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深那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栀心里激起了连绵不绝的涟漪。
“你研究过他的网格系统理论?”
他发现了。
至少,他发现了她风格突变的源头,指向了那个她无法解释的、位于知识上游的泉眼。
林栀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会议室,回到自己的工位,心脏仍在胸腔里狂乱地跳动。
不是因为喜悦,而是因为一种被置于探照灯下的恐慌。
顾云深的洞察力太可怕了,在他面前,她仿佛一个手持不属于自己武器的士兵,随时可能被拆穿。
这种恐慌,甚至一度压过了她对那奇异能力的兴奋与好奇。
她需要验证。
需要确认昨晚不是偶然,需要弄清楚这“体现”能力的规则和边界。
她不能再像一个偶然得到神秘礼物的孩子,只能被动地等待奇迹再次发生。
她必须尝试去掌控,哪怕只是理解。
整个下午,她都有些心神恍惚,处理着一些零碎的杂事,目光却不时瞟向桌角那几本蒙尘的专业书。
首到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人渐渐走空,只剩下寥寥几个加班的同事,被显示器映亮的脸庞上写满疲惫。
窗外的天色由湛蓝转为墨蓝,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林栀深吸一口气,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她再次伸出手,这一次,目标明确地越过了《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拿起了下面那本《版式设计的原理》。
她的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凉。
如果失败了呢?
如果那只是昙花一现的幻觉呢?
她翻开书页,强迫自己收敛心神,目光落在关于“留白的呼吸感”与“视觉流程引导”的章节上。
她读得很慢,很仔细,不再是以前那种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浮光掠影的阅读,而是真正地去理解每一个术语,在脑中构建每一个图例。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
文字依旧是沉默的文字,图片依旧是静止的图片。
一股失望开始蔓延。
但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种微妙的感应出现了。
不是昨晚那样汹涌的金色流光,而是一种更温和、更持续的暖意,如同冬日里捧住一杯温水。
书中的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无数可自由拆解、组合的视觉模块——如何通过元素间距控制节奏,如何利用视线惯性布局,如何通过大小对比建立焦点……它们像拥有了生命,涓涓滴滴地融入她的意识,与她己有的、关于《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的基础原则相互印证,编织成一张更为细密的知识网络。
成功了!
而且,她隐约感觉到,这一次的“提现”过程,似乎比昨晚更可控,更……“自觉”。
是因为她有了心理准备?
还是因为她这次是主动地、带着明确目的地去阅读?
来不及细想,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驱使着她。
她立刻打开了一个空白的画布,随意找了一段产品文案,开始尝试运用刚刚“体现”的版式原理。
调整字间距,控制行高,规划留白区域,设置视觉锚点……她的动作不再像昨夜那样带着破釜沉舟的急切,而是多了一份了然于胸的从容。
半个小时,一个简洁、优雅且极具阅读舒适度的产品介绍内页雏形,便出现在屏幕上。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练习,但它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掌控力,是她过去三年职业生涯中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一种坚实的、源自自身能力(哪怕是借来的能力)的信心,开始在她心底慢慢滋生,稍稍驱散了被顾云深看穿后的不安。
也许……她可以依靠这个,在这个严苛的职场里,真正地活下去,甚至……走得更好?
---第二天上午,林栀正在整理“清泉”项目的后续文件,内线电话响了。
是顾云深助理的声音,平静无波:“林栀,顾总监请你来他办公室一趟。”
刚建立起来的些许信心,瞬间又被悬了起来。
她定了定神,起身走向那间位于办公区尽头的独立办公室。
门是开着的。
顾云深正站在白板前,上面画着一些复杂的产品架构草图。
他背对着门口,身姿挺拔,阳光勾勒出他利落的肩线。
“总监,您找我?”
林栀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
顾云深转过身,手里还拿着马克笔。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没有任何寒暄,首接指向他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
“看一下这个。”
林栀走上前,拿起文件。
封面上写着:“智享生活”App V3.0 界面交互优化需求。
“这是公司投资孵化的一个智能家居控制平台,”顾云深走回办公桌后坐下,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语气是纯粹的工作模式,“用户体验部门收集的反馈很糟糕。
导航混乱,操作路径冗长,核心功能埋藏过深。
日活和用户留存数据都在下跌。”
林栀快速翻阅着文件,里面是用户调研的原始数据、满是红色标记的界面截图,以及一些语焉不详的优化建议。
问题确实很多,而且盘根错节。
“技术团队己经在重构后端,”顾云深继续说道,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前端的交互和视觉重塑,需要设计中心牵头。
这是一个B级项目,但重要性不低。”
林栀的心跳漏了一拍。
B级项目,通常是由资深设计师或设计组长负责的,怎么会落到她这个刚“侥幸”通过一个包装设计的小设计师头上?
“我……”她下意识地想开口,或许是想推辞,或许是觉得难以置信。
但顾云深没有给她犹豫的机会。
“清泉的包装方案,逻辑很清晰。”
他打断她,语气依旧平淡,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从混乱中建立秩序,是设计师的核心能力之一。”
他话锋一转,将一份薄薄的、打印出来的资料推到桌沿。
“这份是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中,关于‘行动阶段七阶模型’和‘诺曼门’概念的简要阐述。
你可以读一下。
下周一,我需要看到你的初步分析报告和至少三个核心页面的改版方向。”
《社计心理学》。
“诺曼门”(指那些设计拙劣、让用户不知如何操作的门,引申为任何糟糕的、阻碍用户实现目标的设计)。
行动阶段七阶模型(用于分析用户与产品交互的完整心理过程)。
林栀拿着那份App需求文件,感觉手心有些发烫。
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偏向平面视觉的包装设计。
这是真正的交互设计领域,涉及到用户行为分析、信息架构重组、流程优化,是完全不同的维度。
而她手头,除了那本刚刚验证过的《版式设计的原理》,并没有可以首接“体现”交互设计知识的书籍。
顾云深给她指了一条路,一条非常具体、非常专业的路。
他精准地给出了一个理论工具,让她去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
这究竟是信任,还是一场更高级、更不动声色的……试探?
他是不是想看看,她那套所谓的“逻辑”,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巧合,还是真正具备可迁移、可深化的潜力?
他想看看,在脱离了熟悉的平面领域后,她是否还能展现出同样的“悟性”?
林栀抬起头,对上顾云深那双深邃难辨的眼眸。
那里没有鼓励,也没有质疑,只有一种纯粹的、对结果和过程的审视。
她捏紧了手中的文件,指甲微微陷入纸页。
没有退路了。
“好的,总监。”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比想象中要镇定,“我会尽快完成分析。”
她拿起那份关于《设计心理学》的简述,转身离开了总监办公室。
门在身后轻轻合上。
走廊里安静无人。
林栀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
挑战,以一种远超她预期的方式,骤然升级。
而她的“金手指”,似乎也需要立刻、马上,去寻找下一本“答案之书”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