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斋读书!手机版

文斋读书 > > 以暴制恶李锐苏晓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以暴制恶(李锐苏晓)

以暴制恶李锐苏晓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以暴制恶(李锐苏晓)

半生大叔 著

悬疑惊悚完结

《以暴制恶》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挚,作者“半生大叔”的原创精品作,李锐苏晓主人公,精彩内容选节:当一系列手段利落的凶杀案接连发生,警方震惊地发现,所有死者竟都是曾逍遥法外的罪人。墙壁上留下的血天平图案,仿佛无声的审判。 这一桩桩案件的背后究竟是以暴制凶的恶魔还是……

主角:李锐,苏晓   更新:2025-10-28 18:03:1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雨水冲刷着后巷的污秽,却冲不散那股浓得化不开的铁锈味。

第三个了。

李锐站在湿漉漉的垃圾箱旁,雨水顺着警用雨衣的帽檐往下淌,在他脚下汇聚成淡红色的水洼。

死者,张彪,背心壮汉,此刻像一摊烂泥倚在墙根,喉咙被干净利落地切开,伤口深得几乎能看到颈骨。

眼睛还圆圆地睁着,残留着一丝惊愕,或许还有一丝……解脱?

现场勘查灯惨白的光打在那张扭曲的脸上,也照亮了墙壁。

那里,用死者自己的血,画着一个歪斜、却透着某种冰冷决绝的天平图案。

“头儿,确认了,是张彪。

三年前‘蓝调酒吧’恶性伤人案的主犯,当时证据不足,放了。”

年轻的刑警赵志成压低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愤懑,“妈的,人渣!”

李锐没应声,目光从尸体移到那个血天平上,又扫过周围忙碌的同事和闪烁的警灯。

连环杀手。

专挑法律缝隙里的渣滓下手。

媒体己经在用“审判者”这个名号了,带着某种隐秘的喝彩。

可李锐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骨缝里钻出来。

这不是正义,这是私刑,更是危险的疯狂。

他蹲下身,戴上手套,指尖虚虚拂过那道致命的伤口。

干净,利落,带着一种外科手术般的精准。

凶手很冷静,甚至可能……很享受这种“处决”。

“李队。”

一个清冷的声音在雨幕中响起,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现场的嘈杂。

李锐回头。

苏晓撑着把黑色的伞,站在警戒线外。

她穿着合身的深色外套,脸色在雨夜和灯光映衬下显得有些苍白,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眼神平静无波澜。

市局新来的法医,顶尖大学毕业,业务能力据说无可挑剔。

她弯腰钻过警戒线,助手提着勘查箱跟在后面。

经过李锐身边时,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混在血腥和雨水的湿浊气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苏法医,这么晚还麻烦你。”

李锐站起身,让开位置。

“分内事。”

苏晓的声音没什么起伏。

她蹲在尸体旁,打开勘查箱,动作熟练地戴上另一层乳胶手套,开始初步检验。

她的专注近乎一种隔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板。

李锐就站在一旁看着。

他看着苏晓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提取死者指甲缝里的微量物证,看着她在伤口边缘比划测量,记录数据。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标准、规范,无可指责。

但李锐总觉得哪里不对。

是太标准了?

还是说她有那份超乎常人的冷静?

面对这样血腥的场面,连他这样的老刑警胃里都会有些不适,可见苏晓的眼神,从始至终,就像在观察一件无关紧要的标本。

初步检查完毕,苏晓站起身,摘掉沾血的手套,对李锐说:“致命伤是颈部切割,单刃利器,手法……很专业。

死亡时间大概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具体细节要等解剖后才能确定。”

她顿了顿,补充道,“现场没有明显的搏斗痕迹,受害者可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袭击的。”

李锐点了点头,这些和他初步判断差不多。

“那个血天平……我会在报告里详细记录图案形态和血液取样结果。”

苏晓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

她示意助手准备将尸体装袋运走,自己则开始收拾器具。

雨似乎更大了些。

李锐看着苏晓的背影,看着她一丝不苟地将工具归位,那副冷静到近乎漠然的样子,让他心头那点异样感再次浮现。

他移开目光,无意间扫过尸体刚才倚靠的位置后方,一个堆满废弃纸箱的角落。

有什么东西在勘察灯的余光下一闪。

他鬼使神差地走过去,蹲下身,拨开湿漉漉的纸箱。

是一个塑料证件套,半埋在污水和烂泥里,边缘沾染着暗红的血迹。

他捡起来,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污渍。

市司法鉴定中心的工作证。

照片上的人,正是苏晓。

清晰的面容,和眼前这个冷静的法医一模一样。

李锐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捏着工作证的手指下意识用力,塑料边角硌得掌心生疼。

苏晓的工作证?

怎么会掉在这里?

是之前来现场不小心遗失的,还是……他翻到工作证的背面。

照片下方,透明夹层的内侧,靠近边缘的位置,用极细的笔,写着一行小字。

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冰冷的力道。

李锐凑近了,借着远处警车闪烁的蓝红光,勉强辨认出那行字:“当法律闭上眼睛,我们便是最后的审判。”

雨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

他猛地抬头,看向正在指挥搬运尸体的苏晓。

她似乎若有所觉,也转过头来。

隔着迷蒙的雨幕,隔着忙碌的警员,她的目光与李锐撞在一起。

镜片后的眼睛,依旧平静,深不见底。

那一瞬间,李锐感觉周围的雨声、人声,都潮水般退去。

只剩下手里这张染血的工作证,和那双冷寂的眼睛。

我们?

