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 佚名佚名(我的微信通未来)最新章节列表_(佚名佚名)我的微信通未来最新小说

佚名佚名(我的微信通未来)最新章节列表_(佚名佚名)我的微信通未来最新小说

2952951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2952951”的优质好文,《我的微信通未来》火爆上线啦,小说主人公佚名佚名,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剧情走向顺应人心,作品介绍:热门好书《我的微信通未来》是来自2952951最新创作的男生生活,爽文,逆袭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陈迹,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我的微信通未来

主角:佚名   更新:2025-10-27 09:30:5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陈迹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银行短信。余额:73.4。这几个数字像冰冷的钉子,

把他钉在了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的沙发上。房东的催租信息压在泡面盒下面,

只露出一角,却比整个房间的重量都沉。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经理老张发来的语音消息,

他没戴耳机,直接点开,那带着不耐烦的沙哑嗓音立刻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陈迹,

最后三天!季度指标还差一大截,你自己掂量,完不成,直接去财务结工资走人!

”他划掉聊天框,像丢掉什么烫手的东西,把手机扔在旁边的沙发上。

廉价的沙发垫子没什么弹性,手机屏幕撞上去,暗了一瞬,又突兀地自动亮起。

不是锁屏界面。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微信聊天窗口,不知何时被置顶在了最上方,

联系人名称赫然是——“未来的我”。陈迹皱眉,觉得荒谬。是哪个朋友的恶作剧?

还是什么新型的诈骗软件?他伸手去点右上角的省略号,想删除或者屏蔽这个对话框。

按键是灰色的,无法操作。长按,没有反应。退出微信重进,它依旧顽固地待在置顶的位置。

就在他准备强制关机重启时,一条新信息毫无征兆地跳了出来。“明天上午九点,

城西旧色市场,找一个穿褪色蓝工装、戴鸭舌帽的老头。

他有一批‘曙光牌’JZC-22F继电器,全部吃下。”消息简短,命令式的口吻。

陈迹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环顾四周,窗外是城中村杂乱的天线和高低错落的屋顶,

屋内只有他一个人。谁在搞鬼?他手指飞快地打字回复:“你是谁?

”消息前面立刻出现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发送失败。他又试了几次,无论输入什么,

都无法发送。这个聊天框,只能接收。“未来的我”?他嗤笑一声,感觉有些荒唐。

可那“曙光牌JZC-22F继电器”……他恰好知道这个型号。

上个月他跟着老张跑过一个工厂项目,对方提过一嘴,说这种老型号的继电器现在不好找,

但有些老设备还在用,偶尔能碰到高价求购的。是巧合吗?他盯着那行字,心里乱糟糟的。

业绩压力,催租通知,银行卡余额……这一切像一张无形的网,把他越缠越紧。也许,

这只是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他放下手机,起身去烧水,准备再泡一盒面。

水壶发出呜呜的声响。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瞟向沙发上的手机。屏幕还亮着,

“未来的我”那五个字,像是有某种魔力。去,还是不去?成本似乎不高。明天是周六,

不用上班。去城西旧货市场的公交车费,来回四块钱。他兜里还有一张皱巴巴的二十元纸币。

最多就是浪费半天时间,和四块钱。万一……万一呢?

万一这荒唐的、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真的呢?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野草般疯长。

他想起看过的那些网络小说,主角获得奇遇,改变人生……可那是小说。他是陈迹,

一个二十五岁,毕业于三流大学,在小型商贸公司当底层业务员,

连房租都快交不起的普通人。水烧开了,蒸汽顶得壶盖噗噗作响。他走过去,拔掉电源。

屋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他自己有些急促的呼吸声。他拿起手机,

再次点开那个诡异的聊天窗口。信息还在那里,冰冷,又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全部吃下……”他喃喃自语,“我拿什么吃下?全身家当七十三块四?”他苦笑。

但一种被逼到绝境后产生的、近乎赌徒般的心理,开始占据上风。

反正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就去看看。他对自己说。就去看一眼。2第二天,

陈迹起得很早。他翻箱倒柜,找出了最体面的一件衬衫,虽然洗得有些发白,

但熨烫得还算平整。他把那张二十元纸币和几个钢镚小心地放进裤兜,

又带上了公司的工作证——也许能用得上。城西旧货市场位于鹭城的边缘地带,

是一个庞大的、充满了各种陈旧物品和人间烟火气的所在。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旧木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二手电器运行的噪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喧嚣。

陈迹挤在熙攘的人群中,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每一个摊位,

寻找着那个“穿褪色蓝工装、戴鸭舌帽的老头”。时间一点点过去,九点已过,

他几乎要把整个市场逛遍,心里那点本就微弱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果然是个恶作剧。

他叹了口气,准备离开。就在他转身,目光掠过市场最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摊位时,

动作顿住了。一个老人,蹲在那里,身前铺着一块脏兮兮的帆布,

上面堆着些杂乱的五金零件。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甚至有些破损的蓝色工装,

头上压着一顶老旧的鸭舌帽,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陈迹的心跳猛地加速。他深吸一口气,

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装作随意地走了过去。“老板,看看东西。”他蹲下身,

目光在那些零件上扫过,很快,

他就看到了那一堆用油纸简单包裹着的、深灰色的方形继电器,

上面模糊地印着“曙光牌”和“JZC-22F”的字样。成色看起来很旧,

有些外壳还有划痕。“这些继电器怎么卖?”他拿起一个,掂了掂,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常。老人抬起头,露出一张饱经风霜、布满皱纹的脸,眼神浑浊,

带着疲惫。“打包,五千块。不单卖。”五千!陈迹心里一沉。他全身上下连五十都没有。

“老板,这价格……这都是老型号了,现在没什么机器用了吧?

