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都市小说 > 我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杨绛

我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杨绛

安二 著

都市小说连载

《我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杨绛》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安二”的创作能可以将安二张天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我的世界与他人无关杨绛》内容介绍:我们家的空是有味道一种是由弟弟的存在而弥漫开甜腻、张带着为所欲为的香像是打翻了的奶油蛋糕混合着廉价玩具塑料壳的味另一则是因我而存在清冷、压带着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仿佛随时需要擦拭掉我留下的任何痕我叫张夜晚的据说生我那父亲在产房外听到是女沉默地抽了半包然后说了句:“算晚上来就叫晚”你我的名字从一开始就是个不受欢迎的注而...

主角:安二,张天   更新:2025-10-12 23:52:1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们家的空气,是有味道的。一种是由弟弟的存在而弥漫开的,甜腻、张扬,

带着为所欲为的香气,像是打翻了的奶油蛋糕混合着廉价玩具塑料壳的味道。另一种,

则是因我而存在的,清冷、压抑,带着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息,

仿佛随时需要擦拭掉我留下的任何痕迹。我叫张晚,夜晚的晚。据说生我那晚,

父亲在产房外听到是女孩,沉默地抽了半包烟,然后说了句:“算了,晚上来的,就叫晚吧。

”你看,我的名字从一开始就是个不受欢迎的注脚。而五年后,

弟弟张天在全家人的期盼中降临,“天”,顾名思义,他是这个家的天。此刻,傍晚六点,

家里的“天”正在发光发热。“妈!我的可乐呢!冰的!不是这种!”张天把自己摔进沙发,

手里的游戏手柄按得噼啪作响,55寸的液晶电视屏幕上,枪林弹雨,光影变幻。

母亲像接收到圣旨的侍女,小跑着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杯刚倒的可乐,赔着笑:“天天,

冰的喝多了对胃不好,这杯……”“我就要冰的!”张天头也不回,声音尖利,

一脚踹在面前的茶几上,哐当一声,果盘里的橘子滚落两个。“好好好,

妈这就去给你拿冰的。”母亲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又小跑回厨房。

我的目光从摊开的物理习题册上抬起,落在那个滚到我脚边的橘子上,黄澄澄的,

像一枚无声嘲讽的句号。我弯腰,捡起,指腹能感受到橘子皮微凉的纹理。我没有放回去,

只是把它轻轻放在习题册的旁边。这是我的位置,客厅靠近阳台的角落,一张小小的折叠桌,

一把硬木椅子。光线尚可,但冬天灌风,夏天很晒。理由是:“你弟弟要在客厅看电视,

你在这里写作业,顺便也能照看一下他。”照看?我内心嗤笑。我更像一个无声的背景板,

一个随时待命的佣人。父亲下班回来了,公文包随手放在鞋柜上,

视线先扫过沙发上的“天”,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天天,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爸爸给你买了新出的赛车模型!”张天这才舍得从游戏世界里分出一瞥,

敷衍地“嗯”了一声,注意力又回到了屏幕上。父亲也不在意,换了鞋,走到沙发边,

慈爱地摸了摸弟弟的头,然后才像是刚发现我的存在,目光掠过我的小桌子,

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小晚,作业写完没?写完去帮你妈准备晚饭。”“快了。

”我低下头,笔尖在草稿纸上划拉着无意义的公式。我的作业,

永远不需要被问及“写得怎么样”,只需要被确认“写完没”,

以便能腾出手来为这个家服务。这就是我生活的常态,一种被精细化、合理化的忽视与索取。

开饭了。餐桌是家庭权力结构最直观的展台。正中摆着红烧排骨,油光锃亮,是弟弟的最爱。

紧挨着的是可乐鸡翅,清蒸鲈鱼。而靠近我这一侧的,是一盘清炒豆芽,和一碟中午的剩菜。

母亲的筷子精准地夹起最大的一块排骨,放进弟弟碗里:“天天,多吃点,正长身体呢。

”父亲则细心地把鱼脸上最嫩的那块肉剔下来,自然无比地递到弟弟碗中。我的碗里,

空空如也。我习惯了自己伸手去夹那盘豆芽。“姐,我要喝汤!”张天嘴里塞着食物,

含糊不清地命令道,眼睛还盯着放在桌边的平板电脑上的动画片。我放下筷子,起身,

给他盛了一碗冬瓜汤,放在他手边。“这么烫!你想烫死我啊!”他碰了一下碗边,

立刻夸张地大叫起来。母亲立刻嗔怪地看我一眼:“小晚,你怎么回事?