这个“我们”,指的是谁?

---市局解剖室,无影灯散发出冰冷的光,均匀地洒在不锈钢解剖台上。

张彪的尸体被清洗过后,更清晰地暴露着那道狰狞的颈部和胸腹部的旧伤疤。

空气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水混合的刺鼻气味。

苏晓己经换上了蓝色的手术服,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专注的眼睛。

她手中的解剖刀沿着尸表原有的纹路精准地划开,器械碰撞发出轻微而清脆的响声。

助手在一旁记录,偶尔递上需要的工具。

李锐站在观察区,隔着玻璃墙,沉默地看着里面的操作。

他的手里还攥着那张工作证,塑料外壳己经被他的体温捂得微热。

那行小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脑海里。

“当法律闭上眼睛,我们便是最后的审判。”

苏晓的动作流畅而稳定,每一个步骤都符合规范,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

她提取胃内容物,检查内脏损伤,测量伤口深度和角度……但李锐的目光,死死盯在她处理颈部创口的那双手上。

报告。

之前的两个案子,尸检报告都出自苏晓之手。

结论清晰,指向明确,排除了自杀和意外,定性为谋杀。

但有些细节……比如第一个死者,那个家暴惯犯,报告里提到其指缝中残留的微量纤维与死者自身衣物不符,但后续追查却不了了之,记录显示纤维样本“因保存不当污染失效”。

第二个,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富二代,尸检发现其体内有微量特殊镇静剂成分,来源不明,报告里只是一笔带过,建议侦查方向侧重于仇杀。

当时看来,像是无足轻重的旁枝末节,或者可以归咎于新法医的经验不足或疏忽。

但现在,结合这张工作证,结合这行字……李锐的眼神锐利起来。

他看到苏晓在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提取颈部创口边缘的组织样本时,动作有那么一瞬间极其细微的凝滞,然后,她取样的位置,似乎刻意避开了某一点——靠近颈动脉切口起始处,一个可能残留凶手特定手法痕迹的位置。

她将取下的组织放入标号瓶,接着,用纱布似乎是无意地、却又十分彻底地擦拭了一下创口周围的皮肤区域。

那个动作很快,自然得像是在清理血污,但李锐的心脏却猛地一沉。

他在处理第一个案子现场时,曾注意到死者脖颈处有一点不寻常的、类似某种特定工具造成的浅表压痕,当时还拍照留证了。

但在苏晓提交的正式尸检报告附带的照片里,却没有那张特写。

他当时以为是技术员遗漏,现在想来……她在抹去痕迹。

她在系统地、巧妙地,从官方记录中,抹去可能指向凶手独特身份的线索。

“李队?”

赵志成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带着疑惑,“你在这儿站好久了,有什么发现吗?”

李锐迅速将工作证塞进裤兜,转过身,脸上己经恢复了平时的沉稳:“没什么,看看苏法医的工作。

很专业。”

他语气平淡。

赵志成挠挠头:“是啊,苏法医是挺厉害的,就是感觉……不太好接近。”

李锐没接话,目光重新投向玻璃墙内。

苏晓正好完成了一项操作,微微首起身,似乎是感应到他的注视,她也抬眼望了过来。

隔着玻璃,隔着口罩,李锐看不清她的表情,只能看到那双眼睛,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然。

她知不知道工作证掉了?

她看没看到自己捡到了什么?

李锐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对赵志成说:“走吧,去查查张彪最近的社会关系。

还有,前两个死者的案卷,再调出来,我晚上要看。”

他必须确认。

确认那些“疏忽”,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是不是都巧妙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保护那个所谓的“审判者”。

离开解剖室,走廊的光线昏暗。

李锐独自一人走向办公室,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

他掏出手机,调出之前偷拍的那张工作证背面的照片,那行小字在手机屏幕的光线下愈发清晰。

“我们”。

他停下脚步,站在办公室门口的阴影里。

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他紧蹙的眉头。

苏晓。

一个履历干净、能力出众的年轻法医。

连环杀手。

一个手法专业、心思缜密、以制裁罪恶自居的“审判”。

这两个形象,如何重叠?

如果她是“我们”之一,那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仅仅是替天行道?

还是有着更深的图谋?

而自己,身为刑警队长,是应该立刻上报,将这位可疑的法医控制起来,彻底调查?

还是……先按兵不动?

上报,如果证据不足,打草惊蛇,很可能让真正的凶手,或者这个“我们”组织,彻底隐匿。

而且,凶手下手的目标,确实是法律难以惩处的罪人,某种程度上,他甚至能理解那种愤怒……不。

李锐猛地掐灭了这丝危险的共情。

法律就是法律。

以暴制暴,打开的只会是更黑暗的潘多拉魔盒。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门。

桌面上,堆着厚厚的卷宗。

他需要重新审视这一切。

从第一个死者开始,对照苏晓的每一份验尸报告,每一个现场记录。

他坐下來,打開台灯,暖黃的光線驅散了一部分陰影,卻驅不散他心頭的沉重。

他拿起筆,在空白的筆記本上,緩緩寫下了兩個字:审判。

然后,在这两个字的下面,他又画了一个歪斜的天平。

天平的一端,是张彪、家暴男、富二代……那些死有余辜的面孔。

另一端,是苏晓那张冷静的脸,和她工作证背面那行冰冷的小字。

而他自己,此刻,正站在这个摇晃的天平中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