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悬疑惊悚 > 电影《骨瓷》

电影《骨瓷》

早上起不来的虫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电影《骨瓷》由网络作家“早上起不来的虫”所男女主角分别是骨瓷陈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第一锁青川车载导航的电子音在浓雾中扭曲成含混的杂陈砚猛地踩下刹轮胎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发出刺耳的摩擦“该死又没信号”副驾驶座上的林夏揉了揉发红的眼指尖划过手机黑屏的屏“这鬼地方到底在不在地图上?”陈砚没应只是死死盯着前车灯穿透浓勉强照出前方百米外的轮廓——那是一座被雾气缠绕的古黑瓦白墙在灰绿色的雾霭中若隐若像一幅洇湿的水墨却透着说不出的诡...

主角:骨瓷,陈砚   更新:2025-11-09 12:59:2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雾锁青川车载导航的电子音在浓雾中扭曲成含混的杂音,陈砚猛地踩下刹车,

轮胎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该死的,又没信号了。

”副驾驶座上的林夏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指尖划过手机黑屏的屏幕,

“这鬼地方到底在不在地图上?”陈砚没应声,只是死死盯着前方。车灯穿透浓雾,

勉强照出前方百米外的轮廓——那是一座被雾气缠绕的古镇,

黑瓦白墙在灰绿色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洇湿的水墨画,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他们是来寻找失踪的民俗学者老周的。一周前,老周带着研究课题来到青川镇,

此后便杳无音信,最后一条消息是发给陈砚的短信,只有六个字:“骨瓷活了,快跑”。

陈砚是老周的学生,林夏是老周的侄女,两人驱车八百公里,循着老周留下的地址找到这里,

却发现青川镇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地图上查无此镇,沿途的村民也只字不提,

只劝他们“雾天别进山”。“进去看看吧。”陈砚推开车门,一股潮湿的寒气扑面而来,

夹杂着淡淡的泥土腥气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瓷器釉色味,“老周肯定在里面。

”林夏犹豫着跟上,高跟鞋踩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回响,在寂静的雾中格外突兀。

古镇入口处立着一块斑驳的石牌,上面刻着“青川镇”三个字,字体遒劲,

却被青苔覆盖了大半,边缘还有几道深可见骨的划痕,像是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反复刮过。

走进古镇,雾气更浓了,能见度不足五米。两侧的房屋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木质的门窗朽坏不堪,窗棂上挂着残破的蛛网,屋檐下悬着的红灯笼褪成了暗红色,

在风里轻轻摇晃,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没有鸡鸣犬吠,没有人声喧哗,整座古镇静得可怕,

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雾中回荡。“陈砚,你听。”林夏突然拉住陈砚的胳膊,

声音发颤,“好像有瓷器碰撞的声音。”陈砚凝神细听,果然,

从雾霭深处传来一阵细碎的“叮叮当当”声,像是有人在摆弄瓷器,又像是瓷器自己在移动,

断断续续,忽远忽近。“老周的研究课题就是青川镇的骨瓷工艺。

”陈砚握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那是老周留给她的遗物,里面只有一段嘈杂的背景音,

夹杂着模糊的低语,“据说这里的骨瓷是用特殊材料烧制的,民国时期很有名,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落了。”两人顺着声音的方向往前走,穿过一条狭窄的巷道,

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座废弃的瓷窑,窑口黑黢黢的,像一张巨兽的嘴,

周围散落着许多破碎的瓷片,月光透过雾气洒在瓷片上,反射出惨白的光。

瓷器碰撞的声音就是从瓷窑里传来的。陈砚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按下开关,光柱刺破浓雾,

照向窑口。只见窑内堆放着许多完整的骨瓷,碗、碟、瓶、罐,一应俱全,

这些骨瓷的颜色很特别,不是常见的白色,而是透着一种淡淡的乳黄色,表面光滑如镜,

隐约能看到细密的纹路。而那些骨瓷,竟然在缓缓移动!一只骨瓷碗从堆顶上滚了下来,

“叮”的一声撞在旁边的瓷瓶上,然后顺着地面慢慢滚动,像是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它。

