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 旧书店错别字杀手小说老周晓棠(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老周晓棠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旧书店错别字杀手小说老周晓棠(已完结全集完整版大结局)老周晓棠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

不赶浪潮 著

悬疑惊悚连载

小说叫做《旧书店错别字杀手》,是作者不赶浪潮的小说,主角为老周晓棠。本书精彩片段:主要角色是晓棠,老周,红笔的悬疑惊悚小说《旧书店错别字杀手》,由网络红人“不赶浪潮”创作,故事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21514字,10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3 10:48:58。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旧书店错别字杀手

主角:老周,晓棠   更新:2025-10-23 11:04:5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六点半的风还裹着夜的凉,老周推着“拾字斋”那扇松木木门时,指节先撞上了门环上的铜绿——这门跟了他二十年,木纹里浸满旧书特有的霉香与纸浆味,推起来总发出“吱呀”一声闷响,像年迈的伙计在喉咙里卡着半口痰。他弯腰掸了掸裤脚沾的露水,指尖刚触到门内的柜台,目光就像被磁石吸住似的,钉在了书架第三层的缺口处。

 

那本1986年版的《西游记》昨夜还摊在柜台上,书页夹着他没看完的“三打白骨精”,折角处还留着他拇指按出的浅印。可此刻,它竟规规矩矩地立在架上,深蓝色封皮被刚冒头的晨光镀了层暖融融的边,唯独封面上“孙悟空”三个烫金大字,被人用红笔涂得严严实实,改成了歪歪扭扭的“孙悟饭”——横画写得太用力,笔尖戳破了薄纸,露出下面的灰白色纸芯;竖画却飘得像根羽毛,末尾还带了个小小的弯钩。更荒唐的是,“孙悟饭”旁边画了个炸着金发的小人,圆脸蛋上用两点画了眼睛,嘴角翘得快飞到耳朵根,一条细细的尾巴从腰后翘出来,尖儿刚好蹭到书脊缝里积的灰。

 

老周心里“咯噔”一下,忙戴上帆布手套,小心翼翼地把书抽出来。指腹蹭过红笔痕迹时,他忽然顿住——那油墨竟还带着点没散透的温度,不是隔夜的冰凉,倒像是有人刚放下笔没多久。他捏着书脊翻开内页,第27页“白骨精”的“精”字被圈了个红圈,圈里还打了个小小的叉,旁边用铅笔头大小的字补道:“是妖精的精,不是精彩的精哦,会让人误会的”;第45页“金箍棒”三个字下画了道红线,“箍”字被涂掉,改成了“金gu棒”,下面画了个圆滚滚的小括号,里面写着“我忘了‘箍’怎么写啦,明天来补”;甚至连页边空白处他随手画的小涂鸦,都被人用红笔描了轮廓,添了两只圆耳朵,变成了只咧嘴笑的小狐狸。

 

“这叫什么事……”老周低声嘀咕,把《西游记》搁在柜台上,刚要转身去查其他书,眼角又瞥见了柜角那本泛黄的《呐喊》。那是本民国版的复刻本,封面脱了胶,他上周刚用透明塑料膜仔细包好,连边角的磨损都舍不得让别人碰。可现在,塑料膜被掀开了一角,书页里夹着张折成小方块的红纸条。老周展开纸条,上面的字迹娟秀又带着点孩子气的笨拙:“阿Q的Q要大写呀!小写的q像小尾巴,拖在后面不好看,先生当年写的是大写哦”,末尾还画了个吐舌头的笑脸,舌头尖儿翘得老高。

 

他赶紧翻开《呐喊》,果然,所有“阿q”里的小写字母都被红笔描成了大写,笔锋细细的,却把每个弯都描得格外认真。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连页边他自己写的批注都遭了“毒手”——“迅哥儿的冷”被改成了“鲁迅先生的冷要叫先生,才礼貌呀”,漏写的逗号被补上,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放大镜,把标点圈得清清楚楚。老周顺着柜台往下看,视线落在昨天傍晚写的价签上:“《朝花夕拾》30元”被红笔打了个大大的叉,改成了“《朝花夕拾》叁拾圆”,下面还加了行小字:“叔叔,字迹要工整呀,不然老花眼的爷爷看不清”,“叁拾圆”三个字被描了三遍,墨色浓得发亮。

