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侃端起水杯,把我的资料整理好放在桌子上,然后一***坐在了椅子上,咂摸了两口说道:“我觉得都不是,我们初步摸排了受害者的社会关系,死者40来岁,未婚,承接各个年级阶段的申请学生,几乎经过他手包装,门门成绩不及格的孩子也能送到国外名牌大学去。
据同事说,他还比较热心公益,义务帮忙送了几个贫困家庭孩子出去留学,口碑都很好。
目前没有迹象显示被害人有什么仇家。”
马侃说完摇摇头,“至于抢劫……现场被害人的现金、手机、贵重物品都没有丢失。
难理解的是,现场很干净,车内除了雨水,没有提取到凶手任何痕迹,指纹、脚印,甚至连泥巴都没有。”
我听着马侃的描述,觉得很奇怪:“现场真找不到任何信息吗?”
“嗨,昨天晚上那大雨你又不是不知道,凶手杀完人以后刻意把门全部打开,现场也是一塌糊涂,有证据也给大雨冲没了……”“犯不着呀?
没有仇,也不要钱,杀人干啥?
吵架了?”
马侃摆摆手,嘟了下嘴:“不像是***犯罪。”
我对这案子越来越感兴趣了,问道:“会不会真的跟六年前的案子有关?”
马侃却斩钉截铁地说:“肯定不一样!
那个案子我看过卷宗,我记得我刚调到支队的时候,有次咱俩在烧烤摊宵夜,还跟你聊过,不过案子很普通你并不感兴趣,你忘了?”
我被问得一愣,思考半天:“确实没印象……”“无所谓啦。”
马侃打断我,他伸出食指,吊儿郎当地在我这个发小面前装作很资深,“这次601案的感觉跟六年前的511完全不一样,我当这么多年刑警,有专业嗅觉的。”
我当然对他的“臭屁”无所谓,我们是发小才会这样。
但这个案子却越聊越诡异,我脑海中也开始分析推理了:“对了!
顺风车不是可以查乘车人的信息吗?
后台没查到吗?”
马侃听到这里竟然很尴尬地笑了笑:“这才是这个案子最吊诡的地方,我们通过平台查到了乘车人的手机号,是实名登记的。”
他突然挑了一下眉毛,“但是你猜怎么着?”
“怎么?”
我满是好奇。
“号主是另一个失踪案的当事人,一个职高的学生,叫朱孝梅。
那案子才立案不到一个月,前段时间从派出所移送过来的。”
我理所当然地把那个女孩跟案件联系到了一起,问道:“可能是这个朱孝梅杀人吗?”
马侃嗤的一声笑了:“哈,这个当然有可能,看死者的伤口深度,嫌疑人的力量不是很强,有可能是女人。
不过我觉得可能是她的手机被凶手盗用了,毕竟女性这么暴力杀人的很少见。
现在好了,昨天的601雨夜杀人案件和一个月前失踪案子事搅和在一起了,上头己经决定把两起案件并案调查了。”
马侃望了望在走廊尽头,撇了一下嘴,继续说:“这个事情现在闹大了,市局给我们支队很大的压力,要求我们尽快破案,但现在一天过去了,没什么头绪。”
我点点头:“诶,要是我能参与查案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