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 青溪村山灵记(林默山灵)免费小说全集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青溪村山灵记(林默山灵)

青溪村山灵记(林默山灵)免费小说全集_完本小说免费阅读青溪村山灵记(林默山灵)

用户42940269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青溪村山灵记》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林默山灵,讲述了​主要角色是山灵,林默,李伯的男生生活小说《青溪村山灵记》,由网络红人“用户42940269”创作,故事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812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2 14:58:48。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青溪村山灵记

主角:林默,山灵   更新:2025-10-12 15:45:0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青溪村卧在浙南的群山褶皱里,像块被溪水浸软的翡翠。

一条青石板路从村口的老樟树下蜿蜒进去,路面被百年的脚步磨得发亮,

雨天时会映出头顶的云絮和两旁的竹影。路边的溪水常年泛着透亮的翡翠色,水流不急,

却能听见叮咚的声响,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潮湿的草木香,深吸一口,

仿佛能把肺里的城市尘嚣都洗干净。林默是三个月前到这里的支教老师。他从杭州来,

拖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里面装着三十几本教材、两身换洗衣物,

还有一台用了五年的笔记本电脑。来之前,

他在网上查过青溪村的资料——地图上找不到具体坐标,只有一篇驴友写的游记,

说这里是“浙南最后一片净土”。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

他才明白“净土”的含义:没有高楼,没有车流,只有连绵的青山、清澈的溪水,

和村民们脸上淳朴又带着点警惕的笑容。村长周德海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个子不高,

背有点驼,手里总拄着一根枣木拐杖,拐杖头被摩挲得油光锃亮。他亲自到村口接林默,

接过行李箱时,说了句让林默摸不着头脑的话:“小林老师,到了村里,有些规矩得守。

尤其是傍晚,别往西山走。”“西山?”林默当时正打量着村口的老樟树,

树干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叶繁茂得像一把巨伞,树身上挂着一块红布,

风吹过时轻轻晃动。“对,西山。”周德海的脸色严肃起来,皱纹挤成一团,

“那片林子邪性,尤其是过了山灵碑之后,太阳落山前必须回来。不然,会出事的。

”林默只当是山里老人的迷信,笑着点头应下,心里却没当回事。他教三四年级的孩子,

一共二十八个学生,教室是村里翻新的旧祠堂。祠堂的梁上还刻着“德泽绵长”四个字,

虽然有些褪色,却透着一股庄重。黑板是新换的,擦得锃亮,

孩子们的眼睛比溪水里的星星还亮,上课坐得笔直,提问时小手举得高高的,

声音清脆得像山里的鸟鸣。日子过得平静又充实。林默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沿着溪水跑步,

然后去村里的王婶家吃早饭——王婶的丈夫早逝,儿子在外打工,她总喜欢多做一份早饭,

让林默来吃。上午上课,下午除了上课,还会给几个成绩差的孩子补课。傍晚时分,

他会带着孩子们在村口的空地上玩游戏,丢沙包、跳房子,笑声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村民们对林默很热情。李伯会经常给他送些自己种的蔬菜,

陈阿公偶尔会拉着他讲村里的旧事,周德海的孙子周小宇更是天天黏着他,

要他讲城里的故事。林默觉得,这里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比城里的快节奏更让人安心。

直到九月初九那天,村里出了怪事。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村口就传来了王婶的哭嚎声。

林默被哭声惊醒,赶紧穿好衣服跑出去,只见王婶坐在自家门口的石阶上,

手里攥着几撮带血的鸡毛,哭得撕心裂肺:“我的鸡啊!我的芦花鸡啊!怎么就不见了呢!

”周围围了不少村民,七嘴八舌地安慰她。王婶家的鸡笼就在院子里,笼门是好好关着的,

没有被撬动的痕迹,地上只留了几撮带血的鸡毛,两只肥硕的芦花鸡凭空消失了。

“肯定是黄鼠狼叼走了。”有人说,“山里黄鼠狼多,晚上偷偷钻进去把鸡叼走了。

”王婶摇着头,眼泪止不住地流:“不可能!我昨晚睡前还去看过,鸡笼关得严严实实的,

黄鼠狼怎么可能钻进去?再说,就算是黄鼠狼,也不可能两只一起叼走啊!

