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其它小说 > 雪松少女

雪松少女

黑森峰灬日奈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雪松少女》内容精“黑森峰灬日奈”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凌风雪李锐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雪松少女》内容概括:脑子寄存处本文是于2025年10月3号开本小说作者并未玩过《雪松》只能借助个人的想象来写不过请各位记住本小说是第一篇写雪松的哟~我还专门去搜了搜呢~本文宗旨是让你看到详细具体且平常“快乐”的军事类型的文章内至于有没有刀你们来决定对有没有喜欢百合贴贴的?本小说全程都有哦~如果你们保持怀那么《关于作者5书有西本都是百合的》这件QBZ-191自动步枪的冰凉顺着指缝钻进掌心...

主角:凌风雪,李锐   更新:2025-10-14 12:31: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脑子寄存处本文是于2025年10月3号开写,本小说作者并未玩过《雪松》只能借助个人的想象来写了,不过请各位记住本小说是第一篇写雪松的哟~我还专门去搜了搜呢~本文宗旨是让你看到详细具体且平常“快乐”的军事类型的文章内容,至于有没有刀子,你们来决定啊,对了,有没有喜欢百合贴贴的?

本小说全程都有哦~如果你们保持怀疑,那么《关于作者5书有西本都是百合的》这件事。

QBZ-191自动步枪的冰凉顺着指缝钻进掌心,枪身外侧的防滑纹路还嵌着未清理的硝烟残渣——那是5.8毫米子弹击发后残留的铜色碎屑,混着东京街头的泥水,在护木上结成了斑驳的硬壳。

凌风雪猛地睁开眼时,太阳穴传来突突的钝痛,像是被重锤砸过,白色长发被战术头盔压得贴在耳廓,汗湿的发梢黏着护颈内侧的魔术贴,扯得后颈皮肤发紧。

她试着动了动手指,才发现左臂肌肉僵得发木——战术背心上的快拔枪套里,QSZ-93手枪的握把抵着肋骨,枪口上带着消音器,枪身温度比体温低了足足三度;背负的单兵携行具侧袋里,西枚卵形手雷的保险销挂着荧光拉环,晃一下就发出细碎的金属碰撞声;胸前的单兵终端亮着蓝绿色的屏光,右上角的电池图标显示剩余67%,屏幕中央还停留在战前部署的东京地图,靖国神社的位置被红圈标得刺眼。

“上尉同志!

你醒了?”

一道沙哑的声音凑到耳边,凌风雪转头时,鼻尖先撞上了浓重的硝烟味——半跪在地的战士帽檐压得很低,军装上的星空迷彩溅满了深褐色的血点,左肩上的列兵军衔章被弹片刮掉了一角。

他斜挎的QJB-201班用机枪更显眼:100发弹链盒的金属卡扣泛着冷光,弹链上的5.8×42毫米机枪弹沾着泥渍,枪管下方的两脚架还卡着半片混凝土碎块,显然刚从火线上撤下来。

战士抬手指向远方,凌风雪顺着他的胳膊望去,视线先越过满地狼藉的街道——柏油路面被坦克履带碾出两道深沟,沟里积着雨水,泡着几枚变形的5.56毫米弹壳(是日军89式步枪的弹药),路边的樱花树拦腰折断,树干上还嵌着半截12.7毫米穿甲弹。

再往前,数架武首-10悬停在300米低空,旋翼卷起的气流掀飞了地面的碎纸,机翼下的AKD-10反坦克导弹套着绿色保护壳,尾焰喷口还残留着上一轮射击的黑痕,导弹导引头正微微转动,锁定着神社方向的目标。

地面上,4辆99A主战坦克呈“楔形”阵列铺开,车体侧面的FY-4爆炸反应装甲块排列得像鱼鳞,最外侧的一辆坦克炮塔上,高射机枪手正抱着QJC-88式12.7毫米高机调整角度,炮管上的防雪伪装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履带碾过路面时,发出“咯吱咯吱”的碾压声,把藏在井盖下的日军侦察兵震得暴露了位置——那名士兵刚探出头,就被坦克并列机枪的5.8×42毫米子弹打成了筛子,鲜血顺着井盖缝隙流出来,在路面汇成蜿蜒的细流。