 

老周摸出烟盒,手指刚碰到打火机,突然想起了什么,动作顿住了。他昨天关店时特意检查过——晚上九点半,所有书架都逐排看了,连最顶层的旧杂志都没乱;窗户钉着防盗栏,栏杆间距窄得连猫都钻不进来,他还特意晃了晃,栏杆纹丝不动;大门锁了三道,第一道是黄铜挂锁,第二道是嵌入式暗锁,第三道是老式门栓,钥匙就挂在他裤腰上,连睡觉都没摘下来。这“错别字杀手”,难不成是长了翅膀,从烟囱里飞进来的?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前五天的怪事突然像走马灯似的涌进脑子里:第一天,精装本《傲慢与偏见》里所有“的地得”都被标红订正,“美丽的风景”改成“美丽地风景”被打了叉,旁边写着“地用在动词前哦,‘看风景’才用‘地’”;第二天,一本民国诗集漏印的“愁”字,被人用红笔补在页边,字体模仿原诗的瘦金体,竟有七分像,连墨色的浓淡都跟着原字走;第三天,他写的进货单上,“明天进10本小说”被改成了“明日进拾本小说日期要写全称,不然会忘呀”,“拾”字的提勾还特意往上翘了翘;第四天,连摆错区的书都被人挪了位置——《格林童话》从文学区移到了儿童区,《鲁迅全集》归到了社科区,甚至有本放反的《水浒传》,被人正过来,书脊上还贴了张小红点,写着“这样才对嘛,字要朝着外面”;第五天,他故意在柜台放了支新红笔,想看看这人会不会用,结果晚上回来,红笔少了半管墨,书架上多了本《唐诗三百首》,“床前明月光”的“床”字被圈了三道,旁注“这里是‘井栏’的意思哦,不是睡觉的床,老师讲过的,不能错”。

 

老周捏着那支剩了半管墨的红笔,笔杆上还留着淡淡的指纹印——小小的,像个孩子的手。他忽然觉得,这“杀手”倒不像来捣乱的,反而像个较真的小老师,捧着红笔在书里找错,连标点都不肯放过。可这念头刚冒出来,他又打了个寒颤:如果是人,怎么进得来?如果不是人……他不敢再想下去,转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往外看。清晨的街道空荡荡的,只有街角早点铺的蒸笼冒着白气,雾气裹着油条的香味飘过来,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晃得人眼睛发花。

 

他回头看向书架,那本《西游记》还摊在柜台上,“孙悟饭”的红笔字迹在晨光里格外显眼,那个赛亚人的尾巴像是在轻轻晃动。老周深吸了口气,把烟塞回烟盒——不管这“错别字杀手”是人是鬼,他总得弄个明白。他从柜台下拖出个纸箱,里面是上周刚买的红外摄像头,本来是想防小偷的,现在倒派上了用场。他拿着摄像头走到书架最密的角落,那里堆着一堆1990年代的《儿童文学》,刚好能挡住镜头。他蹲下来调试设备,镜头对准书架中间的位置,刚好能拍到那本《西游记》和压在柜底的手稿。

 

调试完,老周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沓空白纸和三支新红笔,整整齐齐摆在柜台显眼处。他盯着红笔看了会儿,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候他也爱用红笔在课本上改错别字,被老师夸“认真”,后来长大了,盘下这家旧书店,每天和书打交道,倒渐渐忘了这份对“对”的执着。他拿起一支红笔,在空白纸上轻轻画了个笑脸,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像有人在耳边轻轻说话。

 

晨光慢慢爬进书店,落在书架上,给旧书镀上了层温柔的金边。老周把那本《西游记》轻轻放回书架,指尖蹭过“孙悟饭”的字迹,忽然觉得心里的疑惑少了点,多了点莫名的期待。他锁上店门,转身走向早点铺——今晚,他倒要好好会会这个神秘的“红笔朋友”,看看这个能在密闭书店里穿梭的“错别字杀手”,到底长什么样。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