”没人能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安慰了王婶几句,就各自散去了。林默也觉得奇怪,

但山里的事说不清,或许真的是某种野兽干的,也就没放在心上。可到了下午,

更严重的事发生了。村西头的李伯去西山割柴,往常太阳落山前就能回来,可那天直到天黑,

都没见他的人影。他儿子李建军急得满头大汗,挨家挨户地叫村民帮忙找。

二十多个村民拿着手电筒和镰刀,分成几队进山,直到半夜,

才在山灵碑附近的草丛里找到了李伯。李伯蜷缩在地上,脸色惨白得像纸,嘴唇发紫,

双目紧闭,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没割完的柴草。他儿子扑过去叫他,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只是嘴里反复念叨着“碑裂了,山灵怒了”,声音微弱得像蚊子叫。村民们把李伯抬回村里,

周德海也赶来了。他看着李伯的样子,脸色凝重,拄着拐杖在屋里踱来踱去,最后停下脚步,

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肯定是触了山灵的忌讳!李伯肯定是过了时辰还在西山逗留,

惊扰了山灵!”祠堂里挤满了村民,昏暗的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恐慌。

林默站在角落里,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开口:“周村长,会不会是李伯中暑了?

或者遇到了野兽,受了惊吓?我们应该先送他去镇医院,而不是在这里说什么山灵。

”话音刚落,祠堂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那些目光里有惊讶,

有不解,还有些隐隐的不满。坐在周德海旁边的陈阿公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沉默。

陈阿公头发全白,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攥着一串油光发亮的木珠,慢悠悠地说:“小林老师,

不是我们迷信,这山灵碑的规矩,是青溪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有百年了。这不是空话,

是刻在族谱里的真事。”陈阿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他缓缓讲起了山灵碑的传说——清末光绪年间,青溪村闹过一场大瘟疫。那场瘟疫来得突然,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发烧咳嗽,没过几天,就蔓延到了整个村子。村里的郎中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村民们一个个倒下。短短一个月,村里就死了大半的人,哭声日夜不停,

连溪水都带着一股悲凉的气息。就在村民们绝望的时候,村里来了个游方道士。

那道士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背着一个布囊,自称来自龙虎山。他在村里转了一圈,

又去西山看了看,回来对村民们说:“西山有山神,乃是这方土地的守护者。

只因村民们近年砍伐树木过多,惊扰了山神,山神才降下瘟疫以示惩戒。若想保村子平安,

需在西山脚下立一块石碑供奉,日夜焚香,不得惊扰。”村民们半信半疑,

可当时已经走投无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他们按照道士的吩咐,挑选了一块三尺高的青石,

请来石匠雕刻。石匠是邻村的老手艺人,花了三天三夜,

在石碑上刻了一尊模糊的山神像——神像身披树叶,手持拐杖,面容慈祥。

石碑的右侧还刻了一行字:“山灵护佑,勿扰勿犯”。石碑立起来的那天,

村民们杀了一头猪,摆上供品,焚香祷告。奇怪的是,从那天起,

村里的瘟疫真的渐渐平息了。那些生病的人慢慢好转,再也没有人死去。

村民们都以为是山灵显灵,对山灵碑越发敬畏,还定下了规矩:西山日落前必须下山,

不许在碑旁喧哗,更不许损坏石碑。可没过多久,有个外乡人路过青溪村,

听说西山的木材结实,就偷偷进山砍树。他不知道山灵碑的规矩,砍树的时候,嫌石碑碍事,

还拿起斧头在碑上砍了几道痕。当天夜里,村里就刮起了大风,风声呼啸,像是鬼哭狼嚎。

溪水暴涨,冲毁了好几户人家的房子。第二天一早,村民们发现那个外乡人死在了石碑旁边,

脸色惨白,嘴唇发紫,和现在的李伯一模一样。“我爷爷当年亲眼见过那个外乡人,

也见过碑上的刻痕。”陈阿公摸了摸手里的木珠,眼神悠远,“我小时候,

爷爷还带我去看过那块石碑,那几道刻痕很深,这么多年都没长好。后来,

村里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去碑前焚香祷告,求山灵保佑。这么多年,

村里一直平平安安的,从没出过大事。”周德海补充道:“是啊,小林老师。我年轻的时候,

有一次贪玩,太阳落山后还在西山逗留,结果迷了路,怎么也走不出去。

后来我爷爷带着人找到我,我已经晕过去了,醒来后还发了三天高烧。我爷爷说,

那是山灵给我的教训。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违反规矩了。”林默皱着眉,

心里还是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可看着李伯昏迷不醒的样子,还有村民们焦急又恐慌的神情,