不知道给你弟弟吹凉点吗?”我的手在桌下攥紧,指甲掐进掌心,带来一丝清醒的刺痛。

我重新端起那碗汤,象征性地吹了吹,再放回去。“这还差不多。”张天大爷似的哼了一声,

继续他的饕餮盛宴。我默默地吃着饭,味同嚼蜡。脑海里浮现的,

是上个月我期中考试拿了全班第三,兴冲冲回家告诉父母的情景。母亲当时在给弟弟织毛衣,

头也没抬:“哦,女孩儿家,学习差不多就行了,别学成书呆子。”父亲则在看报纸,

淡淡地说:“保持住,将来找个稳定工作,也好帮衬你弟弟。”而昨天,

张天拿着他勉强及格的数学试卷回来,父亲高兴地当场奖励他两百块钱,

母亲抱着他连声夸“我儿子就是聪明,稍微一用功就上来了”。看,在这个家里,

我的优秀是一种“差不多就行”的点缀,而弟弟的平庸,则是“潜力无限”的证明。晚饭后,

是我固定的“家务时间”。洗碗,擦桌子,倒垃圾。而张天,早已窝回沙发,

继续他的游戏征程。在我擦洗着油腻的盘碟时,客厅里传来父母和弟弟的欢笑声,

他们在看一档搞笑的综艺节目。那笑声如此刺耳,像一根根细小的针,扎在我耳膜上。

水龙头流出的水很凉,冲刷着我的手,也冲刷着心里那点微不足道的委屈。我不能委屈。

委屈是弱者的情绪。我需要的是冷静,是观察,是思考。我清楚地知道,

、坚不可摧的“张天法则”:1. 张天的一切需求合理或不合理优先于家庭其他成员。

2. 张天的错误都是小孩子的无心之失,或是可以被外部因素解释的。

3. 张晚的存在价值,与她对张天的服务和未来的“帮衬”能力直接挂钩。

4. 任何试图挑战以上法则的行为,都是“不懂事”、“不孝顺”、“没有亲情”。

我曾经也试图反抗过。小学时,因为弟弟抢我的画笔并撕烂了我的画,我推了他一下,

他嚎啕大哭。结果是我被父亲罚跪一小时,母亲哭着说我不懂得爱护弟弟。那一次,

我明白了,硬碰硬,受伤的只会是我。我的眼泪和争辩,在他们看来,只是无理取闹的噪音。

从那时起,我学会了闭嘴,学会了观察。我观察到父亲其实极其好面子,

在外人面前总要维持“家庭和睦、儿女双全”的形象。我观察到母亲看似强势,

实则内心虚弱,害怕邻里说闲话,更害怕弟弟将来不成器。我观察到弟弟,

这个被宠坏的“小皇帝”,除了会哭闹耍横,其实外强中干,

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知识,是我唯一的武器。我疯狂地学习,

并非为了换取他们的认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给自己攒足离开的资本。

那些复杂的公式,晦涩的文言文,流利的英语口语,是我构建未来堡垒的砖石。

我在学校的排名,我获得的奖项,他们可以轻视,但这些白纸黑字的成绩,

将来会是我通往更高平台的敲门砖。我的书桌抽屉最底层,藏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

那上面记录的,不是少女心事,而是我这个家庭的“收支明细”。不是金钱的,是情感的,

是付出的。上面冷静地记着:11月3日,弟弟无故毁我课外书一本,价值35元,

父母态度:不过是一本书;11月5日,我被要求将奖学金购买的MP4“借”给弟弟,

至今未还,父母态度:姐姐的东西就是弟弟的……这不是怨妇的日记,这是未来谈判的筹码,

是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备忘录。收拾完厨房,我回到我的小角落,继续与物理题作战。

客厅里的欢声笑语渐渐平息,父母带着弟弟洗漱去了。世界仿佛终于安静下来。这时,

张天穿着睡衣,蹬蹬蹬跑过来,

手里拿着一个亮闪闪的东西——我那支已经绝版了的、带有小行星挂件的按动笔,

是去年我奥数获奖时,一位很欣赏我的老师私下送的礼物。这是我少数珍视的东西之一。

“姐,这个给我!”他语气理所当然,伸手就要拿。我的心脏猛地一缩。这支笔,

不同于那些可以被随意“征用”的零食或普通文具,它对我有特殊意义。

在他手指即将触碰到笔杆的瞬间,我伸手,轻轻按住了笔的另一端。动作很轻,但很坚定。

张天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我会阻拦。他习惯了我的一味退让。“这是我的。

”我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平静,没有波澜。“我要!给我!”他提高了音量,开始耍赖,

用力想抽走。我加大了按住笔的力道,依旧平静地看着他,重复了一遍:“这是我的,

老师送的,不能给你。”他的脸憋红了,眼看就要使出终极武器——嚎啕大哭,召唤父母。

我知道,一旦父母被引来,无论对错,最终妥协的一定是我。他们会说“一支笔而已,

你是姐姐,不能让着弟弟吗?”、“这么小气,以后怎么指望你帮衬弟弟?

