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斋读书 > > 温柔的囚笼李哲李哲小说推荐完结_全集免费小说温柔的囚笼(李哲李哲)
奇幻玄幻连载
小说叫做《温柔的囚笼》,是作者天下第七的温良恭俭的小说,主角为李哲李哲。本书精彩片段: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李哲的男生生活,婚恋,家庭小说《温柔的囚笼》,由网络作家“天下第七的温良恭俭”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172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13 04:02:23。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温柔的囚笼
主角:陆霆,林墨 更新:2025-10-13 04:42:0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精致的囚笼李哲将奥迪A4缓缓驶入熟悉的老旧小区,
车轮精准地压过地上那个永远修不好的补丁。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打在挡风玻璃上,
有些晃眼。他关掉引擎,却没有立刻下车。车内还残留着空调的凉意,
以及他刚喷来掩盖烟味的柑橘味空气清新剂的气息——一种徒劳的伪装。车窗外,
几个老人坐在花坛边打盹,知了在梧桐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
一切仿佛和他大学离家时没什么两样,除了母亲阳台那几盆愈发繁茂的兰花,
和楼下多了的几个颜色刺目的分类垃圾桶。他深吸一口气,
拎起副驾上那盒包装精美的西洋参和一套真丝睡衣,推开了车门。热浪瞬间包裹了他。
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咔哒”一声轻响。门开了,
一股混合着地板蜡、淡淡消毒水和过熟水果甜香的气味扑面而来。
这是李哲从小闻到大的味道,家的味道,也是某种无形约束的味道。“回来啦?
”母亲陈素云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抽油烟机的轰鸣。她系着那条蓝底白花的旧围裙,
探出半个身子,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一丝不苟的髻。她的目光像精密仪器,
快速扫过李哲全身,最终落在他挽起袖子的衬衫手肘处。“跟你说过多少次,
这件亚麻衬衫容易皱,挽袖子要顺着纹理,轻轻折上去,你看你,都拧出死褶了。
”她的语气里没有太多责备,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纠正,
仿佛这是她退休前在课堂上指点学生作业的本能。李哲下意识地想把袖子放下来,
又觉得多余,只含糊地“嗯”了一声,把礼物放在玄关的鞋柜上。“妈,东西放这儿了。
”“又乱花钱。”母亲瞥了一眼礼品袋,转身回到灶台前,“我这把年纪,穿什么不是穿。
你挣钱不容易,省着点花。你张阿姨的儿子,去年又换了大房子,人家那才叫会过日子。
”李哲换上那双专属他的、鞋底柔软过分的室内拖鞋,踩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几乎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客厅整洁得不像有人常住,沙发靠垫摆放的角度都经过精心调整,
玻璃茶几上纤尘不染,只放着一本翻开的《老年健康》杂志。他走进厨房想帮忙,
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蒸鱼的鲜香和红烧肉的浓油赤酱。“妈,我帮你端菜。”“别动!
”母亲立刻制止,手里还拿着锅铲,“厨房地滑,你别进来沾一身油烟气。去客厅坐着,
马上就好。汤再滚一下就好。”他只好退出来,无所适从地站在客厅中央。
这个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如今像一个精心维护的博物馆,每一件物品都待在它固定的位置,
承载着过往的岁月,却唯独少了点活人的烟火气。他感觉自己像个闯入者,
稍有不慎就会打破某种微妙的平衡。饭菜上桌,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色彩协调,
完全是健康食谱的范本。“多吃点鱼,补充蛋白质,你们用脑多。
”母亲夹起最大的一块鱼腩,放到他碗里,“这鱼我盯着市场活杀的,新鲜。
还有这个西兰花,抗癌的。”“谢谢妈。”李哲低头吃饭。味道无可挑剔,火候精准,
调味适中,和他记忆中一模一样,却也和公司楼下那家轻食店的味道一样,缺乏惊喜。
“最近工作怎么样?没再熬夜吧?”母亲开始例行的询问。“还行,项目快收尾了。
”李哲含糊道。“胃呢?还疼不疼?我给你的猴头菇粉有没有按时吃?”“好多了,
偶尔吃一次。”“偶尔不行,要坚持。身体是自己的,年轻不觉得,老了毛病都找上来。
”母亲叹了口气,眼神里是真实的忧虑,“你看对门老刘,前几天半夜心梗送医院了,
多吓人。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学会照顾自己。”李哲默默地听着,咀嚼的动作变得缓慢。
他知道每一句关心背后都是沉甸甸的爱,但这爱像一件过紧的衣服,裹得他有些透不过气。
“妈,我挺好的,您别总操心。”“不操心你操心谁?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
”母亲放下筷子,看着他,语气柔和下来,“哲哲,妈这辈子,最大的念想就是你。
以前盼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现在啊,就盼着你早点成个家,生个孩子,
妈还能帮你带带。我这身体还行,再帮你们几年没问题。”又来了。
李哲感到一阵熟悉的疲惫。这个话题像房间里的大象,每次回家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
他放下碗筷,试图转移话题:“爸上次体检结果出来了吗?怎么样?”“他?老样子,
血压有点高,让他少吃盐跟要命似的。”母亲成功被带偏,
