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我要去报名读书。”
苏伟把手中的刀放在了地上对父亲苏強说,他刚刚完成了父亲交代的任务,就是把父亲备好料的十几根竹子,把外面的青皮刨掉。
“读书?
你要去哪里读书?”
苏強头都没抬,弯腰认真的干着活,他每天要做六张竹凳子,靠背的那种。
苏伟站起身来,把身上的竹丝抖抖了几下,然后跑去和哥哥苏东住一起的房间里,把早就收到的拱桥二中录取通知书拿了出来。
带着老花镜的父亲,认真的把那张录取通知书看了看,然后才抬起头来说:“我还以为你没考上高中呢,,,这都开学好几天了,,,我,我本来是不想再读了。”
苏伟插了一句话。
“二中是在宁洋坪吧,去那里读,肯定是住宿,你真的要去,那我今天就不干活了,帮你准备一下。”
苏强佝偻着背,缓缓的站了起来,他解开了胸前那很老很老的蓝布围裙,围裙己经补了好几个洞了。
苏伟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默默的点了点头。
目送的父亲走到了街上,苏伟就呆呆的坐在矮竹凳上,毫无目的的看着外面街上走来走去的人。
此时是早上的9点多,哥哥苏东去一中上学了,今年正好读高三。
拱桥一中离他们家就100来米远,苏伟就是因为没有考上一中,所以才没有把考上二中的消息告诉父母。
这是一栋临街的商铺,解放前就存在了,苏伟知道是爷爷解放前当地主的时候,购置的产业。
其实也才开学三天而己,苏伟和父亲每天在商铺里干活,一到上学下学的时候,门外有很多的学生在那里路过。
开学的第一天,苏伟没什么感觉,第二天上学的学生路过时,苏伟心里开始有些痒痒,他看着那些背着书包充满朝气的同龄人,内心的渴望愈发强烈。
到了第三天,这种渴望己经变成了一种执念。
他想起自己曾经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的时光,也想起那些未完成的梦想。
当父亲回来,带着为他准备好的生活用品时,苏伟心里满是感动。
他跟着父亲一起收拾东西,把简单的衣物和学习用品装进一个旧的背包里。
父亲从口袋里掏出几张钱来,先是递过来一张五元,“这是报名费。”
又塞了一张五元到苏伟手里,说:“这是菜钱,孩子,好好读书。”
苏伟背着包,又把一张一米二的草席和被子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大米用米袋挂在车把上。
这辆半新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还是他读初二的时候,出嫁的姐姐送给他的。
初中他也没有考上一中,而是去了三公里外的一所中学。
姐姐看他走了一年的路上学,实在是心疼这个小弟弟,就把自己上下班用的自行车送给了他。
“阿爹,我去读书了,这事你跟阿姐说一下。”
告别了老父亲,苏伟踏上了去二中的路。
十多岁的孩子,父亲却60多岁了,但苏伟还真的是苏强亲生的,苏伟在父亲50岁的时候,母亲40岁时怀的他。
都怪那时候的人,不知道计划生育吧,苏伟能够来到人世间,还应该说是个意外!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他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他要在新的学校里努力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九月的阳光,一路都照着他,就为了让他能够流出汗来吧。
5公里有自行车骑,也真不算远,但是却要翻过一个山头。
苏伟好不容易把自行车推上了山头,远远就看到拱桥二中的校门,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