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戈在雨后湿润的傍晚,敲响了周彤的家门。
门外的走廊还留着未干的水迹,像是时光在这里停滞了一瞬。
门打开的瞬间,林戈和周彤的目光撞在一起,空气像是被拉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你怎么来了?”
周彤的语气平淡,却不冷漠。
她依旧穿着那身浅灰色的家居服,长发随意地束在脑后,眉眼间是林戈熟悉却又疏离的冷静。
林戈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挤出一句:“有些事,想找你谈谈。”
周彤微微侧身,让林戈进来。
屋内仍然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书架整齐,茶几上放着一摞法学杂志,窗台上是一盆开得正盛的紫罗兰。
他心头一紧,隐约觉得自己不过是这个空间的一个过客。
“坐吧。”
周彤关上门,走到茶几旁给林戈倒了杯水。
“你找我,是为了案子的事吧。”
林戈点点头,目光在房间里游移,最后停在周彤脸上。
“你一首在关注案子?”
周彤轻轻一笑,像是自嘲。
“你以为我会放下吗?
无论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那些受害者的命运,都不是可以忽视的事。”
林戈沉默良久,终于说道:“现在进展很慢。
警方还在调查,但我总觉得,有些东西被刻意隐藏了。
你怎么看?”
周彤端起水杯,手指在杯壁上无意识地摩挲。
“你来,是想让我帮你分析案情,还是想找一个倾听者?”
“都想。”
林戈坦诚。
周彤的目光变得锐利:“你知道吗,林戈,你有时候太容易被情绪左右。
这次的案子,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你不是第一次卷进这种漩涡,但这次,你必须学会冷静。”
林戈苦笑:“冷静?
我失去了太多,我没法冷静。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来找你吗?
因为我记得你分析案情时的神态,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光亮。”
周彤没有回应他的感慨,而是首接切入正题:“你说警方调查进展慢,你有没有想过,案子本身可能有很多层面?
表面是凶杀,深层可能牵扯到权力、金钱,甚至是你们之间的旧怨。”
林戈抬头,眉头紧锁:“你怀疑是有人在故意拖延?”
“我不怀疑,我确定。”
周彤语气中带着一丝冷酷,“你记得去年那个案子吗?
同样的拖延、同样的障碍。
你总是太相信制度,但有些时候,制度本身就是障碍。”
林戈的拳头攥紧,他从来不喜欢周彤分析案情时的冷静和理智,仿佛一切都只是一道方程式,无关血肉情感。
但他也明白,正是周彤这种冷静,曾经让他们在事业上如鱼得水。
“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林戈终于问道。
周彤望着他,片刻后缓缓开口:“你要学会耐心。
你现在太急了,不管是查案还是复仇,都不能急于求成。
每一步都要踩在实地上,否则只会被人利用。”
林戈的眼神变得锋利:“你还是不相信我能做到。”
周彤摇头:“不是不相信你能做到,而是你现在太像以前的那个你——只会用冲动掩盖痛苦。”
林戈的呼吸微微急促,往昔的裂痕在两人之间浮现。
他记得离婚那天,周彤也是用这种语气和他谈话,理智得令人窒息。
那时的他无法忍受自己的软弱,也无法忍受周彤的冷静。
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像眼前这杯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
“你说得对。”
林戈低声道,“我现在确实很急。
可你知道吗,我做梦都在想那个夜晚,那个案发的夜晚。
如果我能早点到现场,也许……如果这个世界有如果,我们都不会坐在这里。”
周彤声音柔和下来,“林戈,你要明白,有些事不是靠情感就能解决的。
你想查案,可以,但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判断。”
林戈盯着周彤,像是第一次认真审视她。
他发现她的眼里没有嘲讽,只有悲悯和劝慰。
这种情感,曾经是他最需要的,却也是他最无法承受的。
“你会帮我吗?”
林戈低声问。
周彤没有立刻回答。
她缓缓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资料夹,递到林戈手里。
“这是我最近整理的线索。
受害人的社会关系,财务流动,还有一些警方没有公开的信息。
你先看,等你看完,再来找我谈下一步。”
林戈接过资料夹,指尖有些颤抖。
他知道,这些资料是周彤花了无数个深夜整理出来的。
她一向如此,把情感埋在理性之下,用冷静的分析为自己和别人筑起防线。
“谢谢你。”
林戈声音沙哑。
周彤却只是淡淡道:“不用谢。
不是为了你,是为了案子,也是为了那些无辜的人。”
屋外的雨声又响了起来,像是过去的回忆在敲打两人的心门。
林戈起身告别,走到门口时,忽然停下脚步:“周彤,如果这次查案,我真的走到最后,你会陪我吗?”
周彤没有回头,只是望着窗外的雨幕,声音低低地传来:“只要你不被仇恨吞噬,我会一首帮你。”
林戈带着资料夹走进夜色,背影在走廊灯下拉得很长。
往昔的裂痕仍在,但他们都知道,这场复仇与追查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门缓缓关上,屋里只剩下周彤和雨声。
她靠在窗前,望着夜色中消失的林戈,心底有一丝难以言明的疼痛。
她知道,自己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彻底放下林戈。
但在这场案件中,他们的命运己然再度交错,仿佛裂痕之上,仍有一线光亮。
雨夜深沉,复仇的火焰也在悄然滋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