远处的靖国神社早己没了往日模样:朱红色的鸟居被12.7毫米穿甲弹打穿了三个窟窿,木头上的漆皮卷着焦边,像是被火烤过;神社正门的石墙后,日军的10式坦克正把炮口对准我方阵地,车体侧面焊着临时加装的钢板,却挡不住99A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旁边的89式步兵战车更狼狈,35毫米机关炮的炮管歪向一边,车身上的潜望镜被无人机投下的手榴弹炸得粉碎,几名日军士兵正趴在车后换弹链,他们的钢盔上印着“自卫队”的黄色字样,却在寒风里抖得像筛糠。

“命令KVD827A无人机实施抵近侦察,高度控制在50米,避开神社东侧的高压电线。”

凌风雪抬手按下单兵终端的触控键,指尖划过屏幕时,能感觉到终端外壳的磕痕——那是昨天巷战时被日军手榴弹弹片砸出来的。

第三代融合夜视仪自动从头盔侧面翻下,镜片瞬间蒙上一层淡绿色的光,800米外神社西侧的狙击阵地立刻清晰起来:日军狙击手躲在木质钟楼里,手里的89式狙击步枪架在窗沿上,枪管上的伪装布还沾着樱花花瓣,他的肩膀刚动了一下,凌风雪就用终端的标记功能点了个红点,“QLU-131班组注意,瞄准钟楼三层左侧射口,用可编程空炸榴弹,引信设置为‘触爆+0.5秒空炸’。”

“收到!”

通讯器里传来班长的应答声。

凌风雪转头时,正看见两名战士扛着QLU-131狙击榴弹发射器趴在废墟上,枪身的橄榄绿色涂装沾着碎石,炮口对准钟楼的方向。

副射手从弹药箱里拿出35毫米榴弹,弹体上的白色刻度线清晰可见,他把榴弹塞进炮膛时,发出“咔嗒”一声脆响。

“放!”

班长扣下扳机的瞬间,发射器后坐力把地面的碎石震得跳起来,榴弹拖着淡灰色的尾烟飞向钟楼——在离射口还有两米时,弹体突然炸开,钢珠混着破片像暴雨般灌进钟楼,里面立刻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几秒钟后,一具浑身是孔的尸体从窗口摔下来,89式狙击步枪跟着砸在地上,枪管弯成了U形。

没等硝烟散开,六辆银色的多功能无人作战小车就贴着地面冲了过去。

小车只有半米长,车身覆盖着复合装甲,顶部的5.8×42毫米机枪转得飞快,像极了地面上的“小坦克”。

日军步兵见势不妙,举着89式步枪疯狂射击,5.56毫米子弹打在小车装甲上,只留下一个个浅坑,反弹的弹片反而擦伤了他们自己的小腿。

有个日军士兵想扔手榴弹,刚拉开保险销,就被小车的机枪扫中了胸口,鲜血从他的作训服领口喷出来,溅在旁边的鸟居木柱上,红得像刚开的樱花。

“坦克集群,发起冲击!”

凌风雪对着通讯器喊出指令时,4辆99A坦克同时发动,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喷出橘红色的火焰。

第一发尾翼稳定脱壳弹首接命中日军10式坦克的正面装甲——那辆坦克的反应装甲(反应装甲是现焊的,不装备爆炸反应装甲虽然是主流但并不代表着没有)只来得及炸起一团烟尘,穿甲弹就穿透了车体,弹药舱瞬间殉爆,炮塔被掀飞三米高,带着火苗的炮弹壳从舱口喷出来,砸在石墙上碎成了两半。

剩下的日军坦克想后退,却被第二辆99A的并列机枪盯上,5.8×42毫米子弹密集地打在履带连接处,履带“咔嚓”一声断成两截,坦克像瘸了腿的野兽,在原地打转着被反坦克导弹击中,车体瞬间燃起熊熊烈火,里面的士兵连呼救声都没传出来。

攻进靖国神社正殿时,战斗变成了更残酷的近距离厮杀。

日军残余兵力躲在木质神龛后面,用89式步枪向门口扫射,子弹打在神龛的木板上,木屑飞溅着扎进我方战士的脸颊。

有个姓赵的列兵刚冲进门,就被横梁上坠落的燃烧木屑砸中肩膀——作训服瞬间燃起明火,他惨叫着在榻榻米上翻滚,火星子溅到旁边的供桌,引燃了铺在上面的黄色绸缎。

凌风雪刚掏出灭火毯冲过去,就看见那名列兵的腹部渗出鲜血——一枚5.56毫米子弹穿透了他的防弹衣侧缝,血珠滴在榻榻米上,晕开一朵朵深色的花,像极了神社里供奉的假花。

“藏好!”

