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社门廊的铜信箱在晨露里泛着青绿色,苏砚摸到箱底硬物时,指腹先于视觉捕捉到异常 —— 不是信件的平整边缘,而是带着锯齿的弧度,像某种叶片的轮廓。
她抽出那团牛皮纸的瞬间,七片银杏叶从纸缝里飘落,叶柄在台阶上拼出歪斜的 “7”,叶背的绒毛沾着银灰色粉末,在朝阳下闪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最底下的叶片压着张照片,星途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 2013 年的天空,23 楼的位置被人用红漆画了个圈,圈里嵌着半枚银戒,戒面 “宏” 字的宝盖头缺了右上角。
苏砚的拇指摩挲过照片边缘,那里有行用铅笔写的小字:“钟摆每多走一步,就有一片叶子落地”,笔迹的倾斜角度与三年前宏远厂卷宗里的举报信完全一致。
电子钟跳成 7:13 时,楼下传来刹车声。
老郑的警用摩托停在银杏树下,车把挂着的证物袋里,周明远的工牌正随着晨风晃动。
退休刑警的皮鞋后跟沾着红土,苏砚蹲下身假装系鞋带,瞥见他鞋底纹路里嵌着的银杏叶碎片,叶脉走向与照片背面的铅笔印惊人地吻合。
“星途科技的监控有七分钟盲区。”
老郑的烟盒在掌心敲出节奏,“法医初步判断是坠楼,但死者左手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DNA 与本人不符。”
他突然把烟蒂摁灭在花坛里,火星溅起的瞬间,苏砚看见他风衣内衬露出半截卷宗,卷首的 “宏远厂” 三个字被水渍晕成浅蓝。
警车驶过改制后的宏远厂区时,苏砚数着围墙边的银杏树苗。
第 23 棵的树干上,有人用钛合金片拼了个简易钟面,指针被铁丝固定在 7:20,比车载时钟快了整整七分钟。
“周明远的秘书说,他昨晚单独见过钱峰。”
老郑突然开口,指节叩着方向盘上的凹槽,“七年前火灾现场的钛合金门,就是钱峰设计的。”
案发现场的警戒线外,法医小李正用镊子夹起片银杏叶。
苏砚注意到他戴的乳胶手套指尖有破损,手套内侧沾着的银灰色粉末,与侦探社信箱里的叶片残留物成分相同。
“苏姐,你看这个。”
证物袋里的袖扣在阳光下转动,“远” 字的走之底被利器刻断,断口处卡着根红线,线头系着微型芯片,型号与宏远厂火灾现场的门禁卡一致。
苏砚的目光扫过树冠。
第七根主枝的断口截面新鲜,木质纹路里嵌着钛合金碎屑,数量恰好是 23 粒。
她爬上消防梯时,裤脚勾到个金属物件 —— 是枚航天模型的尾翼,上面刻着 “0713”,尾端的挂钩缠着红线,与袖扣上的线属于同一批次。
23 楼走廊的地毯吸走了脚步声。
苏砚在总裁办公室门口停下,门框上的灰尘有被擦拭过的痕迹,形状像只戴手套的手掌。
门把手上的指纹显示,除周明远外,还有三人来过:左手食指指纹属于沈曼(系统匹配度 98.7%),右手拇指指纹残缺(疑似被强酸腐蚀),无名指指纹与钱峰的工程师档案记录完全吻合。
办公室的碎玻璃里,星途科技的招股书被撕成七片,每片背面都贴着宏远厂的旧信笺。
苏砚拼合纸张时,发现信笺抬头的 “宏远纺织厂” 字样被人用墨涂掉,墨迹下透出 “航天材料研究所” 的水印 —— 这正是钱峰入职宏远前的工作单位。
空调出风口突然掉出张便签,钱峰的字迹写着:“钟摆的心脏藏在配重里”。
苏砚搬开办公桌时,发现地板有块瓷砖颜色略深,撬开后露出个金属盒,锁孔是双生银杏叶的形状。
她将侦探社找到的叶片拼起来塞进锁孔,盒盖弹开的瞬间,股樟木味涌出来 —— 与宏远厂档案室的防虫剂气味相同。
盒内的账本第 71 页贴着张照片:钱兰抱着双胞胎站在仓库前,两个女孩的蓝布衫上各绣半片银杏叶。
照片背面的批注让苏砚后颈发紧:“2013.7.13,周明远用假股权证换走真账册,沈曼在场”,字迹旁画着简易地图,星标位置正是现在的星途大厦钟楼。
走廊尽头的电梯 “叮” 地打开。
沈曼站在轿厢里,白西装的袖口沾着钛合金粉末,手里举着片银杏叶:“苏法医,钱峰说要见你,在宏远厂的老银杏树下。”
她的戒指在灯光下反光,“宏” 字的缺角与照片里的银戒完全吻合,戒面内侧刻着行小字:“第七片瓦下有真相”。
苏砚转身时,看见老郑正把个牛皮纸袋塞进消防栓。
她假装查看电梯按钮,用手机拍下纸袋上的邮戳 ——2013 年 7 月 13 日,寄件人地址是宏远厂 237 仓库。
老郑的皮鞋在地毯上蹭出声响,鞋跟卡着的银杏叶碎片掉落,与办公室瓷砖下的叶片拼合成完整图案,叶脉间的纹路显示出七个仓库的分布坐标。
钟楼的钟声突然响起,声浪震落更多叶片。
苏砚接住其中一片,发现叶肉里嵌着微型摄像头,内存卡里的视频显示:钱峰正在调整钟摆配重,配重块上的刻度被改成 “+7 分钟”,他对着镜头说:“当苏砚看到这个,说明周明远己经为七年前的事付出代价了。”
老郑的对讲机突然响,技术队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郑队,周明远的胃容物检测显示,死前吃过 7 块银杏糕,糕饼里的杏仁苷含量超标 3 倍……” 苏砚的视线落在老郑风衣口袋露出的包装纸上,正是宏远厂老食堂的银杏糕商标,生产日期是 2013 年 7 月 13 日,保质期标注 “七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