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启2008,从负债到商业巨擘

第2章 古玩市场淘金者

发表时间: 2025-10-17
第二天清晨,陈明揣着银行卡里仅有的3286.5元,挤上了前往江城古玩市场的公交车。

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他脑海里反复梳理着前世关于奥运纪念币的记忆——这套纪念币分三组发行,前两组早己流通,第三组刚发行不久,市场热度尚未完全爆发,正是低价收币的最佳窗口。

古玩市场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刚走近就听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陈明没有首奔显眼的钱币摊位,而是绕到市场深处的角落,那里聚集着不少零散的摊主,大多是退休老人或小商贩,对纪念币的炒作行情并不敏感。

他在一个摆着旧邮票和铜钱的摊位前停下,目光落在摊位角落一堆用报纸裹着的硬币上。

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眯着眼喝茶。

“大爷,您这堆硬币怎么卖?”

陈明指着那堆硬币问道。

老人瞥了他一眼,随口说道:“都是些普通硬币,还有几枚奥运纪念币,你要是全要,给50块就行。”

陈明心中一喜,假装蹲下身翻找,指尖触到那几枚黄铜质地的纪念币时,心跳不由得加快——正是他要找的10元面值奥运纪念币,足足有8枚。

他不动声色地将所有硬币揽到一起,掏出50元递给老人,“行,这堆我都要了。”

转身离开摊位时,他听见老人嘟囔:“现在的年轻人,净买些不值钱的玩意儿。”

陈明暗自好笑,这8枚纪念币,用不了多久就能翻十倍不止。

接下来的一上午,陈明沿着角落摊位逐个询问,专挑那些对纪念币行情不了解的摊主下手。

有摊主把纪念币当普通硬币按面值出售,他就按11元一枚的价格批量收购;遇到知道纪念币值钱却不懂具体行情的,就耐心讨价还价,最终以15到20元不等的价格拿下。

临近中午,他的帆布包己经沉甸甸的,里面装着足足126枚奥运纪念币,花掉了2870元,手里只剩下416.5元。

陈明没有贪心继续收购,而是找了个阴凉处清点战果——前两组纪念币占了82枚,第三组44枚,这个数量,足够在炒作高峰时赚一笔。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明每天都会抽时间去古玩市场“扫货”,同时密切关注网上的纪念币价格走势。

他发现,随着奥运开幕日期临近,各大收藏论坛和交易平台上,奥运纪念币的报价开始疯涨,第三组纪念币的单枚价格从20元飙升到50元,前两组也突破了30元。

7月20日那天,陈明打开收藏网站,发现纪念币价格达到了顶峰——有买家挂出80元一枚收购第三组纪念币,前两组也被炒到了45元。

他知道,这是炒作最狂热的阶段,再过几天,随着市场货源增多,价格必然会暴跌。

当天下午,陈明带着所有纪念币来到古玩市场最热闹的钱币交易区。

他刚把纪念币摆出来,就有几个币商围了过来。

“小伙子,这些纪念币怎么卖?”

一个胖老板拿起一枚第三组纪念币,眼神发亮。

“第三组80元一枚,前两组45元一枚,不单卖,要就全部拿走。”

陈明语气坚定,报出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了5元,正好卡在币商的利润点上。

胖老板算盘打得飞快,算了算总价:“126枚,一共9270元,我给你9000元,凑个整。”

“少一分都不行,”陈明收起纪念币作势要走,“现在网上都这个价,你不买,有的是人买。”

他笃定对方会让步——此时的纪念币供不应求,胖老板只要转手卖出,就能净赚一千多。

果然,胖老板犹豫了几秒,咬牙道:“行,9270就9270!”

他当场点出现金,递给陈明。

握着沉甸甸的现金,陈明的手微微颤抖。

从3286元到9270元,短短半个月,他的本金翻了近三倍。

这不仅是金钱的收获,更让他确信,凭借未来的记忆,他一定能彻底改写人生。

回到出租屋,陈明把现金锁进抽屉,打开电脑搜索“江城 社区团购 2008”。

他知道,奥运纪念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抓住社区团购的雏形机遇,搭建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商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