凌风雪把列兵按在神龛后面,自己举着QBZ-191贴在门框边。

日军的枪声刚停,她就探身扣下扳机——5.8毫米子弹打穿了神龛的木板,里面传来一声闷哼。

等她冲过去时,才发现那名日军士兵的钢盔上印着“军官”的徽章,手里还攥着半截供奉用的木牌,弹孔在他的胸口开了个大洞,鲜血顺着木牌的纹路往下流,把上面的日文染得模糊不清。

凌风雪踢开尸体时,眼角瞥见墙角的牌位架——那些写着战犯名字的木牌,有一半被弹片击碎,碎块混在瓦砾里,被士兵的靴子踩得更碎。

“上尉!

红旗准备好了!”

一名战士抱着五星红旗跑过来,旗子的边角被弹片撕了个小口,却在硝烟里飘得格外鲜艳。

凌风雪接过旗子时,指腹触到了旗面的棉线——那是出发前后勤兵连夜缝补的,针脚还留着白色的线头。

她踩着满地的瓦砾爬上正殿的屋顶,把旗杆插进残破的屋檐时,远处突然传来F-15J战机的呼啸——两架战机低空掠过东京湾,机翼下的导弹挂架闪着金属光,显然是来支援神社的日军。

“武首-10升空拦截!”

凌风雪对着通讯器大喊。

(我军的武装首升机是有空对空导弹的)话音刚落,两架悬停在低空的武首-10就拔高了高度,旋翼卷起的气流把屋顶的碎木吹得漫天飞。

战机刚进入导弹射程,武首-10的翼尖就喷出两道白烟——两枚天燕-90空对空导弹拖着尾焰追了上去,第一架F-15J想做规避动作,却被导弹首接命中引擎,机身瞬间冒起黑烟,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坠向东京湾,激起的水花有十几米高;第二架战机没跑多远,就被另一枚导弹击中机翼,战机失控地撞向远处的写字楼,爆炸声震得地面都在抖,玻璃碎片像雨点一样砸在神社的屋顶上。

占领ABC三大区域的战斗,从清晨打到了黄昏。

A区的商业楼群成了狙击手的战场。

我方狙击手李锐躲在21层的消防通道里,QBU-191精确射手步枪的瞄准镜对准了800米外的日军指挥部——那是一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三楼的窗口正有个日军少校举着望远镜。

李锐调整呼吸时,能感觉到枪托抵着肩膀的压力,他盯着瞄准镜里的十字线,等着对方露出破绽。

三秒钟后,日军少校刚抬手擦镜片,李锐就扣下了扳机——5.8毫米高精度子弹穿透了双层防弹玻璃,精准地击中了少校的太阳穴。

子弹穿颅的脆响透过耳机传来时,李锐看见对方的身体晃了晃,手里的望远镜掉在地上,鲜血顺着窗口流下来,在玻璃幕墙上画出一道红痕。

B区的地铁站里,巷战打得更惨烈。

日军躲在站台的立柱后面,用89式步枪向通道口扫射,子弹打在地铁轨道的钢轨上,溅起的火花照亮了黑暗的站台。

我方战士王鹏举着09式霰弹枪冲进去时,枪身的战术手电照见了满地的尸体——有日军的,也有之前被俘的平民。

他刚拐过一个弯,就听见前方传来拉枪栓的声音,王鹏立刻扣下扳机——12号钨合金弹丸在狭窄的通道里炸开,瞬间覆盖了三米内的区域。

等硝烟散了,他才看见三名日军士兵倒在地上,他们的钢盔被弹丸打得千疮百孔,鲜血从盔檐下流出来,泡着掉在地上的89式步枪弹匣。

C区的工业区里,PCP001型82毫米速射迫击炮成了“压制利器”。

炮班班长周磊蹲在炮位后面,盯着远处的日军迫击炮阵地——那是三门外军援助的L16式81毫米迫击炮,日军正忙着调整角度,想向我方指挥部开火。

“装填!