紧接着,更多的骨瓷开始移动,碗碟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又诡异的声响,

像是一场无声的演奏。“这……这怎么可能?”林夏吓得浑身发抖,躲在陈砚身后,

“瓷器怎么会自己动?”陈砚也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椎升起,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老周的短信说“骨瓷活了”,难道指的就是这个?她举着手电筒,仔细观察那些骨瓷。突然,

她发现其中一个瓷瓶的瓶身上,竟然有一张模糊的人脸轮廓!那轮廓像是用釉色自然形成的,

眼睛、鼻子、嘴巴隐约可见,表情狰狞,像是在痛苦地嘶吼。陈砚凑近了一些,

看得更清楚了,那不仅仅是一个瓷瓶,瓶身的纹路竟然是由无数细小的骨骼纹理组成的,

密密麻麻,令人头皮发麻。“骨瓷……真的是用骨做的。”陈砚的声音有些干涩,

她想起老周在研究笔记里写过的一句话:“青川骨瓷,以骨为胎,以魂为釉,百年成器,

遇雾则活。”当时她以为只是民间传说,现在看来,这传说竟然是真的!就在这时,

窑内的骨瓷突然停止了移动,所有的瓷器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窑深处的阴影里,

齐齐“望”去。紧接着,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从阴影中传来,“咚、咚、咚”,

像是有人穿着厚重的靴子在行走,每一步都踩在人心上。陈砚握紧了手电筒,

光柱颤抖着照向阴影深处。一个高大的身影缓缓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穿着民国时期窑工服饰的人,身材佝偻,皮肤呈青灰色,像是长期浸泡在水里。

他的脸上没有五官,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光滑的骨瓷面具,面具上绘制着繁复的花纹,

眼睛的位置是两个黑洞洞的窟窿,透着刺骨的寒意。他的手里拿着一把沾满瓷土的刮刀,

刮刀上还挂着几缕暗红色的丝线,像是干涸的血迹。“谁……闯进了我的窑厂?

”低沉沙哑的声音从面具后面传来,像是瓷器摩擦发出的声响,难听至极。

陈砚和林夏吓得一动不敢动,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面具人缓缓抬起手,指向她们,

手中的刮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擅闯青川镇者,死。擅动骨瓷者,魂归窑火。

”第二章 瓷窑秘事“跑!”陈砚反应过来,拉着林夏转身就跑。身后的脚步声紧随而至,

沉重而急促,还有瓷器碰撞的“叮叮当当”声,像是有无数只骨瓷在追赶她们。“别回头!

往镇口跑!”陈砚大喊,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变调。林夏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只能机械地跟着陈砚跑,高跟鞋在青石板路上崴了一下,她踉跄着摔倒在地,

脚踝传来钻心的疼痛。“快走!我拉你!”陈砚连忙回头去扶她,

却看到面具人已经追了上来,距离她们不足十米。面具人的速度很快,

佝偻的身体像是没有重量,每一步都能跨越数米的距离,手中的刮刀挥舞着,

刮过旁边的墙壁,留下一道深深的划痕,墙壁上的泥土簌簌掉落。“没时间了!

”陈砚咬了咬牙,背起林夏,继续往前跑。林夏的体重不算轻,陈砚跑了没几步就气喘吁吁,

额头上的冷汗混合着雾气,顺着脸颊滑落。身后的瓷器碰撞声越来越近,陈砚能感觉到,

那些骨瓷像是有了生命,在地面上滚动、跳跃,朝着她们的方向而来。就在这时,

前方的雾中突然出现了一座破旧的客栈,客栈的门虚掩着,门楣上挂着“青川客栈”的牌匾,

牌匾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里面的木质纹理。“进去躲躲!”陈砚没有多想,

背着林夏冲进了客栈,反手关上了大门,并用旁边的一张破旧八仙桌顶了上去。“砰!砰!