”不能让他哭出来。在他嘴巴张开,预备发出第一个音节的电光火石间,

我松开了按住笔的手,同时,用极快的语速,低声说:“你上次数学考了58分,

老师让家长签字,你偷偷模仿爸爸笔迹的事,我不想现在说出来。”张天即将爆发的哭声,

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在喉咙里。他张着嘴,惊愕地看着我,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那件事,

他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还为此得意了好几天。我趁他愣神的功夫,

从容地从他手里拿回那支笔,握在手心,冰凉的金属笔杆传来一丝坚定的力量。

“你……”他反应过来,又惊又怒。“去睡吧。”我重新低下头,看向习题册,语气淡漠,

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明天早上我想吃街口那家的生煎,妈要是问起来,

你就说是你想吃。”张天站在那里,瞪着我,胸口起伏,

显然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反击中回过神。他习惯了索取,习惯了胜利,这是我第一次,

在他最擅长的“哭闹召唤父母”战术生效前,用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守住了自己的东西。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转身跑回了自己房间。没有哭闹,没有告状。

我握着那支失而复得的笔,掌心微微出汗。心脏在胸腔里跳得有些快,不是因为害怕,

而是因为一种陌生的、带着些许刺激的感觉。我知道,

这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基于信息不对等的防守反击,远远谈不上胜利。

它甚至可能带来后续的麻烦。但这一次小小的成功,像在黑暗的隧道里,

终于看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自己的光。它告诉我,这个家的规则,或许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找到合适的支点,或许,我也能撬动一点点。我深吸一口气,

将笔小心地放回笔袋最里层。窗外,夜色浓重,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无声闪烁。我的战场很小,

只是一张角落的书桌;但我的目标很远,远在这一切令人窒息的爱与不公之外。

那支笔的风波,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小石子,涟漪比我想象中扩散得更远,也更安静。

张天没有立刻告状,这很反常。他看我的眼神里,除了惯有的不屑,

多了几分惊疑不定的审视。他似乎第一次意识到,我这个沉默的、居于角落的姐姐,

并不完全是一块可以任他揉捏的橡皮泥。这种认知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也让我赢得了短暂的、宝贵的安宁。但这安宁,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压抑。我知道,

被动防守永远无法改变现状。那支笔的守卫战,只是一次牛刀小试,提醒我必须主动谋划,

寻找一个能真正撼动这套“张天法则”的支点。机会,以一种令我齿冷的方式,悄然降临。

学校要举办学科竞赛,一等奖的奖金有三千元。

这笔钱对很多同学来说可能只是一笔额外的零花钱,但对我,

意味着可以买下我心仪已久的那套英文原版书,

意味着我下个学期可以报名参加一个重要的线上课程,意味着我能拥有更多逃离这里的资本。

我拼尽全力,熬了无数个夜晚,终于在物理竞赛中拔得头筹。

捧着获奖证书和那个装着三千元现金的信封时,我的手心因为激动而微微出汗。

这不仅仅是一笔钱,这是我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战利品。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我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旧书包夹层里一本几乎不被翻动的词典内页。

我甚至没有去存银行,因为开户需要户口本,而户口本被父母锁在抽屉里,我不想节外生枝。

然而,我低估了这个家对我“私有财产”的觊觎程度,也低估了张天的破坏力。

就在我获奖后的第三天,一个周六的下午。父母外出参加亲戚的喜宴,家里只剩下我和张天。

他在客厅打游戏,声音开得震天响。我则在房间里整理笔记,享受着难得的清净。突然,

客厅的游戏声停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攫住了我。我屏息凝神,

听到张天窸窸窣窣翻找东西的声音。他不是在找零食,那声音的方向……是我的房间门口!

我那个旧书包就放在门后的椅子上。我猛地站起身,拉开房门。

眼前的景象让我的血液瞬间冲上头顶,又瞬间冷却。张天就站在我的椅子旁,

我的旧书包被扯开,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而他手里,正拿着那个红色的、刺眼的信封!

信封已经开口,里面粉色的钞票露出一角。他脸上没有丝毫偷窃被撞破的惊慌,

反而带着一种理直气壮的、发现了“宝藏”的兴奋。“哇!姐,你藏了这么多钱!