絮絮叨叨说起父亲的各种“不听话”,“还是你好,从小就不用我多操心。就是太要强,
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跟妈说说,最近……有没有遇到合适的女孩子?”话题像钟摆,
又荡了回来。李哲深吸一口气,准备祭出那句用了无数次的“工作太忙,没时间”。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母亲手边的一个小本子。那是一个棕色的牛皮封面笔记本,
边缘已经磨损,露出毛边。本子旁边,放着一支老式的英雄牌钢笔。他认得这个本子。
从他记事起,母亲就有记账的习惯。小时候是记家里的柴米油盐,
后来是记他上学的学费、买参考书的钱。他没想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母亲注意到他的目光,很自然地拿起本子,翻开,用笔在上面写了几个数字,
嘴里念叨着:“今天买鱼花了三十五,肉四十二,青菜八块五……”她的动作熟练而平静,
仿佛只是完成一个日常仪式。但在那一瞬间,李哲心里莫名地咯噔了一下。
那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记账本,此刻在他眼里,仿佛蕴藏着这个家所有平静表象下的秘密。
他不知道,这个本子里记录的,远不止是今天的菜钱。沉默的惊雷晚饭后,
母亲照例收拾碗筷。李哲想帮忙,再次被母亲以“你歇着,别添乱”为由轻轻推开。
他只好退到客厅,有些无所适从地坐在沙发上。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伴着哗哗的水声和碗碟清脆的碰撞声,构成一幅他熟悉到骨子里的画面。这画面曾让他安心,
如今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躁和窒息。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向餐桌。
那个棕色的牛皮笔记本还静静地躺在那里,旁边是那支老式钢笔。一种强烈的好奇心,
混合着某种不祥的预感,驱使着他。他起身,走到餐桌旁,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粗糙的封面。他瞥了一眼厨房,母亲正背对着他,
专注地擦拭灶台。他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做什么亏心事,轻轻翻开了笔记本。映入眼帘的,
是母亲那熟悉而工整的字迹,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如同她的人一样,一丝不苟。
最初的几页,记录着日常的柴米油盐,琐碎而具体:“3月12日,青菜8.5元,
豆腐4元,排骨42元。”“3月15日,物业费186.3元,电费79.6元。
”数字精确到角,仿佛生活的每一分重量都被这细细的笔尖称量、记录。
李哲的心稍稍放松了一些,果然是母亲的记账习惯。他正准备合上,目光却扫到了下一页。
这一页的抬头,不再是日期,
项目名称:李哲购房首付及前期费用下面是一列列清晰的条目:“2018年7月3日,
支取定期存款 200,000.00”“2018年7月5日,
向大姐借款 50,000.00 注:已还清”“2018年7月10日,
支付xx楼盘定金 20,000.00”“2018年8月15日,
支付首付款余额 305,000.00”“2018年9月2日,
契税、维修基金等 18,750.00”……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枚冰冷的图钉,
钉在李哲的心上。他记得那套房,他刚工作两年,首付几乎掏空了父母所有的积蓄,
还让母亲拉下脸面向大姨开了口。他当时感激涕零,发誓要好好报答。
可他从未如此直观地看到这些数字以这种赤裸裸的方式罗列在一起,像一份冰冷的财务报告。
他手指颤抖地往后翻。李哲购车“2020年1月10日,
支付奥迪A4首付 150,000.00”“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
每月车贷 5,833.33 共36期,
总计210,000.00”旁边有一行小字备注:“哲哲上班远,有辆车体面些,
不受罪。”李哲感到呼吸有些困难。那辆车,他开了三年,习惯了它的舒适和便捷,
却从未如此清晰地计算过它背后每一分钱的重量。每月近六千的车贷,是母亲默默在还。
再往后,是他几乎不敢细看的条目:李哲留学期间费用部分“2014年9月,
兑换美元8,000,学费及生活费”“2015年1月,
国际汇款5,000美元”“2016年春节,
额外汇款3,000美元 注:怕他一个人在异乡过年想家,
多寄些吃点好的”……笔记本的后半部分,不再是单纯的家庭开支,
更像是一本关于“李哲”的投资与付出总账。每一笔大额支出,都与他息息相关。
而最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凝固的,是几乎在每一笔重大支出旁边,母亲都用稍小的字体,
写着一些简短的备注:在购房借款旁,写着:“大姐家也不宽裕,要尽快还。
”在连续几个月的车贷记录旁,写着:“这个月退休金少了三百,先用积蓄顶上。
”在无数笔生活费的汇款记录旁,写着:“哲哲瘦了,钱要够花才行。
”在一笔她自己看病的药费记录旁,写着:“小毛病,别告诉哲哲,他工作忙,省得他担心。
”这些冰冷的数字,因为这些备注,拥有了温度和重量,也变成了世界上最沉重的枷锁。
李哲猛地合上笔记本,仿佛那本子烫手。他脸色苍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仿佛那些数字和文字变成了实质的绳索,
一圈圈勒紧了他的心脏,勒得他喘不过气。这不是恶意。他清楚地知道,
母亲绝非有意要用这个本子来绑架他。在她看来,这或许只是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一种对家庭负责的态度,甚至是一种爱的记录——看,我为这个家,为我的儿子,
付出了所有。但正是这种“非恶意”,这种“理所当然”,
让李哲感到一种无处发泄的绝望和愤怒。他无法指责,无法辩驳,
因为母亲的每一笔记录都是事实,每一个备注都透着真心实意的关爱。可这爱,太沉重了。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