砰!”门外传来剧烈的撞击声,像是有人在用身体撞门,还有瓷器碰撞的声音,

似乎那些骨瓷也追到了门口。陈砚和林夏靠在门后,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脏狂跳不止。

“刚……刚才那个是什么东西?”林夏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不知道,

但他肯定不是人。”陈砚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目光扫过客栈内部。

这是一座典型的民国时期客栈,大堂里摆放着几张破旧的八仙桌和长条凳,

桌子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墙角结着蛛网。柜台后面的货架空空如也,

只有几个破碎的瓷瓶散落在地上。客栈的二楼是客房,楼梯扶手已经朽坏,

踩上去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断裂。“这里好像很久没人住了。

”林夏颤抖着说。“未必。”陈砚的目光落在柜台后面的墙上,那里挂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上是一群穿着窑工服饰的人,站在瓷窑前合影,为首的是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人,

戴着一副眼镜,手里拿着一个骨瓷花瓶。“是老周!”林夏突然喊道。陈砚凑近一看,

照片上为首的中年人果然是老周,只不过比她记忆中年轻了几岁,

眼神里带着一丝兴奋和好奇。照片的背景,正是她们刚才去过的那座瓷窑。

照片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写着“民国三十七年,青川窑厂留念”。民国三十七年,

也就是1948年,距今已经七十多年了。老周怎么会出现在七十多年前的照片里?

陈砚的心里充满了疑惑,她拿起照片,仔细翻看,发现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骨瓷之秘,

藏于窑底,生人勿近,魂归此处。”“窑底?”陈砚喃喃自语,

老周的研究笔记里也曾提到过,青川瓷窑的窑底有一个秘密地窖,里面存放着最古老的骨瓷,

也是整个窑厂的核心。难道老周就是为了寻找这个地窖,才失踪的?就在这时,

门外的撞击声突然停止了,周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陈砚和林夏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和恐惧。“他……他走了?”林夏小声地问。陈砚摇了摇头,

示意她不要说话,然后慢慢挪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雾还没有散,外面静悄悄的,

青石板路上空无一人,那些骨瓷也不见了踪影,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但地上那些破碎的瓷片,还有墙壁上的划痕,都证明刚才的遭遇是真实的。“不对劲。

”陈砚皱起眉头,“他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话音刚落,

客栈的窗户突然“哐当”一声被撞碎,一只骨瓷碗从窗外飞了进来,重重地砸在地上,

摔得粉碎。紧接着,更多的骨瓷从窗户、门缝里涌了进来,碗、碟、瓶、罐,密密麻麻,

像是潮水一般。“不好!它们找到我们了!”陈砚大喊,拉着林夏往二楼跑。

骨瓷在地面上滚动,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追逐着她们的脚步。

陈砚和林夏踩着摇摇欲坠的楼梯往上跑,身后的骨瓷已经追到了楼梯口,

一只骨瓷瓶顺着楼梯滚了上来,差点撞到林夏的脚后跟。“快进房间!

”陈砚看到二楼的一间客房门是开着的,立刻拉着林夏冲了进去,反手关上房门,

并用椅子顶住。“砰!砰!砰!”骨瓷不断地撞击着房门,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声,

仿佛随时都会被撞破。房间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破旧的木床,一个掉漆的衣柜,

还有一张桌子。陈砚的目光扫过房间,突然发现衣柜的角落里藏着一个铁盒。她立刻走过去,

打开铁盒,里面放着一本泛黄的日记和一把生锈的钥匙。“是老周的日记!