”他扬了扬手里的信封,语气像是抓住了我的什么把柄。怒火像岩浆一样在我胸腔里翻涌,

几乎要冲破我的理智。但我死死地咬住了下唇,强迫自己冷静。哭喊、抢夺、责骂,

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他会哭闹,等父母回来,我依然是没理的一方。我深吸一口气,

几乎是凭借着一种本能,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没有去抢回那个信封,而是转身,

快步走回书桌旁,拿起了我正在用的智能手机。“把钱放回去。”我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稳,

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意。“凭什么?你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偷的?”张天反而来了劲,

把信封揣进自己兜里,挑衅地看着我。我不再跟他废话。我解锁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

没有选择打电话,而是直接点开了那个我早已下载,却从未使用过的直播软件。

这是一个小众的学习直播平台,我关注了几个大神,自己偶尔上来看看,有个位数粉丝,

几乎从不发言。我迅速设置了一个直播间,

标题直接而醒目:求助:弟弟偷拿我的竞赛奖金,父母偏心,我该如何维权?然后,

我点下了“开始直播”的按钮。摄像头对准了我和张天所在的大致方向,

但没有直接拍他的正脸,主要拍的是我,以及地上被翻乱的书包。“你干嘛?

”张天看我摆弄手机,不明所以。我没有看他,而是对着手机屏幕,用一种清晰、克制,

但带着明显委屈和愤怒的语调开始说话——既是说给可能进来的观众听,更是说给张天听,

为即将回来的父母“预热”。“大家好,可能有点突然。我叫张晚,是一名高中生。

我现在在家里,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和难过的事情。”我的声音微微颤抖,这不是表演,

是真实情绪压抑下的流露,“我刚刚通过努力,获得了一笔学科竞赛的奖金,三千元。

这是我准备用来购买学习资料和课程的。但现在,我的弟弟,在我明确反对的情况下,

私自翻我的书包,拿走了这笔钱。”张天愣住了,他大概没见过这种操作。我继续陈述,

逻辑清晰:“这不是第一次了。在这个家里,我的东西,只要他想要,就可以随意拿走。

我的努力和成绩,可以被轻易忽视。而他的任何要求,都必须被满足。我曾经试过沟通,

试过讲道理,但换来的只有‘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的指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钥匙转动的声音——父母回来了。张天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救星,

立刻戏精附体,带着哭腔大喊:“妈!爸!姐姐她冤枉我!她还要打我!”母亲率先冲进来,

看到一地狼藉和眼眶红红的张天,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张晚!你又怎么欺负弟弟了!

”父亲跟在后面,眉头紧锁。经典的戏码即将上演。如果是以前,我会试图辩解,

然后陷入无休止的“他小你该让着他”的车轱辘话中。但今天,不一样了。

我没有理会母亲的质问,而是举起手机,屏幕对着他们,语气平静得可怕:“爸,妈,

你们回来得正好。这件事,我觉得不应该只在我们家里关起门来说。我正在直播,

让网友们也评评理。”“直播?!”父母同时失声,脸上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们这个年纪,对“直播”这个词有着模糊的认知,但知道这意味着“被很多人看到”。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胡闹!快关了!家丑不可外扬你不知道吗?”“家丑?

”我重复着这个词,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笑,“所以,

你们也觉得弟弟偷拿我的奖金是‘丑事’,对吗?那为什么每次发生这种事,

你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捂住我的嘴,而不是教育他这是错的呢?”我故意把“偷”字咬得很重。

“谁偷了!我就是看看!你的钱不就是家里的钱吗?”张天躲在母亲身后,大声嚷嚷,

逻辑混乱却底气十足,这是长期以来被纵容的结果。母亲也反应过来,

上前一步想抢我的手机:“小晚!你疯了!快关掉!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我后退一步,

躲开她的手,手机依旧稳稳地举着。我看了一眼屏幕,就这么一会儿功夫,

因为标题足够吸引人,直播间竟然已经陆陆续续进来了几十个人。弹幕开始滚动:卧槽,

现实版樊胜美?弟弟手真贱,翻别人书包还有理了?这父母也是绝了,

不分青红皂白就骂女儿?小姐姐别怕,支持你维权!奖金是自己挣的,

凭什么给弟弟?这些滚动的文字,像一面镜子,

映照出这个家庭一直被我父母刻意忽略的扭曲。我把手机屏幕转向他们,

让他们能清晰地看到那些弹幕。父母的脸色从铁青变成了煞白。他们一辈子好面子,

习惯了关起门来执行那套“家规”,何曾想过会被置于如此赤裸的公众审视之下?

那些陌生人的指责,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们赖以维持的“权威”和“体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