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驱散了都市清晨的最后一丝薄雾,将“渊渟科技”总裁办公室照得一片通透明亮。
陆沉渊站在窗前,俯瞰着脚下如同模型般精致的车水马龙。
他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气质温润儒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敛着一丝与这精英形象不符的、仿佛能洞穿一切的冷静与疏离。
“陆总,这是‘守望者’计划的最终方案和潜在合作方名单。”
特助秦昊将一份平板电脑轻轻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语气恭敬却不失熟稔,“董事会那边希望这个慈善项目能尽快启动,为集团形象加分。”
陆沉渊转过身,唇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锐利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
“做慈善是好事,但关键要落到实处。
名单上的,都是些追求曝光度的机构吧?”
他的声音低沉悦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磁性。
秦昊笑了笑:“您明察。
大部分都是。
不过,有一家比较特别,‘拾光书屋’,一家独立书店。
规模很小,但口碑极好,店主是位自由摄影师,作品很有灵气,尤其擅长捕捉人文情怀,风格很符合我们这次关注留守儿童的主题。
是项目部一个小姑娘推荐的,说是在那里买书时偶然聊起,觉得理念很合。”
“拾光书屋……”陆沉渊轻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敲了敲,“听着不像是个追求流量的地方。
资料给我看看。”
他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着关于书店和其店主苏晚的简单信息。
页面上的照片很少,只有几张书店门面的随手拍,绿植掩映,木质招牌透着温暖的旧意。
店主苏晚的信息更少,只有几个摄影比赛的获奖记录,作品风格宁静而富有力量,能瞬间抓住人的情绪。
“有点意思。”
陆沉渊将平板递回去,语气听不出太多情绪,“安排一下,接触看看。
合作的前提是理念一致,而不是规模大小。”
“明白。”
秦昊点头,心里却微微讶异。
这种小事,原本陆总只需要最终拍板,不必亲自过问前期接触的细节。
……城市的另一头,氛围截然不同。
“拾光书屋”蜷缩在一条老街的转角,阳光透过爬满绿萝的窗棂,在木质地板和层层叠叠的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墨水和咖啡豆混合的醇厚香气,安静得只能听到窗外偶尔响起的车铃声和书架间轻微的翻书声。
苏晚穿着一件亚麻质的宽松长裙,正踮着脚,试图将一本厚厚的老版《辞海》塞回书架最高层。
几缕碎发垂在她白皙的颈侧,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神情专注,嘴角自然微微上扬,带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恬淡。
“晚晚!
救命!
我这篇稿子又被主编打回来了,说缺乏生活气息!
生活气息是什么?
是菜市场的鸡飞狗跳还是地铁里的汗味啊?”
闺蜜叶蓁咋咋呼呼的声音打破了店内的宁静,她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在窗边的懒人沙发上,抱着抱枕哀嚎。
苏晚终于把书推回了原位,松了口气,转身笑道:“也许是你身上的香水味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她走到咖啡机旁,熟练地给叶蓁做了一杯拿铁,“静下心来,喝杯咖啡,慢慢想。”
“还是你好。”
叶蓁接过咖啡,抿了一口,幸福地眯起眼,“你说我干脆辞职,来给你打工算了?
每天闻着书香味,肯定能长寿。”
“我可付不起时尚大编辑的工资。”
苏晚笑着摇头,拿起一块软布,开始仔细擦拭书架上的浮尘。
她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目光扫过书脊时,敏锐而快速,仿佛能瞬间捕捉到任何不协调的细节。
一本摆放角度略有偏差的书被她精准地抽出、调整、再推回,整个过程流畅自然。
就在这时,店门口的风铃又清脆地响了一声。
一个穿着快递员制服的男人低着头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纸盒。
“苏晚女士?
有您的快递,请签收一下。”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帽檐压得很低。
“好的,谢谢。”
苏晚放下软布,走过去接过笔,正准备签字。
她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快递员的手——虎口处有一层不明显但绝不属于普通快递员的厚茧。
而且,他站立的姿势,重心微沉,更像是一种下意识的防御或进攻姿态。
苏晚签字的动作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快速签好名字,接过盒子。
“辛苦了。”
她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目光看似随意地掠过对方低垂的脸。
快递员含糊地应了一声,迅速转身离开,脚步似乎比进来时急促了一点。
苏晚拿着盒子,并没有立刻拆开,而是走到窗边,看着那个“快递员”骑上电动车,很快汇入街角的人流消失不见。
她低头看了看寄件人信息,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和模糊的地址。
叶蓁还在絮絮叨叨地吐槽着主编,完全没有注意到刚才那短暂的、几乎不存在的异常。
苏晚的心跳却微微加速了一丝。
是巧合吗?
还是……她不动声色地将盒子放在柜台下方,决定晚点再处理。
脸上的表情重新恢复平静,仿佛刚才那一瞬的疑虑只是错觉。
她重新拿起软布,继续擦拭着书架,阳光照在她沉静的侧脸上。
然而,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警觉,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微小石子,在她心底轻轻漾开了一圈涟漪。
今天,似乎和往常有点不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