”林夏看到日记封面上的签名,惊喜地喊道。陈砚拿起日记,快速翻阅起来。

日记的日期从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开始,记录了老周在青川镇的所见所闻和研究过程。原来,

老周并不是失踪,而是被困在了青川镇。他在研究骨瓷的过程中,

发现了青川骨瓷的秘密——这些骨瓷确实是用人体骨骼烧制而成的,而烧制骨瓷的人,

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窑工首领,名叫沈万山。沈万山是个天才窑工,却也是个疯子。他认为,

只有用“纯净”的灵魂和骨骼,才能烧制出最完美的骨瓷。于是,

他诱骗了许多路过青川镇的旅人,将他们杀害后,用他们的骨骼烧制骨瓷,

再用他们的灵魂为骨瓷上釉。这些骨瓷被赋予了灵魂,遇雾则活,听从沈万山的指挥。

而沈万山自己,也在一次烧制骨瓷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了骨瓷面具,

成为了骨瓷的守护者,永远留在了青川镇。老周在研究中不小心触动了窑底的机关,

释放了沈万山的灵魂,从此被困在青川镇,无法离开。他尝试过逃跑,

却每次都被沈万山和骨瓷阻拦,最后只能躲在客栈里,写下这本日记,记录下骨瓷的秘密,

希望有一天能有人发现,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日记的最后一页,

写着一行潦草的字迹:“窑底地窖,有破解之法,钥匙在铁盒中,

务必毁掉沈万山的骨瓷面具,否则永无宁日。”陈砚拿起铁盒里的生锈钥匙,

这应该就是打开窑底地窖的钥匙。“我们必须去窑底,毁掉沈万山的面具。”陈砚看着林夏,

眼神坚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离开青川镇,也能为老周报仇。”林夏虽然害怕,

但看着陈砚坚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就在这时,

房门被骨瓷撞破了一个大洞,一只骨瓷碗从洞里飞了进来,擦着陈砚的肩膀飞过,摔在墙上,

碎成了齑粉。越来越多的骨瓷涌了进来,房间里的空间越来越小。“没时间了,我们走!

”陈砚拉着林夏,从窗户跳了出去。窗外是一条狭窄的小巷,雾气依旧浓重。她们落地后,

立刻朝着瓷窑的方向跑去。沈万山和骨瓷都在客栈里,这是她们唯一的机会。

两人在小巷里穿梭,尽量避开开阔的地方。雾气中,隐约能看到一些人影在晃动,

那些人影都穿着民国时期的服饰,脸上没有五官,像是被抹去了一样,

正是被沈万山杀害的旅人,他们的灵魂被束缚在青川镇,成为了骨瓷的一部分。

“别跟他们对视,往前跑!”陈砚提醒道。这些幽灵般的人影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荡,

并没有主动攻击她们,似乎只有沈万山和骨瓷才具有攻击性。十几分钟后,

她们再次来到了瓷窑前。瓷窑的门敞开着,里面黑漆漆的,瓷器碰撞的声音已经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低沉的吟唱声,像是沈万山在念着某种古老的咒语。

陈砚和林夏小心翼翼地走进瓷窑,手电筒的光柱在窑内扫过,那些骨瓷都静静地摆放在原地,

不再移动,仿佛睡着了一般。窑底的地面上,有一块不起眼的石板,

石板上刻着和铁盒钥匙相匹配的纹路。陈砚拿出钥匙,插进纹路里,轻轻一拧。

“咔嚓”一声,石板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地窖入口,

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从地窖里涌了上来,夹杂着淡淡的瓷器釉色味和腐朽的气息。

“就是这里了。”陈砚深吸一口气,“林夏,你在这里等着我,我下去毁掉面具。”“不行,

我跟你一起下去。”林夏拉住她,“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而且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冒险。

”陈砚看着林夏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那你跟在我身后,千万小心。

”两人拿着手电筒,顺着陡峭的石阶往下走。地窖很深,石阶湿滑,走了大约十几米,

才到达底部。地窖里摆放着许多古老的骨瓷,这些骨瓷比窑内的更加精美,也更加诡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