴力事件报告。“正因为危险,

才更需要了解真相。”林薇坚定地说,“如果情感经济系统崩溃,

我们都需要找到新的生存方式。”穿梭在城市街道上,

暴警察正在处理多起***事件;甚至有人当街展示原始的情感表达——哭泣、怒吼、拥抱,

这些不被计量的情感行为在危机中重新出现。在一个街角,

她意外发现了一个地下情感交换点的入口。那里没有情元交易,

诚倾听;一个手工艺品换一个真实的笑声;甚至有人用“无用的浪漫”换取一顿简单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