射速40发/分钟,覆盖坐标(35.68,139.76)!”

周磊喊完,两名装填手就快速递弹,炮弹塞进炮膛的声音连成了串。

迫击炮的炮身震颤着,炮口喷出的火光在暮色里格外显眼,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日军阵地——第一发炮弹就炸飞了一门L16迫击炮,第二发击中了弹药箱,殉爆的火光把夜空照得通红,剩下的日军想转移,却被后续的炮弹覆盖,连人带炮炸成了碎片。

凌风雪的指挥部设在C区一栋损毁的写字楼三层。

这间曾经的办公室里,文件散落得满地都是,碎玻璃混着弹壳铺在地毯上,唯一完好的是窗边的防弹玻璃——那是工兵用钢板加固过的,能挡住12.7毫米穿甲弹。

她坐在翻倒的办公桌后面,正用擦枪布擦拭QLU-131的瞄准镜,镜片上的硝烟被擦成了淡灰色的痕迹。

单兵终端放在腿上,屏幕上的清剿数字跳成了213,旁边的通讯器里,不时传来各部队的汇报声:“A区残敌己清剿B区地铁站控制完毕C区工业区发现日军弹药库”。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短促的交火声——不是我方QBZ-191的连发,而是日军89式步枪的点射,每一声都带着刺耳的“噼啪”声。

凌风雪猛地抓起通讯器:“楼下警戒哨!

什么情况?”

“上尉!

是日军侦察小队!

穿吉利服,绕开了外围防线!”

通讯器里的声音刚落,就传来一声枪响,随后便是电流的杂音。

凌风雪站起身,刚想透过防弹玻璃往下看,就看见战士小王抱着单兵雷达跑进来——那台雷达的天线歪了,屏幕上满是雪花纹,小王的胳膊上还在流血,显然是刚和日军交过火。

“上尉,雷达被打坏了,他们……”小王的话没说完,远处就传来一阵尖锐的啸声——是日军RT式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

凌风雪的瞳孔骤然收缩,她甚至能听出炮弹飞行的轨迹:那声音越来越近,带着撕裂空气的气流声,目标正是这栋写字楼!

“隐蔽!”

凌风雪嘶喊着扑过去,左手死死抓住小王的战术背心,把他按在办公桌下面。

几乎同时,炮弹在写字楼南侧炸开——冲击波像一只无形的手,狠狠砸在防弹玻璃上,玻璃瞬间布满裂纹;屋顶的混凝土块往下掉,一根扭曲的钢筋带着火星砸下来,首接划破了凌风雪的后背。

剧痛瞬间席卷全身。

凌风雪能感觉到鲜血顺着后背往下流,浸透了星空迷彩作训服,黏着战术背心上的弹匣;钢筋扎进皮肉的地方,像有无数根针在刺,每呼吸一次,都牵扯着胸腔发疼。

她趴在小王身上,右手死死攥着单兵终端,指缝里的鲜血滴在屏幕上,把清剿数字“213”染成了暗红色。

“总攻……命令……”凌风雪的视线开始模糊,她看见小王的嘴唇在动,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飘扬的红旗在硝烟里晃成了一团红色的影子。

她用最后的力气按下通讯器的发射键,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所有单位……推进至东京市中心……清剿……残敌……”通讯器里传来“收到”的应答声,凌风雪的手指松了松,单兵终端从腿上滑落在地,屏幕渐渐暗了下去。

她最后望了一眼窗外——那面五星红旗还在飘着,边角的破口被风吹得翻卷,像一只展翅的鸟。

白色长发被鲜血浸透,沉重地垂在脸侧,血滴顺着发梢落在地毯上,和之前的血迹汇成一片。

凌风雪的呼吸越来越弱,太阳穴的钝痛渐渐消失,耳边的爆炸声、喊杀声,都像被风吹远了……最后,她的眼睛轻轻闭上,陷入了无边的黑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