而且你看这成色……”他试图讲价,心里盘算着能不能让对方同意赊账,

或者用什么东西抵押。老人却摇了摇头,语气固执:“就这个价。急着出手,等钱用。

”陈迹僵住了。信息是真的,人找到了,货也在眼前,可他买不起。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希望近在咫尺,却因为最现实的金钱问题而变得遥不可及。

他蹲在那里,手里捏着那个继电器,大脑飞速运转。怎么办?放弃?

他几乎能想象到“未来的我”在屏幕那头嘲讽的表情。等等……公司!他忽然想起,

公司偶尔也会处理一些积压的库存物资,有时候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价格会压得很低。

老张作为业务经理,有权限处理这类小额资产。如果他能说服老张,

以公司的名义先吃下这批货,再找渠道卖出去……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

他立刻对老人说:“老板,你这批货我要了。但我现在没带那么多现金,你等我一会儿,

最多两小时,我带钱过来!”老人狐疑地看着他。

陈迹赶紧掏出自己的工作证:“我是‘远航商贸’的业务员,我们公司就在附近,

这是我的证件。我马上回公司取钱,你千万给我留着!”或许是工作证起了作用,

或许是陈迹脸上的急切不似作伪,老人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快点。下午要是没人要,

我就卖废品了。”陈迹道了声谢,转身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出市场,

跳上了最近的一班公交车。他必须说服老张。3回到公司,周末的办公室空荡荡的,

只有经理老张还在他的小隔间里对着电脑愁眉苦脸地抽烟。“张经理!

”陈迹气喘吁吁地冲进去。老张被吓了一跳,看清是他,没好气地说:“陈迹?

你跑来干什么?指标想好了?”“张经理,有个急事,赚钱的机会!”陈迹顾不上喘匀气,

快速地把在旧货市场发现一批紧俏型号继电器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他隐去了微信的来源,

只说是自己偶然发现的信息,并强调有把握高价转手。老张眯着眼,

吐出一口烟圈:“曙光牌JZC-22F?这玩意儿现在可不多见了。你确定能出手?

别砸手里。”“我确定!”陈迹斩钉截铁,“上个月那个鑫华厂的王工不是还抱怨买不到吗?

我们可以联系他!就算他不要,我也有其他渠道打听!五千块,只要五千块本金,

赚了钱算公司的,我只要提成!”老张将信将疑。五千块对公司来说不算大数目,

但对陈迹这种底层业务员突然提出的项目,他本能地不信任。

但看着陈迹因为奔跑和激动而涨红的脸,以及眼底那份不容置疑的急切,

再想到陈迹确实一直还算踏实,

而且公司最近业绩也的确需要一点亮色……他掐灭烟头:“你小子可别坑我。这样,

我跟你去一趟,看看货。要是没问题,公司可以出这笔钱。但是陈迹,”他盯着陈迹的眼睛,

“要是赔了,这钱就从你以后工资里扣,扣完为止!”陈迹心中一紧,但此刻已无退路。

“好!”两人驱车赶回城西旧货市场。那老人还在原地,那批继电器也原封未动。

老张毕竟是老业务,仔细检查了继电器,确认型号和基本功能完好,虽然旧,但并非报废品。

他又和老人磨了几句价,最终以四千八百元成交。钱货两清。

看着老人拿着钱匆匆离开的背影,陈迹抱着那箱沉甸甸的继电器,

感觉像是抱住了改变命运的基石。接下来的两天,陈迹发动了所有能联系的关系网,最终,

不仅找到了鑫华厂的王工,还通过王工介绍,

联系上了另一个急需这批继电器进行设备维护的小型配件厂。两边一分,

这批继电器不仅迅速脱手,还因为型号稀缺,卖出了远超预期的价格——总价一万九千元。

扣除公司的本金和各项费用,这笔交易为公司净赚了近一万四千元。按照公司的提成比例,

陈迹个人拿到了两千八百块!当那笔钱真的打入他几乎空掉的工资卡时,

陈迹站在银行的ATM机前,看着屏幕上跳出的新余额,久久没有动弹。

他捏着那张薄薄的银行卡,感觉它从未如此沉重过。他回到出租屋,关上门,

背靠着冰冷的门板,缓缓坐倒在地。他从口袋里掏出那部旧手机,屏幕解锁,

那个名为“未来的我”的聊天窗口,依旧静静地置顶在那里。他伸出手指,

轻轻触摸着冰凉的屏幕。这一次,不再是怀疑和恐惧。

一种混杂着激动、敬畏和难以言喻的兴奋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翻涌。他知道了。这一切,

不是幻觉,不是恶作剧。他的微信,真的通向着未来。4两千八百块,对当时的陈迹而言,

是一笔巨款。他立刻付清了拖欠的房租,剩下的钱,

他没有像以往那样立刻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是小心翼翼地留作了“启动资金”。

他隐隐感觉到,那个“未来的我”给予的信息,不仅仅是救急,

更是一条需要他主动去把握的财富路径。果然,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手机屏幕再次自动亮起。

“下周三,留意‘滨海快报’财经版,右下角短讯。”信息依旧简短,没有上下文。

陈迹立刻记下,然后开始每天密切关注《滨海快报》的电子版。到了周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