他也说不出反驳的话。他知道,这些传说在村民们心里根深蒂固,

不是他一句“要相信科学”就能改变的。当晚,周德海让人把李伯抬回家里,

又让人去邻村请了赤脚医生。赤脚医生姓吴,已经七十多岁了,背着一个旧药箱,

颤巍巍地来了。他给李伯把了脉,又看了看李伯的眼睛和舌苔,摇了摇头说:“脉象紊乱,

气息微弱,不像是普通的病痛。依我看,是撞了邪,受了惊吓。我开点安神的草药,

能不能醒,就看他的造化了。”吴医生开了草药,王婶主动留下来帮忙煎药。

村民们都守在李伯家外面,直到半夜才渐渐散去。林默也留在那里,看着李伯苍白的脸,

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不通,为什么好好的一个人,只是去山里割柴,就变成了这样。

第二天一早,林默没去上课,他跟周小宇交代了几句,让他帮忙照看一下同学们,

然后就跟着周德海和陈阿公去了西山。山路崎岖,两旁长满了竹子和灌木,

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冰凉冰凉的。走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那块山灵碑。

石碑立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上,周围长满了齐腰的野草,草叶上还挂着露珠。碑身是青灰色的,

因为常年风吹日晒,表面有些粗糙。上面的山神像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看出个大概的轮廓,

神像的眼睛像是闭着,又像是睁着,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石碑的右侧,

果然有几道浅浅的刻痕,像是斧头砍过的痕迹,应该就是陈阿公说的当年外乡人留下的。

林默走近了才发现,石碑的中间有一道新的裂痕,从碑顶延伸到中间,像是被什么东西撞过,

裂痕边缘还带着点新鲜的石屑。“这裂痕是新的。”陈阿公蹲下来,用手轻轻摸了摸裂痕,

眉头紧锁,“我上个月来给山灵上香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裂了?

”周德海叹了口气,脸色沉重:“肯定是最近有人不规矩,惊扰了山灵。

前几天我还看见城里来的那几个游客,在碑旁边拍照喧哗,还伸手去摸石碑,

说不定就是他们弄的。”林默仔细观察着裂痕,边缘很整齐,不像是自然开裂,

倒像是被重物撞击过。他心里犯嘀咕,游客为什么要撞石碑?他们又不知道山灵碑的规矩,

顶多就是拍照留念,怎么会特意去撞石碑?他正想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响动,

回头一看,只见一只棕色的松鼠从草丛里窜出来,飞快地跑向山里,尾巴高高翘起,

像是一道闪电。“小林老师,你看这碑裂了,山灵肯定不高兴了。”周德海站起身,

看着林默,语气带着点恳求,“我们得赶紧办场仪式,给山灵赔罪,不然村里还会出事。

李伯就是例子啊。”“仪式?什么仪式?”林默问。陈阿公解释道:“就是杀一头猪,

摆上供品,在碑前焚香祷告,请求山灵原谅。还要找村里生辰八字合的人,去碑前磕三个头,

把裂痕用朱砂填了。这样,山灵才会消气,村里才能平安。”林默觉得这太荒唐了,

杀一头猪、焚香祷告就能解决问题?可看着两人严肃的神情,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他想了想,说:“周村长,陈阿公,我不是不信你们的传说,可李伯还昏迷着,

我们不能就这么等着仪式。先把他送镇医院看看吧,镇医院的设备比赤脚医生好,

说不定能查出病因。至于石碑,说不定是自然老化开裂的,我们可以找专业的石匠来修修,

总比搞仪式靠谱。”周德海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镇医院有什么用?李伯这是撞了邪,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